26 12 月
布洛灣台地是立霧溪下游的大型雙層河階,太魯閣語是「峽谷的回音」之意,此台地也曾經是太魯閣族人聚居的部落,現今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在此成立管理站,並規劃成原住民特色園區。
布洛灣分上、下兩台地,高度相差30公尺,下台地海拔約370公尺,管理站設於此處,提供民眾解說諮詢及遊憩訊息的服務,並放映多媒體節目,介紹太魯閣地區的開發和泰雅族的人文歷史。左側的太魯閣族工藝展示館,則展示太魯閣族人織布、籐編技藝的精美作品。布洛灣,布洛灣山月村,立德布洛灣,布洛灣遊憩區,花蓮布洛灣,布洛灣大飯店,立德布洛灣山月邨,立德布洛灣山月村,太魯閣布洛灣山月村,花蓮布洛灣山月邨,布洛灣民宿
由下台地步行至環流丘公園,可俯瞰溪畔、觀賞峽谷景致。而上台地則採委外方式經營,規劃為住宿及研習中心,有套房、會議中心及餐飲服務中心等。
因布洛灣台地為熱帶季風雨林生態環境、環流丘與河階地形,太管處特於此處廣植培育原生種台灣百合,每至四月,野百合盛開之際,迎風搖曳之姿,雅緻清香令人不禁沉醉其中。
歷史人文
根據日本人類學家國分直一及中央研究考古專家劉益昌教授的調查:布洛灣上層台地除了有明顯的太魯閣族舊址遺蹟,也發現到素面紅陶,也就是說更早以前曾有使用陶器的族群在布洛灣台地生活,這個族群和十三行文化人,具有相同的文化生活類型。兩個不同文化層共存的現象,對於台灣文化史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對太魯閣族而言,這裡曾是祖先居住的家園。根據史籍、耆老的口述,大約200年前,位中央山脈西側的太魯閣族人,因耕地及獵場的不足,而遷移到立霧溪流域定居,當時有兩個家族分別在布洛灣的上、下台地建立部落。但是卻在1914年的太魯閣事件、1930年的霧社事件之後,日本統治者便誘迫他們,遷移至現今的秀林鄉富世村和秀林村。布洛灣,布洛灣山月村,立德布洛灣,布洛灣遊憩區,花蓮布洛灣,布洛灣大飯店,立德布洛灣山月邨,立德布洛灣山月村,太魯閣布洛灣山月村,花蓮布洛灣山月邨,布洛灣民宿
自然生態
布洛灣入口處的下台地和環流丘,於春夏之際,盛開著潔白碩大的台灣百合,讓空氣中散佈著恬淡清雅的花香,親近的遊客也感染浪漫的情懷。
此外,布洛灣台地四面環山,為熱帶季風雨林,因此自然生態資源相當豐富,冬季時期,原本棲息於中、高海拔山區的鳥類,如冠羽畫眉、黃腹硫璃、紅山椒等多遷移至此;冬季候鳥,如紅尾伯勞、黃鶺鴒及當地的眾多留鳥,台灣藍鵲、綠繡眼、五色鳥、烏頭翁、紅嘴黑鵯等,皆讓布洛灣台地成為冬季賞鳥的最佳地點。
地理環境
立霧溪歷經多次的地形隆起運動,而地殼隆起使河床高度提升,導致河流向下侵蝕作用加劇。此時河流的攻擊坡(外坡)所受的侵蝕力較大,舊河床較難留下;對岸堆積坡受到的侵蝕力較小,而能殘存下來。當河流繼續下切,殘留的舊河床相對提高,就形成了表面平坦的河階地形。
河階地形是立霧溪流域最重要的地形景觀之一,聚落、果園、農場及遊憩據點等等,都分布在各溪流的河階上。
舉辦活動
布洛灣花季,因其氣候、土壤適宜野百合的栽植,每年3至5月,即是百合盛開的季節,而布洛灣台地也展開一系列的熱鬧活動。
環流丘公園
環流丘公園位在布洛灣下台地的邊緣,堆疊著許多片麻岩巨石,是立霧溪發育過程中所形成的。
木棧道環繞整個環流丘一周,設有觀景平台及休憩涼亭,適合在此觀察地形、植物及昆蟲生態,亦可欣賞百合盛開之景,俯瞰溪畔水壩及立霧溪峽谷的。
環流丘主要是由河川作用塑造而成,很久之前,立霧溪被截斷形成堰塞湖,大量泥沙淤積出河階台地的雛型。經河流漫長的下切作用,終於衝開阻塞的河道,並切割出新的河道,湖水褪去後,即留下現今的布洛灣的河階地,而被切割的地方就是環流丘。所以環流丘與對岸的山脈本為一體,之後才被立霧溪切分開來,形成現在的地形。
布洛灣管理站
位於中橫公路180公里處,溪畔隧道東口沿聯外道路2公里,距太魯閣與天祥均約10公里的居中處,成立於民國80年11月。
為一海拔370公尺、總面積約9公頃的雙層河階地。為布洛灣管理站的所在,提供諮詢、簡報服務及簡易餐飲,提供遊客多元化的服務。
布洛灣台地
布洛灣台地是立霧溪下游的大型雙層河階,太魯閣語為「回音」,而此處曾是太魯閣族聚居的部落。
民80年成立管理站,並規劃為原住民文化特色的園區。自史前、太魯閣族到現代的人文發展,均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包括熱帶季風雨林生態、環流丘與河階地形,以及國家公園多年培育的原生種台灣百合、雙花金絲桃、金花石蒜、台東火刺木等,皆依其時序,陸續綻放美麗的容顏。布洛灣,布洛灣山月村,立德布洛灣,布洛灣遊憩區,花蓮布洛灣,布洛灣大飯店,立德布洛灣山月邨,立德布洛灣山月村,太魯閣布洛灣山月村,花蓮布洛灣山月邨,布洛灣民宿
原住民手工藝製品
織布和籐編是太魯閣族人最引以為傲的兩項手工藝,織布是女性的工作,花紋則以條紋、人字紋、方格紋、三角形紋和複雜的小菱形為主,顏色多為白色、紅色、藍色,圖案細緻美麗。
籐編主要為男性的工作,以黃籐為材料,編成上山工作的背籃,盛裝物品的簍子、盤子等。
推薦行程:
【第1日】太魯閣遊客中心→長春祠→燕子口
【第2日】布洛灣遊憩區→九曲洞→天祥
旅遊小叮嚀:
1.每年春天,野百合盛開之際,遊客請勿隨意攀折。
2.附近常有毒蛇昆蟲出沒,請小心安全。
3.驅車前往此區,將經過一個彎度高的斜坡轉彎,自行開車或機車,需放慢速度,並特別注意交通安全。
自行開車:由花蓮北上,沿台9線於新城接台8線,於溪畔隧道東口,沿聯外道路蜿蜒上行2公里即可抵達
公共交通工具:
公車:搭乘花蓮-天祥的花蓮客運,於布洛灣站下車。 詳細時刻表及車資請洽花蓮客運(查詢電話:03-8338146~8 / 花蓮汽車客運公司) 鐵路: 1.搭台鐵至新城站,可租車或搭乘計程車。 2.搭台鐵至花蓮站,轉撘乘花蓮-天祥的花蓮客運,於布洛灣站下車。
單車路線:有興趣步行者,可於溪畔隧道西口的步道入口亭,沿400公尺的石階而上台地。
更多內容請至:http://www.tweztour.com
服務項目:花蓮租車|花蓮包車|慕谷慕魚|花蓮租車|花蓮包車
花蓮獨木舟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清水斷崖獨木舟 – 花蓮獨木舟體驗營」( https://goo.gl/maps/86JpYeptAj8ua2Ew7 )。 閱讀更多
12 11 月
太魯閣遊客中心,位於台9線(蘇花公路)及台8線(中橫公路)交會之台地一側,遊客中心展示館內,設置「生態遊憩館」、「兒童環境教育館」、「人與自然館」、「特展室(不定期更新)」,介紹太魯閣自然人文景觀及旅遊資訊。花蓮太魯閣,太魯閣國家公園,花蓮太魯閣遊客中心,太魯閣遊客中心地址,太魯閣遊客中心,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
而展示館也提供導覽解說服務及影片專題介紹,接受團體預約,需提前以電話、網路或信函擇一方式申請,且團體人數需達15人以上。
此處設有服務台及服務人員,遊客可於此獲得詳細旅遊資訊後,再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歷史人文
太魯閣遊客中心位於台地上,曾為太魯閣族「得卡倫社」所在,因為上方山腰種植楓樹,太魯閣語稱楓樹為「得卡倫」而得名。
太魯閣族住民原定居於更上方的山頭,約於一百餘年前,遷居到太魯閣台地上方山腰,當 1914年被日本人攻佔後,才又於1918年將居民遷移至太魯閣台地,也是現今太魯閣遊客中心的所在地。
這個台地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可控蘇花、中橫公路、立霧溪出海口,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人曾以此為攻防要地;台灣光復後,1951年再度成為軍事基地,負責山訓和海防;1986年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由於太魯閣台地腹地廣大位置適當,就成為遊客進入太魯閣峽谷前的重要服務據點。
地理環境
太魯閣台地是立霧溪下切而成的扇形河階地,因河川改道與下切作用持續旺盛而出露的高位礫石層。河流首先挾帶的泥沙在河底和河兩岸堆積,形成卵石和細沙的堆積層。因地殼上升,使得河流侵蝕加劇,將原來河床上廣闊平坦的堆積層,向下侵蝕成一個新的河道,原來的河床便形成河階地形。
河川持續下切,河道再度下移,新的階面產生,兩岸出現層層如階梯式的高、低位河階。
舉辦活動
「太魯閣峽谷音樂節」,於每年秋天舉辦,活動路線規劃及表演內容每年均有所差異,屆屆展現不同的樂曲風情,於大自然間享受音符的洗禮,怡然且自得,活動內容深具在地原民文化的特色,讓原民文化的精神與大地自然融合。花蓮太魯閣,太魯閣國家公園,花蓮太魯閣遊客中心,太魯閣遊客中心地址,太魯閣遊客中心,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
另一太魯閣特色活動為「太魯閣國際馬拉松比賽」,此為路跑活動的一大盛事,讓熱愛路跑的民眾,可藉此欣賞太魯閣沿途的峽谷景色、體驗自然的雄偉,並盡情享受在大自然揮汗淋漓之感受,而活動相關資訊皆刊登於官網,請民眾善加利用。
各式展覽館
展示館中設置,「生態遊憩館」、「人與自然館」、「兒童教育環境館」以及不定期更新之「特展室」,以介紹太魯閣人文自然景觀。
「生態遊憩館」,以維護天然環境、保育生物多樣性及維持文化多樣性等特色的體驗,並藉由立體模型呈現太魯閣的空間概念。
「人與自然館」,以立霧溪流域為空間主軸,並以太魯閣族遷居的生活故事為經緯,鋪述人與自然交織的文化歷史。
「兒童教育環境館」,則以環境教育與生態保育為目標,藉以互動方式展示園區動植物資源,並希望將環境保育的概念傳達給學童。(本館展示內容適合5-12歲小朋友)
「特展室」,則位於遊客中心地下樓特展室及中庭廊道,展覽活動不定期更新。(特展室12:00-13:00休息,逢每月第二週週一休館)
太魯閣峽谷音樂節
於2002年創辦,首度於壯麗的峽谷中演出古典音樂,並以結合自然天籟與人類音樂展演的形式,成為東部地區年度重要的音樂活動。每年的音樂節主題皆有所不同,皆已以花蓮傳統在地精神為主軸,藉由音樂與大自然的對話,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花蓮太魯閣,太魯閣國家公園,花蓮太魯閣遊客中心,太魯閣遊客中心地址,太魯閣遊客中心,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峽谷音樂節,活動時間約於每年度10、11月份,各屆活動主題皆有其象徵性,活動路線規劃也有變化,每每帶給聽眾與眾不同的音樂饗宴,而民眾可事先上網查詢表演相關內容再動身前往,而峽谷音樂節自第一屆興辦至今,已成為民眾每年最期待的音樂節日活動。
太魯閣國際馬拉松路跑賽
太魯閣國際馬拉松比賽,自2000年舉辦第一屆後,已成為太魯閣國家公園每年秋季的活動盛事,讓熱愛路跑的民眾,得以於無車輛干擾下,盡情於中橫公路揮汗、慢跑,並體驗峽谷的壯麗風光,深受民眾的喜愛。
而活動類別分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及全民健跑三組,欲參與之民眾,可事先上官網查詢活動相關資訊,且活動採事先報名。
太魯閣台地步道
太魯閣台地步道總長約1070公尺,分為南北兩段,平緩好走,設有無障礙步道700公尺。
南段步道從遊客中心旁的大草坪,繞過遊客中心的後方,到太魯閣警察隊為止;沿途可觀賞立霧溪由群山中潺潺流出,向東奔入太平洋,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河川長時間侵蝕,所形成的河階。
北段步道的起點,在遊客中心的正對面,從大型車停車場到行政中心旁,緊靠山邊,沿著木棧道,穿梭在密林中,享受清涼的森林浴。
推薦行程:
【第1日】太魯閣遊客中心→長春祠→布洛灣台地
【第2日】砂卡礑步道→燕子口→天祥
旅遊小叮嚀:
1.水流湍急,禁止游泳、涉溪。
2.禁止採集、露營、烤肉等行為。
3.鄰近常有野生動物(如蚊、蜂、蛇等)出沒,應注意自身安全。
自行開車:
南下:由北宜高速公路於蘇澳下交流道,轉台9線蘇花公路經和平、崇德右轉,往台8線太魯閣。
北上:由台9線沿指標可抵達。
公共交通工具:
公車:花蓮客運每日均有班車抵達。
詳細時刻表及車資請洽花蓮客運
鐵路:
1. 搭台鐵至新城站,可租車或搭乘計程車約7分鐘後,即可抵達。
2. 搭台鐵至花蓮站,轉撘乘花蓮–天祥的花蓮客運,於太魯閣遊客中心站下車。單車路線:
由台9線轉台8線往太魯閣,約15分鐘即可抵達。
更多內容請至:http://www.hualientravel.com.tw
服務項目:花蓮租車|花蓮旅行社|花蓮賞鯨|花蓮泛舟|花蓮溯溪
行易花蓮租車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租車-行易租車」( https://goo.gl/maps/7ifeUVpuyJ62 )。 閱讀更多
20 11 月
從遊客中心出發,穿越砂卡礑隧道後,就可抵達砂卡礑步道入口,循梯而下,即來到砂卡礑步道路口,砂卡礑步道原稱為「神秘谷步道」,近年才改回原名,是泰雅族語「臼齒」之意,相傳泰雅族祖先在開墾時挖到臼齒而得名。砂卡礑步道沿山壁闢建,行於步道上,沿途可欣賞溪水的碧綠清澈、美麗的岩石褶皺及蓊鬱的林木景觀,也因步道循壁修築,須特別小心頭頂上方突出的峭壁。
除此之外,沿路的生態景觀豐富,展現無限的生機,為最佳的自然觀察地點。步道兩旁坡度平緩處,高山林木鬱鬱而生;坡陡之處,岩生植物低矮遍佈。茂密的山林及清澈的溪水,也提供適合動物的棲息環境,溪中常見魚、蝦、蟹、水生昆蟲及蛙類,步道上則能瞧見昆蟲、蝶類、蛇類及山鳥的身影,偶爾還能發現哺乳類台灣獼猴,滑盪於樹林間。砂卡礑步道,砂卡礑民宿,砂卡礑步道地圖,花蓮砂卡礑步道,砂卡礑溪,砂卡礑地圖,砂卡礑步道二天行程,砂卡礑隧道,砂卡礑教會,神秘谷步道砂卡礑,砂卡礑步道地圖,花蓮砂卡礑步道,砂卡礑步道二天行程,太魯閣砂卡礑步道,砂卡礑步道神秘谷步道,砂卡礑步道blog,砂卡礑步道停車,砂卡礑步道地址,砂卡礑步道民宿,砂卡礑步道的由來
砂卡礑位於砂卡礑溪與立霧溪的匯流處,日據時代,太魯閣族據守河谷險要,茂密森林中陰涼的路徑交錯難辨,日人不得其入,而得「神秘谷」之美名。
砂卡礑步道是日治末期時所興建,目的是為發展立霧溪峽谷的水力發電。1940年,日本政府於太魯閣興建立霧溪發電廠,在溪畔興建水壩,並開鑿輸水隧道,引立霧溪水至發電廠發電,輸水隧道在砂卡礑溪谷的上方,以大型水管銜接溪谷兩側,將水輸送至發電廠。因此,步道最初修建的目的,便是為維修水壩及大小水管而建立。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後,便將此路規劃成景觀型步道,並加強沿線的安全措施,增設觀景台及解說立牌,讓遊客在徜徉大自然中,還可以做自導式的學習。
自然生態
步道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沿途常見青斑鳳蝶、紫斑蝶、枯葉蝶等翩翩飛舞,有時更可看到群蝶吸水的奇觀景象;而仔細聆聽,紫嘯鶇的叫聲尖銳,但唱起情歌卻婉轉動聽;清澈見底的溪床,是魚、蝦、蟹、水生昆蟲及蛙類的溫暖故鄉;步道上,各種昆蟲、蝶、蛇、山鳥,短暫休憩覓食;偶而,抬頭一看,茂密林葉間還能發現台灣彌猴嬌小的身影。砂卡礑步道,砂卡礑民宿,砂卡礑步道地圖,花蓮砂卡礑步道,砂卡礑溪,砂卡礑地圖,砂卡礑步道二天行程,砂卡礑隧道,砂卡礑教會,神秘谷步道砂卡礑,砂卡礑步道地圖,花蓮砂卡礑步道,砂卡礑步道二天行程,太魯閣砂卡礑步道,砂卡礑步道神秘谷步道,砂卡礑步道blog,砂卡礑步道停車,砂卡礑步道地址,砂卡礑步道民宿,砂卡礑步道的由來
又砂卡礑步道位海拔60公尺處,屬陰濕的河谷地形,而植被的分布卻呈現乾溼兩種特色,坡度較平緩的地方,散布高大且層次豐富的林木種類;坡度較陡的地方,只見低矮的岩生植物,其中更以台灣蘆竹和沿階草居多。步道沿途充滿驚喜,處處展現大自然的無限生機,若於四、五月及十、十一月來到砂卡礑,可發現點點螢光,穿梭於清流溪谷間。
地理環境
砂卡礑溪流路程短,水流湍急,且水中含沙量少,因此即使是颱風豪雨之後,溪水仍能保持清澈湛藍。在此可觀察匯流口附近堆疊著的石頭,這也是因岩石崩落後未經常長距離的滾動,而保有大塊巨石的樣貌。砂卡礑溪水終年清澈碧藍,彷如遺世的秘境,整條步道沿砂卡礑溪向前延伸,而河床上巨岩林立,當溪水流經此處的大理石岩,其釋放出所含的碳酸鈣成份,而使溪水呈現碧綠湛藍的顏色,景緻十分迷人。
大自然的無字天書
循著步道前行,一路上,明淨清澈的溪水,流過佈滿溪床的大小不一,顏色互異的壘石,激盪出錚琮的樂音。
你注意到了嗎?溪裡高高低低的石頭,它們的顏色、形狀和紋路。尤其是過了油桐花廊之後,對岸的岩壁,許多柔美的線條,像千層糕,更像行雲流水,彷彿是千百萬年來的歲月,在堅硬岩石上刻劃下的皺紋;又像是這塊古老的大地,被溪水長時間切蝕作用之後,毫無保留地揭露了地球百萬年以前的秘密。
一路,對岸聳立的岩壁、溪裡的巨石,默默無語,卻無所不語!它們是大自然的一部無字天書!
推薦行程:
【第1日】太魯閣遊客中心→砂卡礑步道→長春祠
【第2日】布洛灣遊憩區→燕子口→天祥
旅遊小叮嚀:
1.步道從入口處至三
行易花蓮租車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租車-行易租車」( https://goo.gl/maps/7ifeUVpuyJ62 )。 閱讀更多
07 11 月
由天祥沿中橫公路往大禹嶺,行過一連串隧道和彎路後,會到達海拔2374公尺的關原。關原是大禹嶺以東的重要聚落和觀光據點,為一平坦的稜脊地區,視野開闊,最著名的便是令人嘆為觀止的雲海美景。關原雲海森林遊樂區,關原雲海,天祥,中橫公路,大禹嶺,中央山脈,合歡山,太魯閣,日本,救國團,奇萊,太管處
關原四周群山環繞,因位處高海拔地區,已在霧林帶之上,加上緊臨塔次基里溪(立霧溪中游),當氣流順溪谷而上,水氣往往在此聚集,陽光普照時,樹林間積存的水氣受到蒸發,凝成雲氣聚集如海;氣候不佳時,谷地間的水氣無處發洩,越積越多,也造成雲海景觀,身處其中,朵朵雲霧從身旁飄過,朦朧且飄邈。關原雲海森林遊樂區,關原雲海,天祥,中橫公路,大禹嶺,中央山脈,合歡山,太魯閣,日本,救國團,奇萊,太管處
最佳的觀雲時間是清晨和傍晚,運氣好時,雲海的位置稍高,甚至會翻過大禹嶺,流瀉成雲瀑,也可欣賞奇萊北峰和四週雲海的盛況;夕陽西下時,則是另一番景緻,紅霞鋪天蓋地,叫人驚艷。最佳地點則是面對立溪口的關原加油站旁的停車場。
歷史人文
關原舊址在現今關原下方海拔約2000公尺處,昔日中央山脈西側的托博閣部落和東側的太魯閣部落為爭取獵區,曾大戰於此。
1914年太魯閣之役,日本陸軍從合歡山向東進攻太魯閣地區,關原為其第一站,領軍的佐久間左馬太總督曾在此停留,指揮作戰,以日本岐阜縣東山要道地「關原」(Sekigahara)為名。
自然生態
在關原加油站旁,有一關原森林遊樂區,森林步道兩旁為二葉松及五葉松環繞,此處的植物多針葉林,主要為雲杉、鐵杉、二葉松等,闊葉樹則有高山櫟、紅榨槭等。秋日時分,變葉植物由綠轉為深淺不一的紅與黃,楓紅的美景,將關原一帶點染得一片繽紛。
此外,關原至大禹嶺地區是中海拔與高海拔鳥類的共同棲息地,除了當地常見的中海拔鳥類之外,也可看到分佈於2000~3000公尺的高山森林中的灰鷹,可說是鳥類的樂園,時常吸引不少愛鳥的旅客。
來到關原,最令人嚮往的應該是雲海吧!由於日出之後,雲海會逐漸消失,一直要等到下午日照減弱後,才又慢慢形成;所以來到關原要找對時間,清晨和午後兩個時段,其他時段,恐怕期待會落空。
中橫公路沿線鳥況相當豐富,在關原,可以觀賞到中、高海拔的山鳥,春夏兩季是最適合賞鳥的時機。
關原森林步道
在關原加油站對面的公路旁,有一條不太明顯的步道入口;走入步道,上有林木蔽蔭,下有二葉松針鋪設的厚厚地毯,雙腳踩在其上,可感受相互之間自然的律動;這條步道是觀賞二葉松林的幽靜小徑。
走在步道上,別忘了抬頭,觀賞枝頭上跳躍的小精靈,青背山雀、紅頭山雀、藪鳥、冠羽畫眉、白耳畫眉等,但是,小心你的步履,別驚動了牠們。
關原山莊
觀雲山莊屬於救國團所經營,位在關原加油站上方,提供大眾住宿,是一中西合璧的建築,格局大方,紅瓦白牆的建築尤具特色。座落在隱蔽的森林間,對面是產黃金的屏風山,可瞭望奇萊和合歡的連峰。山莊現在附近為二葉松及雲杉林,松林間曲徑圍繞,松濤悅耳,是散步的好地方。
推薦行程:
【第1日】太管處→布洛灣→天祥→文山溫泉→碧綠神木→關原(夜宿)
【第2日】關原清晨觀雲賞鳥→石門山→合歡東峰→賦歸
旅遊小叮嚀:
1.最佳的觀雲時間是清晨和午後。
2.關原是賞鳥極佳地點,記得要帶望遠鏡。
3. 中橫沿線由低海拔爬升至高海拔,氣候變化很大,需備禦寒衣物。
4. 新白楊至關原路段容易起霧,應小心注意。
更多內容請至:http://www.hualientour.com.tw
服務項目:花蓮租車|花蓮旅遊|花蓮賞鯨|花蓮泛舟|花蓮溯溪|慕谷慕魚
行易花蓮租車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租車-行易租車」( https://goo.gl/maps/7ifeUVpuyJ62 )。 閱讀更多
09 1 月
於中橫公路長春隧道西口,坐落一座精巧莊嚴的長春祠,外型為唐代廟堂式的建築,古典而雅致,祠內供奉著爲興建中橫公路而殉職的225位築路英雄,而祠旁的湧泉由山壁間傾瀉而下,形成白絹飛瀑,為中橫公路著名的「長春瀑布」。長春祠,長春祠步道,太魯閣長春祠,花蓮長春祠,長春祠介紹,長春祠風景區,長春祠由來,長春祠地址,長春祠瀑布,長春祠圖片,長春祠歷史
民國76年(1987年)祠體因落石崩毀,民國86年(1997年)整建完成後,才又重新對外開放,周圍闢建環形步道,沿途可欣賞曲流及壯闊的峽谷風情。而祠後方建有「之」字型步道,沿山壁開鑿,全長約2公里,循階而上可通往觀音洞、太魯閣樓、鐘樓、過一吊橋終抵禪光寺,處處皆可遠眺立霧溪峽谷的美景,俗稱為「天堂步道」。
歷史人文
民國47年(1958年),中部東西橫貫公路修建期間,為了紀念闢建中橫公路而不幸罹難的築路人,而在此修建長春祠,祠中也刻有殉職築路人的姓名。
地理環境
沿著長春祠周圍的環形步道,壯闊的峽谷風情及幽幽的曲流風光,盡收眼底。而祠後的之字型階梯,約莫380階。又因河水不斷衝刷坡腳,而致使邊坡平行式的後退。
長春祠步道
沿中橫公路長春橋頭旁的舊道而下,即是長春祠步道,再沿著山壁小徑行走,便可尋覓長春祠。
步道延伸至長春祠的後方,此處可見的是坡陡的「之」字型階梯,又因其延伸而上,而得「天梯」之美名。若循天梯而上,可經觀音洞、太魯閣樓而抵鐘樓,俯瞰立霧溪的曲折河道及峽谷,可飽覽獨特之美景。
禪光寺
禪光寺位於中橫公路春暉橋之上方,可從公路的聯絡道路直上,或由鐘樓的步道直下,通過一座吊橋後可抵達。
禪光寺屬佛教臨濟宗淨土ㄧ脈,由出身於花蓮的比丘尼釋心性法師,籌募基金興建而成,民國55年完工,因民國75發生強震重新修建,終於民國81年完工,恢復昔日雄偉風貌。
寺廟建築堂皇富麗,而殿內莊嚴靜肅、潔淨清幽,殿外青峰疊翠,予人內心一片清朗平靜,也因此禪光寺為中橫公路沿途中,難得一座清幽僻靜的佛寺。長春祠,長春祠步道,太魯閣長春祠,花蓮長春祠,長春祠介紹,長春祠風景區,長春祠由來,長春祠地址,長春祠瀑布,長春祠圖片,長春祠歷史
推薦行程:
【第1日】太魯閣遊客中心→長春祠→砂卡礑步道
【第2日】布洛灣遊憩區→燕子口→天祥
旅遊小叮嚀:
1.步道全長約2公里,步行全程約需花費1小時
2.沿途地形陡峻,步道為水泥階梯,請小心步行
3.地層不穩,易有落石坍方,需特別注意安全
4.道路狹窄,常有大型遊覽車輛行駛,小心安全
自行開車:
位於中橫公路186公里處,由太魯閣遊客中心出發,沿中橫公路(台8線)行駛,穿過砂卡礑隧道、西拉岸隧道、長春隧道後左轉,循中橫公路舊道前行即可抵達。
公共交通工具:
公車:
搭乘往天祥方向的花蓮客運,於長春祠站下車,即可抵達。
詳細時刻表及車資請洽花蓮客運(查詢電話:03-8338146~8 / 花蓮汽車客運公司)
鐵路:
就近於新城站下車,轉搭計程車(約7分鐘)至太魯閣遊客中心,接著再轉搭公車抵達長春祠。
單車路線:道路狹窄,常有大型車輛行駛,請特別小心交通安全。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03-8621100#6
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富世291號
更多內容請至:http://www.uucar.com.tw
服務專案:花蓮租車|花蓮包車|花蓮旅遊|台東租車| “color: #0033ff; font-family: ‘Georgia’,’serif’; font-size: 10pt; font-weight: normal; mso-bidi-font-family: Arial;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TW; mso-bidi-language: AR-SA;... 閱讀更多
28 10 月
小風口東側是立霧溪流域,西側則是大甲溪上游的合歡溪,是合歡山區公路沿線少數腹地較寬闊的據點,來自東、西兩端的氣流分別沿著溪谷長驅直入,因此經常吹著強風,這也是「小風口」地名的由來。由於風勢強大並夾帶大量水氣,冬季溪谷帶來的上升氣流,在合歡山匯集,寒流時形成皚皚白雪,幻化成銀色世界,甚至成了天然滑雪場,吸引無數賞雪遊客。小風口即時影像,合歡山小風口,小風口露營,小風口遊客中心,小風口停車場,小風口日出,小風口海拔,合歡山小風口即時影像,小風口影像,小風口地圖
合歡山區小風口據點於九十一年底正式開放服務,位於台十四線36.6公里,內有視聽導覽室,提供合歡山景觀導覽影片觀賞,以及珍貴玉山植物的標本及書籍,來此一遊,收獲良多。由於一旁是北峰登山口,常常是遊客及登山客的休息中繼站。清晨時分亦可至小風口往奇萊山方向觀賞日出及雲海,光影的變化將令人驚艷不已,使身心靈皆收療癒之效。
自然生態小風口即時影像,合歡山小風口,小風口露營,小風口遊客中心,小風口停車場,小風口日出,小風口海拔,合歡山小風口即時影像,小風口影像,小風口地圖
小風口是觀察台灣高山景觀的最佳位置,可見屏風山、奇萊山等。森林資源也十分豐富,冷杉、鐵杉混生林與箭竹林在此,猶如天然的植物教室。此外,小風口的箭竹草原景觀區,是另一項特色。玉山箭竹株高不及膝,綿延十多公里的廣闊草坡,可媲美國外的大草原。
旅遊小叮嚀: 1‧此處遮蔽處不多,如遇晴朗好天氣需注意防曬。 2‧下午山區天候容易起濃霧,經常有登山遊客於山頂迷途,請務必注意自身安全。
交 通: 小風口位於台十四甲公路36.5公里處。從太魯閣走台8線到了大禹嶺,轉台14線就可到達。
更多內容請至:http://www.easynet.com.tw
服務項目:花蓮租車|花蓮包車|慕谷慕魚|花蓮旅遊|花蓮住宿
行易花蓮租車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租車-行易租車」( https://goo.gl/maps/7ifeUVpuyJ62 )。 閱讀更多
11 12 月
燕子口步道位於中橫公路 179公里處,此地向西經靳珩橋,延伸至錐麓大峭壁,長度約1.37公里,沿途漫步單程約30分鐘,是太魯閣峽谷最精華的路段。
沿著燕子口步道,一路可欣賞太魯閣峽谷、壺穴、湧泉和造型獨特的印地安酋長岩。這是因為立霧溪流經燕子口這段時,溪床特別狹窄而深,可謂「一線天」,溪流通過時,受到擠壓,速度加快,侵蝕增強,溪水就沿著節理豐富的大理岩層,雕鑿出優美壯麗的奇景。燕子口,燕子口步道,燕子口介紹,太魯閣燕子口,花蓮燕子口,綠島燕子口,九曲洞燕子口,燕子口停車,燕子口英文,燕子口由來,燕子口地址,花蓮太魯閣
若從觀景台上,可聆聽立霧溪谷的淙淙水聲,亦可遠眺令人驚嘆的奇岩峭壁。
歷史人文
中橫公路闢建期間,靳衍段長因工程發生意外而不幸犧牲,為紀念他而建立靳衍公園,園區內除設置靳衍的塑像外,也建立爲工程而殉職的員工紀念碑。因此走覽一趟燕子口步道,可發現其兼具生態景觀與人文氣息的特色。
自然生態
中橫公路對岸的岩壁上遍布著許多小洞,這是因塊狀大理岩地層受立霧溪長期的侵蝕作用下,節理發達處,逐漸形成壺穴,燕子便利用天然的壺穴,築巢而居。每當春夏之際,便可瞧見雨燕、洋燕在空中成群覓食,盤旋於懸崖山谷間,形成「百燕鳴谷」的奇景,也吸引眾多古今中外慕名而來的遊客,前來駐足觀賞,紛紛讚嘆燕子口壯觀優美的奇景。燕子口,燕子口步道,燕子口介紹,太魯閣燕子口,花蓮燕子口,綠島燕子口,九曲洞燕子口,燕子口停車,燕子口英文,燕子口由來,燕子口地址,花蓮太魯閣
如今,卻因遊客人數增加,干擾燕子的生態環境,目前僅有零星數量的燕子穿梭於燕子口。
地理環境
太魯閣的地質主要有大理岩、片岩、片麻岩、千枚岩等變質岩所構成。其中,大理岩是台灣已知出露地表最古老的岩層;到了燕子口步道這一段的岩層是塊狀大理岩,硬度大且節理(石頭的裂縫)發達。
立霧溪流,到了燕子口步道這一段,溪床約只有10公尺寬,(立霧溪口的寬度約500公尺),含砂量豐富的立霧溪,在這狹窄堅硬且節理發達的岩壁,雕琢出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傑作,除了眾所周知的峽谷、壺穴之外,岩壁上的褶皺,猶如一幅幅山水大壁畫,這是經過千百萬年來,多次的造山運動,岩層經多次的高溫、高壓作用,產生變質,變形,呈現出美麗曼妙的紋理,這是我們來解讀太魯閣形成史重要的證據之一。
推薦行程:
【第1日】太魯閣遊客中心→長春祠→燕子口【第2日】布洛灣遊憩區→九曲洞→天祥
旅遊小叮嚀:
1.燕子口步道,全長約1.3公里。
2.步道採人車分道,惟路面狹窄,請注意車輛。
3.步道全程所需時間,約10至30分鐘。
4.步道入口停車位少,需注意停車及行車安全。
5.小心落石。
自行開車:
沿著台8線(中橫公路)西行,穿過溪畔隧道後約500公尺左右,即可抵達。
公共交通工具:
搭乘花蓮客運往天祥、洛韶或梨山的班車,於燕子口站下車,即可抵達。
單車路線:
行駛於公路上,因道路狹窄,往來常有大型車輛行駛,請小心安全。
更多內容請至:http://www.tweztour.com
服務項目:花蓮租車|花蓮包車|慕谷慕魚|花蓮租車|花蓮包車
花蓮獨木舟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清水斷崖獨木舟 – 花蓮獨木舟體驗營」( https://goo.gl/maps/86JpYeptAj8ua2Ew7 )。閱讀更多
21 4 月
隱身於新城鄉巷弄之間的天主堂,外型類似諾亞方舟,特別的是它的前身為日治時期的新城神社,包含兩種不同信仰的建築,因著歷史的演變與神父的智慧,進而相融相生。新城天主堂,花蓮新城天主堂,新城天主堂地址,新城天主堂住宿,新城天主堂開放時間,新城天主堂地圖,新城天主堂怎麼去,新城天主堂時間,新城天主堂民宿,天主堂地址,天主堂民宿,天主堂住宿,花蓮天主堂
到了新城公園,看到牌樓後(原為神社的第一鳥居),向左轉直走到底,就會看到神社的第二鳥居,上頭寫著「天主教會」,從鳥居望向參拜道,兩旁花木扶疏,清淨幽雅,參道旁佇立紅色石燈籠。
船型教堂的前方,樹藤佈滿牆面,綠意盎然,石燈籠各立於左右兩邊,上方十字架依稀可見。再往前走,來到神社遺址的第三座鳥居,除了石燈籠外,鳥居兩旁還保留著狛犬,儼然是日式風味十足的神社建築。穿過鳥居,走到盡頭,原本的神社本座,已改為聖母亭,亭前供著一尊聖母像,幾棵老松高聳入天,環境十分清幽。
新城天主堂於1956年在神社原址興建,整體建築造型的美感,堪稱東部之最,船型教堂兩側的長窗,鑲以彩繪玻璃,整齊成排,洗石子牆面爬滿藤蔓;教堂內陳設潔淨簡單,卻莊嚴神聖,後方右處有個聖洗池,原為洗淨雙手及身心的手洗石,如今被置放在教堂內,成為教徒眼中的聖水,左方則有小小的告解區。
因為歷史讓兩個不同信仰的建築結合在一起,來到這裡,您可以看到日式神社中的鳥居、石燈籠,與天主堂的十字架、聖母像共存共榮,散發一股安定祥和的靜謐力量。
歷史人文
日人占領台灣後,因為立霧溪、木瓜溪流域一帶蘊含豐富林礦資源,而頻頻攏絡漢人通事和太魯閣人,但1896年底,駐守新城的日軍欺辱玻士林社的少女,引起太魯閣社憤慨,因此奇襲日本警備隊,擊斃13名日軍,史稱「新城事件」,並埋下1914年「太魯閣戰役」的導火線。
日本總督佐久間左馬太遂於事件發生的地點,建造簡易紀念碑,以悼念死去的將官士兵,1937年更在原地以水泥材質重新建造神社。
台灣光復之後,神社遭到破護,日漸荒蕪,1962年由天主教會購得該地,改建為天主堂,雖經幾度增建,但日治時代神社的地基、石燈、鳥居等建築遺蹟,在神父們的維護下,保存完好,尤為珍貴的是「新城事件紀念石」仍保留在庭園中。
自然生態
黑松是日本人所喜愛種的植物,具有莊嚴的意義。一般的神社所使用的社木有杉、松等樹,日本人也稱這些社木為「神木」或「神樹」。目前天主堂內保留數株的黑松。
台灣黑松屬於松科是常綠大喬木,別稱日本黑松,為耐風耐旱的陽性樹種,因樹皮黑灰而得名。高可達30公尺,主幹直立或斜彎,樹皮帶灰黑色,老樹呈龜甲狀裂開,冬芽灰黑色。
幼樹之樹冠呈圓錐型,成樹呈傘形。葉兩針一束叢生,濃綠色,粗而鋼硬,新芽白色,各針葉長約6~15公分,斷面半圓形,葉肉中有3個樹脂管,葉鞘由20多個鱗片形成,長約1.2公分。
四月開花,花單性,雌雄同株,雌花生於新芽的頂端,呈紫紅色,小豆大,多數種鱗(心皮)相重而排成球形;新枝下端著生黃色雄花,數多,成熟時,多數花粉隨風飄出。每個種鱗基部,裸生2個胚球,毬果呈錐狀卵形。新城天主堂,花蓮新城天主堂,新城天主堂地址,新城天主堂住宿,新城天主堂開放時間,新城天主堂地圖,新城天主堂怎麼去,新城天主堂時間,新城天主堂民宿,天主堂地址,天主堂民宿,天主堂住宿,花蓮天主堂
舉辦活動
每年聖誕節前的平安夜當天,天主堂會舉辦子夜彌撒,儀式莊嚴肅穆,在寧靜的原住民部落裡,散發濃厚聖誕氣息。
首先會由主教、神父身著白色聖衣,高舉一顆大星星,抬著馬槽和耶穌聖靈進場,同時演奏「領主曲」,信眾們對聖靈行禮。待聖嬰進入場內,主教及神父開始舉行聖祭儀式,接下來便是一連串聖歌與禱告,然後由主教進行講道。最後則是最高潮的儀式:受領聖體聖血,聖體指的是耶穌的身體,多以麥麵餅代表;聖血指的是耶穌的鮮血,多以葡萄酒代表。主教會在祭壇上將聖體取出,裝入盒子內,由教友一一上前受領並吃下,不過必須注意:受洗過的人才可以食用。受領結束後,神父將聖嬰抱至主教及其它神父面前讓他們親吻,這是最高的祝福儀式,接下來聖嬰就會被報到台下,讓參與的信眾親吻。
歡迎遊客蒞臨觀禮或參與,但因過程非常神聖,請勿喧嘩嬉鬧,並請尊重儀式流程和神職人員。
石燈與石獅及狛犬
新城天主堂內的通道兩旁有七座石燈,總高度約180公分,有的單獨矗立於茂密的變葉木植栽間,有的與教堂圍牆相結合,充當圍牆柱使用。石燈排列亂中有序,替天主堂內增添幾分復古氣息。
石獅為神社鎮邪物。在神父住宿房舍前方,第三道鳥居及聖母園階梯旁,各保存一對完好但造型較為奇特的石製守護靈獸。位於鳥居右側的靈獸,面朝左,嘴巴開開且含著一顆珠子(玉石),稱為「阿」;另一隻閉著嘴,則稱為「吽」。「阿吽」的音譯,分別代表萬物的「初期」與「結束」。
放置於神社入口,扮演守護神角色的神獸動物,日語稱為「狛犬」,是在神社門口或拜殿前面的一對獸類像,作用為守護和避邪。
神社遺址ㄧ鳥居
鳥居,是日本神社建築物之一,用來區分神域和人類居住的世俗界,代表神域的入口,一種結界。
現在要探訪神社遺跡,可從排列呈L型的三座鳥居門開始,第一座鳥居少了兩翼,這是1979年中日斷交時,被鄉公所鋸斷;第二座及第三座鳥居則在兩側多了柱子,是當年天主堂的神父唯恐鳥居被拆除所做的掩飾,因為這樣就不像鳥居了。
神父更將第二座鳥居上端橫木鋸短與立柱等齊,嵌上水泥做成的橫額,橫額寫著「新城天主教會」,再全部塗上大紅色油漆,形成「中國式山門」;第二道中間及第三道鳥居的左右,各添加橫木及立柱,建築為「雙十」象徵意涵的「牌坊」。
教堂內的「手洗石」
目前存放於教堂內的「手洗石」是用整顆花崗岩鑿刻而成。現在的涼亭為昔日手水舍,置有「手洗石」,過去民眾進入神社參拜前,必須在手水舍洗淨雙手及身心;而這手洗石,已被安放在教堂內,成為教徒眼中的聖水。
推薦行程:
【第1日】慈濟精舍巡禮→→新城天主堂→七星潭風景區
【第2日】七星潭觀賞日出→太魯閣國家公園沙卡礑步道→布洛灣台地
旅遊小叮嚀:
1.敬請低聲說話,不大聲喧鬧
2.請勿碰觸、破壞古物
3.請勿於天主堂內外奔跑、嬉戲
自行開車:
北上路線: 走193縣道接9號省道進入新城市區,國軍花蓮總醫院新城門診中心後方 南下路線: 沿9號省道轉入新城市區,國軍花蓮總醫院新城門診中心後方
公共交通工具:
搭乘火車於新城站下車,在當地包車、租機車或租自行車前往。
更多內容請至:http://www.uucar.com.tw
服務專案:花蓮租車|花蓮包車|花蓮旅遊|台東租車|花蓮旅行社|花蓮賞鯨|台湾自由行
花蓮獨木舟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清水斷崖獨木舟 – 花蓮獨木舟體驗營」( https://goo.gl/maps/86JpYeptAj8ua2Ew7 )。 閱讀更多
30 10 月
清水斷崖位於蘇花公路和仁至崇德之間,長約12公里的路段。其中清水山東南大斷崖,絕壁臨海面長達5公里,非常壯觀。行於此路段,呈現眼前的險峻的殘岩斷壁與無垠無際的汪洋萬頃,而如此驚險的路段也讓人不禁緬懷拓荒者的艱辛,如同閱讀山海與人之間驚心動魄的感人篇章。清水斷崖在哪,清水斷崖景點,清水斷崖形成的原因,清水斷崖步道,清水斷崖圖片,花蓮清水斷崖,清水斷崖英文,蘇花公路清水斷崖,清水斷崖地圖,清水斷崖獨木舟
重新改建的蘇花公路段,大多已開鑿新隧道來拓寬道路,而依傍一旁的蘇花公路臨海舊道,便成為適合樂活散步的觀景步道。步行其中,俯瞰奇岩峭壁與岸上拍打的粼粼浪花,內心充滿感嘆驚奇,而壯麗的風情也堪稱為台灣八大美景之一。
自然生態
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思民研究團隊發現,清水斷崖是物種差異的「楚河漢界」。這項研究發現,許多在宜蘭出現的兩棲爬行動物,往南進花蓮後,卻不見蹤影,林教授認為,清水斷崖就是影響台灣生物多樣化的重要地理屏障和分界線。
地理環境
「清水斷崖」海岸一帶為台灣最古老地質,屬於斷層海岸,主要由大理岩、片麻岩及綠色片岩所構成,由於大理岩岩性較不易崩落,因此造就出雄偉險峻的斷崖,形成岩層幾近垂直的特殊地形景觀,並獲得世界第二大斷崖之美名。
匯德步道
位於崇德隧道176.4公里處,循著崇德隧道觀景平台的石階而下,為短程的崇德步道,沿途設置景觀資訊及植物的解說介紹,提供遊客使用,步行約30分鐘後,即可抵達步道終點,遊客可靜坐於此處的石椅上,欣賞浪濤變幻無窮的舞姿。清水斷崖在哪,清水斷崖景點,清水斷崖形成的原因,清水斷崖步道,清水斷崖圖片,花蓮清水斷崖,清水斷崖英文,蘇花公路清水斷崖,清水斷崖地圖,清水斷崖獨木舟
沿步道步行約10分鐘,即抵達由砂石與礫石交雜而成的崇德海灘,隨意漫步其中,可一覽弧形的海岸景觀,而仔細聆聽,層層浪花正與海濱礫石合奏演出一首首悅耳動聽的旋律。
崇德海岸亦是觀賞日出的絕佳之處,當太陽自海平面緩緩升起,點點金光閃耀,將海面暈染一片金黃,偶爾,瞧見晨鳥成群飛翔、俯衝覓食的雄姿,著食令人驚喜!
旅遊小叮嚀:
1.沿途的山崖險峻,步行時需注意往來行駛的車輛。
2.沿路的舊隧道,狹窄昏暗,時有滴水,需注意行車安全。
3.常有落石,請小心安全。
4.行走於步道上,天雨路滑,需留心腳步。
自行開車:
南下:由國道一號(中山高)至汐止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轉台8線,過和仁火車站、清水溪口後,即可抵達清水斷崖。;北上:由花蓮市區沿台9線北上,經新城至崇德,即抵達清水斷崖南端。
公共交通工具:
公車:於花蓮火車站前搭乘往崇德的花蓮客運,抵達崇德站後步行至南端。詳細時刻表及車資請洽花蓮客運(查詢電話:03-8338146~8/ 花蓮汽車客運公司);鐵路:搭北回線鐵路,於和仁、崇德站下車,可分抵清水斷崖之北、南端。
行易花蓮租車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租車-行易租車」( https://goo.gl/maps/7ifeUVpuyJ62 )。更多內容請至:http://www.easynet.com.tw服務項目:花蓮租車|花蓮包車|慕谷慕魚|花蓮旅遊|花蓮住宿 閱讀更多
01 11 月
舊稱「合歡啞口」的大禹嶺,位於中央山脈主稜鞍部,因開鑿時如大禹治水般艱鉅,故取名為「大禹嶺」。
大禹嶺海拔2565公尺,是中部橫貫公路的中繼站,也是臺中、南投、花蓮三縣的縣界。公路在此三叉,一往合歡山,一往梨山,另一條往太魯閣。此外,它也是立霧溪和大甲溪重要的分水嶺。現今台14甲線結合中橫後為通往太魯閣國家公園、雪霸國家公園重要通路。合歡山,景點介紹,大禹嶺茶葉,大禹嶺民宿,大禹嶺高山茶,大禹嶺住宿,大禹嶺茶,大禹嶺蜜蘋果,大禹嶺茶105k 茶農林聰明,大禹嶺台灣高山茶網,大禹嶺台灣好茶園,大禹嶺山莊
在大禹嶺可感受群山環抱的寧靜之美,眺望險峻的「黑色奇萊」、峭壁如千仞的「屏風山」、太魯閣第一高峰「南湖山」、中央尖、石門,依山傍水,身處其中,頓能遼闊心胸。此外,每年雪季
行易花蓮租車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租車-行易租車」( https://goo.gl/maps/7ifeUVpuyJ62 )。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