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12 月
燕子口步道位於中橫公路 179公里處,此地向西經靳珩橋,延伸至錐麓大峭壁,長度約1.37公里,沿途漫步單程約30分鐘,是太魯閣峽谷最精華的路段。
沿著燕子口步道,一路可欣賞太魯閣峽谷、壺穴、湧泉和造型獨特的印地安酋長岩。這是因為立霧溪流經燕子口這段時,溪床特別狹窄而深,可謂「一線天」,溪流通過時,受到擠壓,速度加快,侵蝕增強,溪水就沿著節理豐富的大理岩層,雕鑿出優美壯麗的奇景。燕子口,燕子口步道,燕子口介紹,太魯閣燕子口,花蓮燕子口,綠島燕子口,九曲洞燕子口,燕子口停車,燕子口英文,燕子口由來,燕子口地址,花蓮太魯閣
若從觀景台上,可聆聽立霧溪谷的淙淙水聲,亦可遠眺令人驚嘆的奇岩峭壁。
歷史人文
中橫公路闢建期間,靳衍段長因工程發生意外而不幸犧牲,為紀念他而建立靳衍公園,園區內除設置靳衍的塑像外,也建立爲工程而殉職的員工紀念碑。因此走覽一趟燕子口步道,可發現其兼具生態景觀與人文氣息的特色。
自然生態
中橫公路對岸的岩壁上遍布著許多小洞,這是因塊狀大理岩地層受立霧溪長期的侵蝕作用下,節理發達處,逐漸形成壺穴,燕子便利用天然的壺穴,築巢而居。每當春夏之際,便可瞧見雨燕、洋燕在空中成群覓食,盤旋於懸崖山谷間,形成「百燕鳴谷」的奇景,也吸引眾多古今中外慕名而來的遊客,前來駐足觀賞,紛紛讚嘆燕子口壯觀優美的奇景。燕子口,燕子口步道,燕子口介紹,太魯閣燕子口,花蓮燕子口,綠島燕子口,九曲洞燕子口,燕子口停車,燕子口英文,燕子口由來,燕子口地址,花蓮太魯閣
如今,卻因遊客人數增加,干擾燕子的生態環境,目前僅有零星數量的燕子穿梭於燕子口。
地理環境
太魯閣的地質主要有大理岩、片岩、片麻岩、千枚岩等變質岩所構成。其中,大理岩是台灣已知出露地表最古老的岩層;到了燕子口步道這一段的岩層是塊狀大理岩,硬度大且節理(石頭的裂縫)發達。
立霧溪流,到了燕子口步道這一段,溪床約只有10公尺寬,(立霧溪口的寬度約500公尺),含砂量豐富的立霧溪,在這狹窄堅硬且節理發達的岩壁,雕琢出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傑作,除了眾所周知的峽谷、壺穴之外,岩壁上的褶皺,猶如一幅幅山水大壁畫,這是經過千百萬年來,多次的造山運動,岩層經多次的高溫、高壓作用,產生變質,變形,呈現出美麗曼妙的紋理,這是我們來解讀太魯閣形成史重要的證據之一。
推薦行程:
【第1日】太魯閣遊客中心→長春祠→燕子口【第2日】布洛灣遊憩區→九曲洞→天祥
旅遊小叮嚀:
1.燕子口步道,全長約1.3公里。
2.步道採人車分道,惟路面狹窄,請注意車輛。
3.步道全程所需時間,約10至30分鐘。
4.步道入口停車位少,需注意停車及行車安全。
5.小心落石。
自行開車:
沿著台8線(中橫公路)西行,穿過溪畔隧道後約500公尺左右,即可抵達。
公共交通工具:
搭乘花蓮客運往天祥、洛韶或梨山的班車,於燕子口站下車,即可抵達。
單車路線:
行駛於公路上,因道路狹窄,往來常有大型車輛行駛,請小心安全。
更多內容請至:http://www.tweztour.com
服務項目:花蓮租車|花蓮包車|慕谷慕魚|花蓮租車|花蓮包車
花蓮獨木舟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清水斷崖獨木舟 – 花蓮獨木舟體驗營」( https://goo.gl/maps/86JpYeptAj8ua2Ew7 )。閱讀更多
09 1 月
於中橫公路長春隧道西口,坐落一座精巧莊嚴的長春祠,外型為唐代廟堂式的建築,古典而雅致,祠內供奉著爲興建中橫公路而殉職的225位築路英雄,而祠旁的湧泉由山壁間傾瀉而下,形成白絹飛瀑,為中橫公路著名的「長春瀑布」。長春祠,長春祠步道,太魯閣長春祠,花蓮長春祠,長春祠介紹,長春祠風景區,長春祠由來,長春祠地址,長春祠瀑布,長春祠圖片,長春祠歷史
民國76年(1987年)祠體因落石崩毀,民國86年(1997年)整建完成後,才又重新對外開放,周圍闢建環形步道,沿途可欣賞曲流及壯闊的峽谷風情。而祠後方建有「之」字型步道,沿山壁開鑿,全長約2公里,循階而上可通往觀音洞、太魯閣樓、鐘樓、過一吊橋終抵禪光寺,處處皆可遠眺立霧溪峽谷的美景,俗稱為「天堂步道」。
歷史人文
民國47年(1958年),中部東西橫貫公路修建期間,為了紀念闢建中橫公路而不幸罹難的築路人,而在此修建長春祠,祠中也刻有殉職築路人的姓名。
地理環境
沿著長春祠周圍的環形步道,壯闊的峽谷風情及幽幽的曲流風光,盡收眼底。而祠後的之字型階梯,約莫380階。又因河水不斷衝刷坡腳,而致使邊坡平行式的後退。
長春祠步道
沿中橫公路長春橋頭旁的舊道而下,即是長春祠步道,再沿著山壁小徑行走,便可尋覓長春祠。
步道延伸至長春祠的後方,此處可見的是坡陡的「之」字型階梯,又因其延伸而上,而得「天梯」之美名。若循天梯而上,可經觀音洞、太魯閣樓而抵鐘樓,俯瞰立霧溪的曲折河道及峽谷,可飽覽獨特之美景。
禪光寺
禪光寺位於中橫公路春暉橋之上方,可從公路的聯絡道路直上,或由鐘樓的步道直下,通過一座吊橋後可抵達。
禪光寺屬佛教臨濟宗淨土ㄧ脈,由出身於花蓮的比丘尼釋心性法師,籌募基金興建而成,民國55年完工,因民國75發生強震重新修建,終於民國81年完工,恢復昔日雄偉風貌。
寺廟建築堂皇富麗,而殿內莊嚴靜肅、潔淨清幽,殿外青峰疊翠,予人內心一片清朗平靜,也因此禪光寺為中橫公路沿途中,難得一座清幽僻靜的佛寺。長春祠,長春祠步道,太魯閣長春祠,花蓮長春祠,長春祠介紹,長春祠風景區,長春祠由來,長春祠地址,長春祠瀑布,長春祠圖片,長春祠歷史
推薦行程:
【第1日】太魯閣遊客中心→長春祠→砂卡礑步道
【第2日】布洛灣遊憩區→燕子口→天祥
旅遊小叮嚀:
1.步道全長約2公里,步行全程約需花費1小時
2.沿途地形陡峻,步道為水泥階梯,請小心步行
3.地層不穩,易有落石坍方,需特別注意安全
4.道路狹窄,常有大型遊覽車輛行駛,小心安全
自行開車:
位於中橫公路186公里處,由太魯閣遊客中心出發,沿中橫公路(台8線)行駛,穿過砂卡礑隧道、西拉岸隧道、長春隧道後左轉,循中橫公路舊道前行即可抵達。
公共交通工具:
公車:
搭乘往天祥方向的花蓮客運,於長春祠站下車,即可抵達。
詳細時刻表及車資請洽花蓮客運(查詢電話:03-8338146~8 / 花蓮汽車客運公司)
鐵路:
就近於新城站下車,轉搭計程車(約7分鐘)至太魯閣遊客中心,接著再轉搭公車抵達長春祠。
單車路線:道路狹窄,常有大型車輛行駛,請特別小心交通安全。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03-8621100#6
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富世291號
更多內容請至:http://www.uucar.com.tw
服務專案:花蓮租車|花蓮包車|花蓮旅遊|台東租車| “color: #0033ff; font-family: ‘Georgia’,’serif’; font-size: 10pt; font-weight: normal; mso-bidi-font-family: Arial;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TW; mso-bidi-language: AR-SA;... 閱讀更多
27 11 月
天祥位於中橫公路東段,約距太魯閣19公里處。大沙溪與塔次基里溪在此匯集成立霧溪,經溪水長年侵蝕、堆積,造就多層開闊的河階地形。太魯閣,天祥,太魯閣國家公園,天祥風景區,太魯閣天祥,太魯閣風景區,天祥梅園,天祥晶英酒店,天祥晶華,晶英酒店
早先,太魯閣族群居住在這裡,稱為「塔比多」,意思是「山棕」,後來因為紀念「文天祥」而得名。此區腹地廣闊,餐飲店、飯店、公車站、停車場、郵局等一應俱全,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峽谷中重要的遊憩據點。
此處設置服務站,提供遊客解說、諮詢服務;西側的晶英酒店,為國家公園中唯一的觀光型大飯店,也儼然成為觀光據點;後側上方則建有天祥基督教堂、青年活動中心及天主教堂。
走過稚暉橋、普渡橋,可抵達「祥德寺」,其為天祥景點之ㄧ,莊嚴雄偉的地藏王菩薩像聳立於山頭;而附近的「天峰塔」為七級寶塔,居高臨下,視野無限遼闊。
歷史人文
天祥,太魯閣人稱為「塔比多」,意指「山棕」,從此可判斷早年這裡應長滿大量山棕。日據時代曾設在佐久間神社,中橫公路開通以後,在此設立文天祥塑像,並更名為「天祥」。
自然生態
溪谷中景色優美,植被則因季節不同而變化色彩。
天祥風景區屬低海拔的闊葉生態林,甚可瞧見兩種稀有植物太魯閣大戟及太魯閣櫟的身影,穿梭於樹林間,鳴蟲、飛鳥、舞蝶紛飛,點綴美麗幽靜的畫面。太魯閣,天祥,太魯閣國家公園,天祥風景區,太魯閣天祥,太魯閣風景區,天祥梅園,天祥晶英酒店,天祥晶華,晶英酒店
地理環境
天祥地區,曲流、壺穴景觀為其特殊的地形樣貌,而河階地上也有礫石層出露的痕跡;天祥的地質以西是較年輕且岩層較鬆軟的綠色片岩、黑色片岩、千枚岩,以東則是經高度變質作用的大理岩層,不同的地質構造也形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
天祥梅園 ang=”EN-US”>
位於停車場的梅園,屹立於群山青翠之間,植有兩排梅樹,每逢寒冬之際、梅花盛開季節,雪白花朵潔淨高雅,漫步於梅樹下,片片花瓣如雪花般飄落,清香襲人,微風輕拂,令人心曠神怡!
天祥晶英酒店
1958年,蔣經國先生召開籌建天祥風景區的座談會,並洽請上海儲蓄商業銀行所屬中國旅行社興建「天祥招待所」,以推行觀光事業,且於1961年落成營運。直至1991年晶華國際酒店集團斥資進駐,將天祥招待所原址改建為國際級觀光飯店「天祥晶華度假酒店」;2009年更名為「太魯閣晶英酒店」,提供高品質的度假享受。
天祥晶英酒店座落於天祥山麓上,依峽谷而居,俯瞰而下,映入眼簾的是險峻的峽谷峭壁及碧綠幽靜的溪水風光。
推薦行程:
【第1日】長春祠→燕子口→九曲洞
【第2日】綠水合流→天祥→白楊步道(水濂洞)
旅遊小叮嚀:
1.此區生活機能便利,請遊客善加利用。
2.天祥管理處提供諮詢服務,遊客於此可獲得旅遊相關資訊。
3.步道部分為木棧道,天雨路滑,請遊客留心腳步。
自行開車:
沿台9線行駛,轉台8線,沿途行經太魯閣遊客中心、九曲洞、綠水,過慈母橋後,即可抵達天祥。
公共交通工具:
公車:搭乘花蓮–天祥的花蓮客運,抵達終點天祥站下車。詳細時刻表及車資請洽花蓮客運(查詢電話:03-8338146~8/ 花蓮汽車客運公司) 鐵路: 1.
行易花蓮租車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租車-行易租車」( https://goo.gl/maps/7ifeUVpuyJ62 )。 閱讀更多
12 11 月
太魯閣遊客中心,位於台9線(蘇花公路)及台8線(中橫公路)交會之台地一側,遊客中心展示館內,設置「生態遊憩館」、「兒童環境教育館」、「人與自然館」、「特展室(不定期更新)」,介紹太魯閣自然人文景觀及旅遊資訊。花蓮太魯閣,太魯閣國家公園,花蓮太魯閣遊客中心,太魯閣遊客中心地址,太魯閣遊客中心,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
而展示館也提供導覽解說服務及影片專題介紹,接受團體預約,需提前以電話、網路或信函擇一方式申請,且團體人數需達15人以上。
此處設有服務台及服務人員,遊客可於此獲得詳細旅遊資訊後,再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歷史人文
太魯閣遊客中心位於台地上,曾為太魯閣族「得卡倫社」所在,因為上方山腰種植楓樹,太魯閣語稱楓樹為「得卡倫」而得名。
太魯閣族住民原定居於更上方的山頭,約於一百餘年前,遷居到太魯閣台地上方山腰,當 1914年被日本人攻佔後,才又於1918年將居民遷移至太魯閣台地,也是現今太魯閣遊客中心的所在地。
這個台地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可控蘇花、中橫公路、立霧溪出海口,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人曾以此為攻防要地;台灣光復後,1951年再度成為軍事基地,負責山訓和海防;1986年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由於太魯閣台地腹地廣大位置適當,就成為遊客進入太魯閣峽谷前的重要服務據點。
地理環境
太魯閣台地是立霧溪下切而成的扇形河階地,因河川改道與下切作用持續旺盛而出露的高位礫石層。河流首先挾帶的泥沙在河底和河兩岸堆積,形成卵石和細沙的堆積層。因地殼上升,使得河流侵蝕加劇,將原來河床上廣闊平坦的堆積層,向下侵蝕成一個新的河道,原來的河床便形成河階地形。
河川持續下切,河道再度下移,新的階面產生,兩岸出現層層如階梯式的高、低位河階。
舉辦活動
「太魯閣峽谷音樂節」,於每年秋天舉辦,活動路線規劃及表演內容每年均有所差異,屆屆展現不同的樂曲風情,於大自然間享受音符的洗禮,怡然且自得,活動內容深具在地原民文化的特色,讓原民文化的精神與大地自然融合。花蓮太魯閣,太魯閣國家公園,花蓮太魯閣遊客中心,太魯閣遊客中心地址,太魯閣遊客中心,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
另一太魯閣特色活動為「太魯閣國際馬拉松比賽」,此為路跑活動的一大盛事,讓熱愛路跑的民眾,可藉此欣賞太魯閣沿途的峽谷景色、體驗自然的雄偉,並盡情享受在大自然揮汗淋漓之感受,而活動相關資訊皆刊登於官網,請民眾善加利用。
各式展覽館
展示館中設置,「生態遊憩館」、「人與自然館」、「兒童教育環境館」以及不定期更新之「特展室」,以介紹太魯閣人文自然景觀。
「生態遊憩館」,以維護天然環境、保育生物多樣性及維持文化多樣性等特色的體驗,並藉由立體模型呈現太魯閣的空間概念。
「人與自然館」,以立霧溪流域為空間主軸,並以太魯閣族遷居的生活故事為經緯,鋪述人與自然交織的文化歷史。
「兒童教育環境館」,則以環境教育與生態保育為目標,藉以互動方式展示園區動植物資源,並希望將環境保育的概念傳達給學童。(本館展示內容適合5-12歲小朋友)
「特展室」,則位於遊客中心地下樓特展室及中庭廊道,展覽活動不定期更新。(特展室12:00-13:00休息,逢每月第二週週一休館)
太魯閣峽谷音樂節
於2002年創辦,首度於壯麗的峽谷中演出古典音樂,並以結合自然天籟與人類音樂展演的形式,成為東部地區年度重要的音樂活動。每年的音樂節主題皆有所不同,皆已以花蓮傳統在地精神為主軸,藉由音樂與大自然的對話,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花蓮太魯閣,太魯閣國家公園,花蓮太魯閣遊客中心,太魯閣遊客中心地址,太魯閣遊客中心,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峽谷音樂節,活動時間約於每年度10、11月份,各屆活動主題皆有其象徵性,活動路線規劃也有變化,每每帶給聽眾與眾不同的音樂饗宴,而民眾可事先上網查詢表演相關內容再動身前往,而峽谷音樂節自第一屆興辦至今,已成為民眾每年最期待的音樂節日活動。
太魯閣國際馬拉松路跑賽
太魯閣國際馬拉松比賽,自2000年舉辦第一屆後,已成為太魯閣國家公園每年秋季的活動盛事,讓熱愛路跑的民眾,得以於無車輛干擾下,盡情於中橫公路揮汗、慢跑,並體驗峽谷的壯麗風光,深受民眾的喜愛。
而活動類別分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及全民健跑三組,欲參與之民眾,可事先上官網查詢活動相關資訊,且活動採事先報名。
太魯閣台地步道
太魯閣台地步道總長約1070公尺,分為南北兩段,平緩好走,設有無障礙步道700公尺。
南段步道從遊客中心旁的大草坪,繞過遊客中心的後方,到太魯閣警察隊為止;沿途可觀賞立霧溪由群山中潺潺流出,向東奔入太平洋,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河川長時間侵蝕,所形成的河階。
北段步道的起點,在遊客中心的正對面,從大型車停車場到行政中心旁,緊靠山邊,沿著木棧道,穿梭在密林中,享受清涼的森林浴。
推薦行程:
【第1日】太魯閣遊客中心→長春祠→布洛灣台地
【第2日】砂卡礑步道→燕子口→天祥
旅遊小叮嚀:
1.水流湍急,禁止游泳、涉溪。
2.禁止採集、露營、烤肉等行為。
3.鄰近常有野生動物(如蚊、蜂、蛇等)出沒,應注意自身安全。
自行開車:
南下:由北宜高速公路於蘇澳下交流道,轉台9線蘇花公路經和平、崇德右轉,往台8線太魯閣。
北上:由台9線沿指標可抵達。
公共交通工具:
公車:花蓮客運每日均有班車抵達。
詳細時刻表及車資請洽花蓮客運
鐵路:
1. 搭台鐵至新城站,可租車或搭乘計程車約7分鐘後,即可抵達。
2. 搭台鐵至花蓮站,轉撘乘花蓮–天祥的花蓮客運,於太魯閣遊客中心站下車。單車路線:
由台9線轉台8線往太魯閣,約15分鐘即可抵達。
更多內容請至:http://www.hualientravel.com.tw
服務項目:花蓮租車|花蓮旅行社|花蓮賞鯨|花蓮泛舟|花蓮溯溪
行易花蓮租車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租車-行易租車」( https://goo.gl/maps/7ifeUVpuyJ62 )。 閱讀更多
16 1 月
綠水合流步道為合歡越嶺古道的一部份,位於中橫公路172公里處,入口處於「綠水地質展示館」左側,全長約2公里,連接綠水河階地至合流台地,全線為平緩泥土路面,步行約1小時可達步道終點。循著步道前行,可欣賞豐富的自然生態,體驗斷崖峽谷的險峻。綠水合流步道,綠水合流露營地,綠水合流露營區,綠水合流古道,綠水合流步道地圖,綠水合流餐廳,綠水合流營地,綠水合流咖啡,綠水合流步道介紹,花蓮綠水合流步道,花蓮綠水合流,花蓮綠水合流露營區,花蓮綠水合流營區,花蓮綠水合流餐廳,花蓮綠水合流古道,花蓮綠水合流營地,花蓮綠水合流露營地
綠水為一河階台地,原住民泰雅族祖先曾在此定居,而現今步道入口設置地質景觀展示館,提供遊客免費參觀,協助遊客認識太魯閣的地質地形。
合流露營區為設施完善的露營區,位於舒適平坦之處,遊客可在此欣賞迷人的峽谷風情。
歷史人文
「綠水」曾為太魯閣族人的陀優恩部落,距今約三百年前,太魯閣族人翻越中央山脈定居於立霧溪沿岸時,依靠部落間的社路相互聯繫,而這條社路就是「綠水步道」的前身,日本人發動的太魯閣戰役,就是沿著社路攻打太魯閣族人,而在太魯閣戰役之後,日人也繼續清理道路並在沿線紛紛設置軍警駐在所、教育所,以達到操控太魯閣地區的目的。綠水合流步道,綠水合流露營地,綠水合流露營區,綠水合流古道,綠水合流步道地圖,綠水合流餐廳,綠水合流營地,綠水合流咖啡,綠水合流步道介紹,花蓮綠
水合流步道,花蓮綠水合流,花蓮綠水合流露營區,花蓮綠水合流營區,花蓮綠水合流餐廳,花蓮綠水合流古道,花蓮綠水合流營地,花蓮綠水合流露營地
地質地形展示館
綠水步道路口設置綠水地質地形展示館,於民國81年開放,並設有登山學校,一樓展示「地球的演化」主題,二樓則展示「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地質傳奇」,以介紹太魯閣地質地形景觀為主軸,館內亦有解說員提供詳盡的解說服務。
綠水步道
綠水步道全線約2公里,原是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合歡越嶺道一部分,因路況維持良好,國家公園管理處將其規劃為平緩易行的景觀步道,步道兩端入口分別位於「綠水地質地形展示館」及「合流露營地」。
走入步道如同置身於森林小徑,林蔭繁茂,再穿越樹林、小橋後,緊接而來到一座僅容納一人通行的隧道,隧道長度為30公尺,隧道內未設有照明,但轉彎後即可見自然光線,走出洞口便來到古道,沿著山壁開鑿的古道,沿途已加裝欄杆及解說立牌,臨崖而立,可以俯瞰中橫公路穿過腳下,並眺望整個立霧溪谷及綠水河階地的樣貌。
悠閒漫步其中,沿途可觀賞豐富的生態景觀及斷崖地形,如同造訪大自然的生態體驗教室,為一條兼具景觀遊憩及自然觀察的步道,適合周末全家一同郊遊與踏青。
推薦行程:
【第1日】太魯閣遊客中心→沙卡礑步道→九曲洞
【第2日】綠水合流→白楊步道→天祥
旅遊小叮嚀:
1.全長約2公里,沿線設置解說牌,步行約1小時,有一座30公尺S型隧道,建議攜帶手電筒
2.水流湍急,禁止游泳、涉溪等行為
3.本區野生動植物種類多,行走其間請注意安全
4.露營區採委外經營
自行開車:
由太魯閣遊客中心出發,沿中橫公路向西行,約17
花蓮獨木舟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清水斷崖獨木舟 – 花蓮獨木舟體驗營」( https://goo.gl/maps/86JpYeptAj8ua2Ew7 )。 閱讀更多
01 11 月
舊稱「合歡啞口」的大禹嶺,位於中央山脈主稜鞍部,因開鑿時如大禹治水般艱鉅,故取名為「大禹嶺」。
大禹嶺海拔2565公尺,是中部橫貫公路的中繼站,也是臺中、南投、花蓮三縣的縣界。公路在此三叉,一往合歡山,一往梨山,另一條往太魯閣。此外,它也是立霧溪和大甲溪重要的分水嶺。現今台14甲線結合中橫後為通往太魯閣國家公園、雪霸國家公園重要通路。合歡山,景點介紹,大禹嶺茶葉,大禹嶺民宿,大禹嶺高山茶,大禹嶺住宿,大禹嶺茶,大禹嶺蜜蘋果,大禹嶺茶105k 茶農林聰明,大禹嶺台灣高山茶網,大禹嶺台灣好茶園,大禹嶺山莊
在大禹嶺可感受群山環抱的寧靜之美,眺望險峻的「黑色奇萊」、峭壁如千仞的「屏風山」、太魯閣第一高峰「南湖山」、中央尖、石門,依山傍水,身處其中,頓能遼闊心胸。此外,每年雪季
行易花蓮租車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租車-行易租車」( https://goo.gl/maps/7ifeUVpuyJ62 )。 閱讀更多
02 12 月
九曲洞步道入口位於中橫公路174.5公里處,原為中橫公路的舊道,1996年新九曲洞完工開通後,便將原九曲洞路段改為人行步道,並提供遊客平緩寬闊的走道,過程仍需注意落石現象,小心安全。
步道沿途最常見景象為林立的巨大峭壁,讓人感嘆大自然的無窮力量;而步道蜿蜒曲折,時而看見岩壁上的斷層節理與褶皺,時而仰望岩洞口的山峰雲影,皆有其樂趣;而步道旁,立霧溪水湍急的水流聲也迴蕩於耳際。
步道自西口至東口全長約1.3公里,單程約需花費40分鐘,因步道蜿蜒曲折,穿梭其間,可感受各異其趣的山水風情。九曲洞步道,九曲洞介紹,太魯閣九曲洞,花蓮九曲洞,九曲洞燕子口,九曲洞景觀,九曲洞的故事,九曲洞由來,九曲洞英文,九曲洞地址,花蓮太魯閣,太魯閣,九曲洞
歷史人文
民國44年(1955年),中橫公路開始修築,過程穿山而鑿洞,又中橫公路開鑿在迂迴折曲的山洞中,竟而造就出如此鬼斧神工之景。1961年當時任警備總部的黃杰先生蒞臨,便題字「如腸之迴/如河之曲/人定勝天/開此奇局」鐫刻於石壁上,感嘆如此驚人之景;從峽谷中的壁刻題字,可見此景感動多少古今中外的遊客。
自然生態
常見體黑嘴大,身體羽毛為綠色光澤的巨嘴鴉,棲息於視野寬闊的高枝上;而步道上則可見台灣地區最大型的蜘蛛─人面蜘蛛,因其前胸背板上有類似人臉的圖像而稱之;另外,在洞內可經常發現洋燕於岩壁上築巢,其背部呈現藍黑色光澤,額部褐紅,尾羽部分呈現白色,且飛行速度快,以捕食蚊蟲為食。
此區的植物則可見馬鞭草科的杜虹,春天時,深紫色的果實垂掛,吸引鳥類前來啄食;白色藏有淡香的大葉溲疏,則原產於台灣本地,果實呈現卵圓形;羅氏鹽膚木則因果實含鹽分,故名,過去原住民打獵時,便以此補充鹽分。又因岩壁峽谷地形多,岩生植物如蕨類、台灣蘆竹也成為此處常見的植被。九曲洞步道,九曲洞介紹,太魯閣九曲洞,花蓮九曲洞,九曲洞燕子口,九曲洞景觀,九曲洞的故事,九曲洞由來,九曲洞英文,九曲洞地址,花蓮太魯閣,太魯閣,九曲洞
推薦行程:
【第1天】太魯閣遊客中心→長春祠→九曲洞
【第2天】綠水合流→天祥風景區→白楊步道
旅遊小叮嚀:
1.步道採人車分道的方式
行易花蓮租車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租車-行易租車」( https://goo.gl/maps/7ifeUVpuyJ62 )。 閱讀更多
30 10 月
清水斷崖位於蘇花公路和仁至崇德之間,長約12公里的路段。其中清水山東南大斷崖,絕壁臨海面長達5公里,非常壯觀。行於此路段,呈現眼前的險峻的殘岩斷壁與無垠無際的汪洋萬頃,而如此驚險的路段也讓人不禁緬懷拓荒者的艱辛,如同閱讀山海與人之間驚心動魄的感人篇章。清水斷崖在哪,清水斷崖景點,清水斷崖形成的原因,清水斷崖步道,清水斷崖圖片,花蓮清水斷崖,清水斷崖英文,蘇花公路清水斷崖,清水斷崖地圖,清水斷崖獨木舟
重新改建的蘇花公路段,大多已開鑿新隧道來拓寬道路,而依傍一旁的蘇花公路臨海舊道,便成為適合樂活散步的觀景步道。步行其中,俯瞰奇岩峭壁與岸上拍打的粼粼浪花,內心充滿感嘆驚奇,而壯麗的風情也堪稱為台灣八大美景之一。
自然生態
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思民研究團隊發現,清水斷崖是物種差異的「楚河漢界」。這項研究發現,許多在宜蘭出現的兩棲爬行動物,往南進花蓮後,卻不見蹤影,林教授認為,清水斷崖就是影響台灣生物多樣化的重要地理屏障和分界線。
地理環境
「清水斷崖」海岸一帶為台灣最古老地質,屬於斷層海岸,主要由大理岩、片麻岩及綠色片岩所構成,由於大理岩岩性較不易崩落,因此造就出雄偉險峻的斷崖,形成岩層幾近垂直的特殊地形景觀,並獲得世界第二大斷崖之美名。
匯德步道
位於崇德隧道176.4公里處,循著崇德隧道觀景平台的石階而下,為短程的崇德步道,沿途設置景觀資訊及植物的解說介紹,提供遊客使用,步行約30分鐘後,即可抵達步道終點,遊客可靜坐於此處的石椅上,欣賞浪濤變幻無窮的舞姿。清水斷崖在哪,清水斷崖景點,清水斷崖形成的原因,清水斷崖步道,清水斷崖圖片,花蓮清水斷崖,清水斷崖英文,蘇花公路清水斷崖,清水斷崖地圖,清水斷崖獨木舟
沿步道步行約10分鐘,即抵達由砂石與礫石交雜而成的崇德海灘,隨意漫步其中,可一覽弧形的海岸景觀,而仔細聆聽,層層浪花正與海濱礫石合奏演出一首首悅耳動聽的旋律。
崇德海岸亦是觀賞日出的絕佳之處,當太陽自海平面緩緩升起,點點金光閃耀,將海面暈染一片金黃,偶爾,瞧見晨鳥成群飛翔、俯衝覓食的雄姿,著食令人驚喜!
旅遊小叮嚀:
1.沿途的山崖險峻,步行時需注意往來行駛的車輛。
2.沿路的舊隧道,狹窄昏暗,時有滴水,需注意行車安全。
3.常有落石,請小心安全。
4.行走於步道上,天雨路滑,需留心腳步。
自行開車:
南下:由國道一號(中山高)至汐止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轉台8線,過和仁火車站、清水溪口後,即可抵達清水斷崖。;北上:由花蓮市區沿台9線北上,經新城至崇德,即抵達清水斷崖南端。
公共交通工具:
公車:於花蓮火車站前搭乘往崇德的花蓮客運,抵達崇德站後步行至南端。詳細時刻表及車資請洽花蓮客運(查詢電話:03-8338146~8/ 花蓮汽車客運公司);鐵路:搭北回線鐵路,於和仁、崇德站下車,可分抵清水斷崖之北、南端。
行易花蓮租車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租車-行易租車」( https://goo.gl/maps/7ifeUVpuyJ62 )。更多內容請至:http://www.easynet.com.tw服務項目:花蓮租車|花蓮包車|慕谷慕魚|花蓮旅遊|花蓮住宿 閱讀更多
06 12 月
錐麓古道,為日治時期合歡越嶺道的一部分,沿途留有部落遺址、紀念碑等,極具歷史文化價值,因此被劃設為「史蹟保存區」。民國97年,經太管處整修維護後,重新對外開放,欲前往參觀的民眾需提前向太管處提出入山申請。錐麓古道申請,錐麓古道路線圖,錐麓古道2013,錐麓古道行程,錐麓古道地圖,花蓮錐麓古道,太魯閣錐麓古道,錐麓古道登山路線圖,錐麓古道入山證,錐麓古道歷史, 花蓮,太魯閣,花蓮太魯閣
探訪錐麓古道,能夠體驗豐富原始的自然風情,認識稀有寶貴的原生植物,而從步道上遠眺立霧溪峽谷,視野更加遼闊,行於步道上如同漫步於雲端。
錐麓古道部分路段橫越錐麓大斷崖,路面狹窄,與立霧溪溪谷垂直落差約500公尺,屬於挑戰性高的步道,因此體弱、心血管疾病、懼高症、孕婦、孩童等均不適宜進入,而太管處也於斷崖狹窄路段增置防護欄或鐵鍊,確保攀登者的生命安全。進入古道前需遵守古道的相關規定及遊客注意事項,並竭力維護脆弱的自然環境景觀。
歷史人文
錐麓古道早期是太魯閣族各部落間的聯繫要道,原路徑只有30公分,僅容得下併合的雙腳。直至民國6年,日本人強徵太魯閣族壯丁,以繩索綑綁腰際,自斷崖頂垂懸而下,以鑿洞埋設炸藥,將小徑拓寬至1.5公尺,以便通行或載運火砲,開鑿過程既艱辛又危險。
地理環境
錐麓斷崖和福磯斷崖皆由大理石岩所構成,因地势不斷隆升,又立霧溪侵蝕下切作用劇烈,而切穿三角錐東南稜,因大理岩不易崩落而形成險峻的斷崖地形。
錐麓古道
錐麓古道是合歡越嶺道的遺跡,也為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唯一的「史蹟保存區」,因路段險峻,某些路段甚至崩毀。近年在太管處的整修維護下,繼民國93年完成燕子口-巴達崗-大斷崖-紀念碑(斷崖駐在所舊址)路段修復工作外,全程亦陸續修復,並配合步道承載量管制的方式,讓山友提前申請進入,目前開放全線10.3公里。錐麓古道申請,錐麓古道路線圖,錐麓古道2013,錐麓古道行程,錐麓古道地圖,花蓮錐麓古道,太魯閣錐麓古道,錐麓古道登山路線圖,錐麓古道入山證,錐麓古道歷史, 花蓮,太魯閣,花蓮太魯閣
錐麓古道修築於海拔750至780公尺之間,行於其間,雲霧繚繞,高聳山崖矗立眼際,彷彿置身於仙境,此也為古道最精華的路段。
錐麓斷崖
行過靳珩橋,來到中橫公路178K之處,垂直陡立的大理石峭壁矗立眼前,寬約1200公尺,海拔高度約1100公尺。因立霧溪切穿三角錐山之稜,而形成兩斷崖,公路上立霧溪對岸為錐麓斷崖,而另一側則是福磯斷崖,兩斷崖相距僅20多公尺。
斷崖下的公路段為一寬闊的路面,由此仰望高聳的斷崖,似乎望不見斷崖頂端,若仔細觀察,將發現兩峽谷頂端所透出的天空線條,由西向東宛若台灣的外形。
推薦行程:
【第1日】太魯閣遊客中心→錐麓古道→燕子口【第2日】綠水合流→天祥→白楊步道
旅遊小叮嚀:
1.建議提前申請入園、入山證,平日開放名額48人,例假日72人。
2.步道難度較高,全程約7小時。
3.步道寬約1.5公尺,常有毒蛇、蜂出沒,防範落石現象,建議攜帶安全帽
自行開車:
由太魯閣遊客中心沿台8線往慈母橋方向行駛。
公共交通工具:
搭乘往太魯閣的花蓮客運,於慈母橋站下車,即可從慈母橋登山口進入錐麓古道。
更多內容請至:http://www.hualienweb.com
服務專案:花蓮包車|花蓮溯溪|花蓮租車|慕谷慕魚|台東租車|台北租車
行易花蓮租車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租車-行易租車」( https://goo.gl/maps/7ifeUVpuyJ62 )。 閱讀更多
21 11 月
位於西寶台地上,曾被商業周刊認列為百大特色小學之一,西寶國小沒有圍牆,整個太魯閣,都是他們的校園……。
開放森林教育實驗學校西寶國小,深藏於山光水色的太魯閣國家公園,它不僅是唯一位於國家公園內的一所小學,也是第一個體制內的森林實驗小學。西寶國小原為秀林鄉富世國小之西寶分校,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元的文化背景,成為花蓮縣唯一實施「學舍制」的國民小學,學校形成師生住宿、學習全在一起的大家庭。
校園設計採用院落式,其主體建築不像一般學校呆板方正,而是呈現特殊的六角型屋頂綠建築,曾被《建築師雜誌》評選為年度最佳建築獎。校門口前的親水河溝將人車分界,讓同學在開放式的學習環境裡,有更安全更自然的保護措施。站在校園中,能將太魯閣國家公園的芬多精盡收身體裡,而學子們,就在與自然同步呼吸下幸福地學習。西寶國小,花蓮西寶國小,西寶國小露營,西寶國小夏令營,花蓮縣西寶國小,西寶國小地址,西寶國小住宿,花蓮西寶國小網頁,太魯閣西寶國小,西寶國小學費,西寶國小地圖
歷史人文
人類學家曾在西寶台地上發現陶片及石紡輪,應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所遺留下來。約在250至300年前,太魯閣族人進入立霧溪流域定居後,也曾在此建立西寶社,1915年,日本人實行「理番政策」後,被迫遷離;光復之後,只有少數族人重返部落居住。
日治時期,太魯閣族人曾在這裡開墾,光復後,中橫公路開通,退輔會安排榮民在西寶定居墾拓,此處便成為西寶農場,栽種水梨、蘋果、加州李、水蜜桃、柑橘等果樹;蔬菜以青椒、高麗菜、豌豆為主。而為了方便這裡的孩子就近接受教育,因此在此成立了富世國小西寶分校。民國85年提升為「西寶實驗國小」,成為國內第一座公立森林小學。西寶國小,花蓮西寶國小,西寶國小露營,西寶國小夏令營,花蓮縣西寶國小,西寶國小地址,西寶國小住宿,花蓮西寶國小網頁,太魯閣西寶國小,西寶國小學費,西寶國小地圖
自然生態
由於身處山林環境之中,西寶國小時常成為太魯閣自然生態營的駐點,鳥類、昆蟲、蝴蝶、蛙類等,都是這裡的觀察重點。
地理環境
西寶國小位在西寶台地上,從台地下方的公路邊坡露出來的礫石層看來,就可以知道西寶台地曾是立
行易花蓮租車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租車-行易租車」( https://goo.gl/maps/7ifeUVpuyJ62 )。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