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1 月
第1天蓬萊生態園區護魚步道
位於南庄蓬萊村的蓬萊溪,早期河川生態因網捕、毒魚而破壞。於是當地人組成護漁隊,在村民的努力下,花蓮獨木舟不只恢復蓬萊溪原有的生態環境,還成為了新景點。來到蓬萊溪可探訪護漁成果,了解溪流生態。南庄老街巡禮
南庄是客家人、賽夏族、泰雅族共居的地方,可以說是族群融合的最佳代表,大家都相處得非常愉快;過去也曾有一段黑金歲月,人口將近三萬人,街上酒家茶室十餘家,戲院也有三家,自從煤礦停採林木也失去採伐的經濟價值之後,南庄便沉寂了下來,有十餘年的時間,南庄似乎無人聞問,或許因為如此而因禍得福,保留了原始的資源,在南庄街上還有一些令人回味的地方;歡迎您和我們一同品味南庄風情。南庄午後悠閒巡禮花蓮賞鯨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賞鯨售票處」( https://goo.gl/maps/Ja1MfK4zcH9aJtDg6 )。閱讀更多
19 6 月
跟著土匪去闖蕩~【龍美.二延平步道】森態賞鳥趣
第1天
土匪山
是日據時期日軍對外腦寮抗日義士的稱號,因地形特殊,義軍盤踞抵制荷蘭、台南租遊覽車日本統治,因人口眾多,不時突擊日軍糧庫,數度受日軍圍剿,死傷不計其數。土匪山又名後寨;後寨是土匪山首領駐所,相傳廖添丁曾到此授旗抗日。先民進駐將境內白骨撿拾,且集中於現今的(大眾爺廟)每年四大節慶必舉行祭祀禮以追頌義行,可謂嘉義(佳義)人之寫照。
土匪頭巾DIY
影片欣賞-藍腹鷴復育生態介紹
龍美步道
土匪森林秘境~龍美步道,全長900公尺林相優美典雅,步道內生態多元且豐富,森林裏頭隱藏多種珍貴保育類動物。與土匪一起復育生態,一起了解珍貴藍腹鷴的最愛供哇雞食用。緊鄰阿里山山脈與嘉南平原之交界,在季節交替之際時常出現雲海、雲瀑,日出日落隨著季節不同變化產生不同美麗的景緻。
螢光森林趴
夜觀活動-螢光森林趴
由土匪陪伴步入星光大道,一起守候等待黑夜眾多巨星的道來。
第2天
梅園樓賞日出
巃頂步道觀日平台
巃頭高度約1280公尺,群山環繞,空氣清新。地名「巃頭」,是因其位在如蛟龍盤踞的阿里山山脈支棱上,前端突出的山崗宛如龍頭,因此而得名。由於地理位置優越,展望極佳,可眺望玉山群峰,甚至南橫大關山一帶,近則隙頂山、象山近在咫尺,連嘉南平原的夜景都可盡收眼底。近年來,因為具有獨特的地形及生態優勢,巃頭周邊已獨立發展出休閒步道和自然景觀特色,特別是巃頂步道,與隙頂的日出堪稱是阿里山公路最佳的觀日景點。
二延平步道
二延平步道是一條約1800公尺的登山小徑,來回時間約50分鐘。沿途蒼翠石竹林、茶園交錯。步道入口觀景台上可遠眺嘉南平原及八掌溪,塵囂、山水盡收眼底,是阿里山公路最近的觀雲瀑地點,雲瀑嵐煙時而出現,令人驚艷。拾階而上,由山頂涼亭俯望,茶園美景就在腳下。
老鷹穴賞鳥
賞鳥建議工具:
1. 雙筒望遠鏡:是最基本配備,賞水鳥時因距離較遠,最好能有單筒望遠鏡。
2. 筆記本或圖鑑:隨時記錄或調閱看到的鳥類,補充鳥類小知識。
3. 錄音機:可利用錄音方式來記錄不同鳥類的叫聲,也許會有意外的發現喔!
4. 透明夾鏈袋:賞鳥過程中,運氣好說不定可撿到鳥類換掉的羽毛,可加以收藏或做紀錄喔。閱讀更多
30 9 月
第1天東眼山森林遊樂區
由石門水庫上游阿姆坪遠眺,山形好似平躺的少女,以大眼望向東方,這是東眼山名字的由來。花蓮賞鯨推薦沿著桃199縣道前進,飄來的山嵐與雲霧,慢慢地籠罩東眼山森林遊樂區,雲霧繚繞,是東眼山最美的時刻,偶會遇見彩虹落在少女的眼上。更有機會目賭雲瀑由山巔傾瀉而下的壯闊;每年二月,朵朵嬌紅的山櫻花綻滿枝頭,一掃冬天的蕭瑟,蘊藏著春天到來前的生命力。初春的三月,櫻花大變裝,化成顆顆鮮紅欲滴的櫻桃小果,搶盡了森林的風采。循著兩旁筆直的柳杉和杉木林前行,同時見證著昔日林業文化的史蹟,漫步在諾大的杉林和雲霧繚繞的奇景中,重新把這片山林的美好再次領略。森林步道森呼吸
直聳入天的柳杉是早期造林的成果,數百公頃的造林地成就蔭涼環境,時有水流時而乾涸的小溪是水源區的特色,蟬聲、蛙鳴、鳥語間歇林間,森林饗宴隨君選擇。於園區內的多條步道任君挑選,只想簡單地作森呼息可以選擇景觀步道或自導式步道支線,漫步林中深深呼吸,再找個喜歡的地點坐下來,聽蟲鳴、覓鳥跡,度一個沒有壓力的時光;想要流流汗排毒可以循著自導式步道一路上行,走到海拔1212公尺的東眼山三角點,登瞭望台遠眺桃園、三峽、臺北市區,尋找臺北地標。大溪老茶廠
台灣農林大溪老茶廠起源於西元1899年三井合名會社來臺開拓茶園,並於1926年在大溪水流東地區興建新式機械製茶工廠(當時名為角板山製茶工場),台灣光復後於1946年由農林處收編成立官營的「台灣茶業公司」,後改組為台灣農林股份有限公司茶業分公司,改名為「大溪茶場」。近年來因人們對於悠閒樂活環境的需求,國內的休閒觀光業蓬勃發展,台灣農林更在此時致力於土地的活化,經營有機健康休閒事業,恢復茶業榮景,於是在2010年將大溪茶場正式更名為大溪老茶廠,並開始著手老茶廠的整建計劃,使大溪老茶廠以煥然甦醒之姿,依然屹立在靈秀山間,再次飄散悠遠茶韻風采,期盼您前來品味茶香與歷史的痕跡。碧蘿村有機休閒農場菜園體驗
一樣接觸有機產業二十年,吳氏夫妻堅持在農耕上,只為產出好的食物,從門外漢到企業經營,除了自家農場的產出外,也和許多農家契作,為有機產品建構完整行銷網路。一畦畦菜苗在平坦階地上健康生長,堅持不施化學肥料、不用除草劑,用最自然的方式耕作、人工除蟲,土地除含養分外還藏有天然草香,果菜園裡不時可見各式昆蟲,聽主人分享有機農作的經驗,體會農作與自然共存的美麗。
行易花蓮租車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租車-行易租車」( https://goo.gl/maps/7ifeUVpuyJ62 )。閱讀更多
05 7 月
第1天淡水紅毛城
有三百多年歷史的紅毛城可說是淡水最耀眼的古蹟建築。1629年西班牙人侵略淡水,為鞏固其在北臺灣的殖民事業,遂在此建「聖多明哥城」為基地;1642年,綠島旅遊荷蘭人驅逐了西人,在舊址重建該城,當時稱荷蘭人為「紅毛」,因此「紅毛城」之名也沿用至今。1867年為英國所租借,乃大肆整修,並在東側建「英國領事館」,做…直線距離:780.1公尺淡水
淡水,是一個充滿歷史的小鎮。位處臺北盆地淡水河系出口,扼守北臺灣大門,西元1858年開港通商,是臺灣北部最早開發的港口,境內除淡水河口狹小平原外,泰半為大屯山陵所被覆。今日的淡水區,舊名「滬尾」,而「淡水」則是一個總稱,泛指淡水河流域一帶,甚至是整個北臺灣。關於「滬尾」這個名稱的緣由,有兩種說法:一…直線距離:1.4128公里八里左岸
八里區早期因為有豐富的漁業資源,和可耕種的河濱平地,很早就有原住民居住於此,其後成為移墾的據點,並為淡水河口最早發展之商港,後因港口淤積而沒落,但也因此保留濃厚的人文氣息及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淡水河右岸各自呈現不同風貌,成為近來熱門的觀光景點。 從八里渡船頭到十三行博物館之間,目前規劃有完善的自行車…直線距離:2.6035公里十三行博物館
位於淡水河口南岸八里區內的十三行遺址,在民國46年勘查後定名,為國定遺址,保留有距今1800年至500年前的臺灣史前鐵器時代文化,據考古專家研究,其人種可能與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族有關。陸續發現出土的重要文物有陶器、鐵器、煉鐵爐、墓葬品等,另外還有墓穴、聚落等遺跡。從十三行遺址出土的遺跡,可以證明當時…
花蓮租車-中港汽機車出租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租車-中港汽機車出租」( https://goo.gl/maps/W27RTSU7bCaAWRe46 )。閱讀更多
24 5 月
第1天旗后燈塔(旗津)
民國前29年(西元1883年)設置的高雄燈塔,俗稱「旗后燈塔」,位於高雄市旗津區旗后山頂,花蓮機場租車其塔身則為台灣地區唯一的白色八角形磚造燈塔,頂部呈現圓筒形,可由燈塔陽台眺望高雄市全景。高雄港是台灣南部的主要門戶,因此興建高雄燈塔自有助於確保商船往返貿易的安全。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的高雄燈塔,不僅見證了高雄港篳路藍縷的開發過程,於二次大戰時雖曾遭受機槍掃射,惟並無損害,始終發光不輟。旗津海產街
一下旗津渡輪站,一路走來,觸目可見花花綠綠的招牌,海產店、紀念品商店林立,讓您的選擇多樣化。海產店外的各式海產,活力十足的蝦子,在水族箱中的魚類,身上帶點的蟳類,旗津的海瓜子、皇帝魚、秋姑……種類眾多,還有旗津三寶─螃蟹、小管、烏魚子,遊客絕不可錯過。牛樟芝農創館漁人碼頭/駁二藝術特區愛河
愛河發源於高雄市仁武區,流經高雄市區,為高雄主要河川之一,猶如城市的母親之河。下游河岸整治而成河濱公園,是市區內散步休憩的好去處,也是端午節划龍舟與元宵節燈會的舞台。過去由於工業污染與都市廢水排放不當,使得愛河因污染嚴重而惡名昭彰,但近年來經政府努力整治,並陸續在河岸兩旁進行綠化,闢建休息設施,方使愛河的浪漫風華得以重現。
愛河入夜以後沿著水面點點霓虹彩光,東西兩岸各具不同情調的「愛河曼波」與「黃金愛河」咖啡藝文廣場,散發迷人的咖啡香及快慢交替的美妙樂音,令人不得放慢腳步而融入其中,讓港灣城市的水岸休閒風情,為身心靈作徹底的放鬆。六合觀光夜市
六合夜市入夜後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共設有138個攤位,大多以小吃、遊戲為主,其中鹽蒸蝦、木瓜牛奶、魚土魠魚羹等是高雄市的招牌特色,還有其他縣市看不到的烏魚子專賣店,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平價訴求的牛排店,份量夠價格實惠。花蓮泛舟旅遊網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泛舟旅遊網」( https://goo.gl/maps/Q2UevhMKAe51yCLY8 )。閱讀更多
05 8 月
水上草原的古婚禮-排灣傳統婚禮體驗三日遊
第1天
牡丹
琉球藩民墓
東源水上草原溼地體驗
看似寬廣的草地,卻是名列國家級的重要濕地,未著根的水生植物,隨水漂浮而盤根交纏;這裡是排灣族的祖靈禁地,花蓮海洋公園門票相傳是巫師放逐邪靈、惡鬼的地方,族人罕至,也因為禁忌,所以保留了最原始的風貌。進入禁忌之地需由部落族人帶領,祈福告知原居民來意後才得叨擾。奔走草上隨時有意外驚喜,一定的定律是帶著全身泥巴出來!
旭海部落,瑪查藍生活
小聚落裡混居著多種族群,村落中央是昔時瑯嶠最大勢力者的斯卡羅族,山腰處的是會抓魚的排灣族,海邊是會說排灣族話的阿美族,還有散居周邊的漢人、客家與榮民伯伯,可是在村子裡,你一定要會說閩南話!
第2天
琅嶠卑南古道
一條可能走進歷史的天然礫石海岸,一段台灣僅存沒有公路的海岸線,是琅嶠卑南古道的一小段,在台東南田至屏東旭海段以安朔古名稱為「阿塱壹」,因為道路開通與否的爭議引起注意,也吸引遊人來到這居山臨海的小村落。
旭海微笑溫泉fun輕鬆
碳酸氫納泉洗卻一身疲憊。
第3天
高士部落
Kuskus古婚禮體驗
一場歡樂的婚禮饗宴從迎賓開始,部落家屋裡人人忙碌著,整裝、備餐、抬起聘禮迎接新娘…背婚,是根據部落耆老的記憶,而重現的傳統婚禮形式。經由角色扮演,大家都是婚禮中的一個重要角色,藉此體驗明瞭先人為什麼結婚後不會輕易離婚?思考,現代人離婚率逐年增加,我們目前對婚姻的真諦到底是什麼?閱讀更多
24 7 月
第1天清水地熱天送埤車站三星蔥文化館羅東運動公園
以周遭自然環境蘭陽平原融為一體,羅東運動公園將綠意推向都市。遊客可在遊園賞景中運動,其運動設施提供居民運動強身的場地。秀姑巒溪泛舟以開放親切為設計概念的園區運動設施,對一般民眾日常休閒運動,從事專業運動的選手,提供一個優良的訓練場所。梅花湖羅東夜市夜宿宜蘭第2天羅東林業文化園區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日治時期為羅東出張所及貯木池舊址。自1982年太平山伐木終止至今大都維持原貌,林管處於2004年規劃此地為林業文化園區,力圖重新修整昔日風采,以彰顯太平山林業及羅東鎮發展的歷史地位。林業文化園區佔地約20公頃,目前規劃有自然生態池、水生植物池、運材蒸汽火車頭展示區、森林鐵路、臨水木棧道等設施,結合休閒、教育、文化的功能,是生態觀察的好去處。 傍晚時分,清風徐來,林業文化園區在夕陽下更顯出它的靜謐與優美。園區內坐落在自然生態池中的小小孤島更是一處自然生態館,常有20多種鳥類在此覓食及棲息。在松蘿館南側草坪上的6輛老式蒸氣火車,林管處特意保存展示,讓參訪的民眾追憶這些林業英雄當年在平原線上馳騁的英姿。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傳統藝術,是民間生活藝術之美,先民薪傳文化之源。為了讓優美多樣的傳統藝術永續傳承,中心位於五結鄉冬山河下游,與親水公園僅一河之隔。園區佔地二十四公頃,依傳統戲曲、音樂、舞蹈、工藝及民俗雜技之需求籌建,二十一棟建築及景觀區兼具傳統與環保綠建築。藉由各項研究、保存、傳襲及展演計畫的推動,使傳統藝術觸角延伸到校園、呈現各地藝文風貌、落實到日常生活中,建立臺灣的文化精神代表。歷經六年的籌備,傳藝中心於民國九十一年一月十六日正式成立,並於九十二年十月四日全區落成啟用,奠基於傳統經驗、立根於務實推展,以縝密的態度、執著的心情、辛勤的雙手、努力開拓這項文化點燈的永續工程。宜蘭設治紀念館宜蘭幾米公園
由宜蘭縣政府重新規畫鐵路舊宿舍區,設置成為轉運中心,規畫主題公園結合裝置藝術,打破一般死板板的轉運站印象,讓等車也可以變得很有趣,並特意保留歷史建築與老樹綠蔭,將原本廢棄不用的空地,變成了繽紛的藝術公園,就像走入繪本中,探索幾米的繪本世界。 幾米公園截取三本繪本的圖像來呈現,分別是-向左走。向右走、地下鐵、星空,並以「記憶片刻風景」為主題,期待來此的旅客如何跟這片空間來互動,向左走。向右走的男女主角是否能在宜蘭再次相遇?星空的飛天空車帶你看遍美麗風景、以及小男孩小女孩一起等車的幸福感、還有地下鐵中散落在各處的行李箱,每一個裝置藝術都讓人有無限的想像空間,你能體會其箇中滋味嗎?湯圍溝溫泉公園
為礁溪溫泉分布的中心,充滿禪意的檜木風呂與半戶外泡腳池,可盡情享受自然舒適的泡湯氛圍。
花蓮溯溪旅遊網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溯溪旅遊網」( https://goo.gl/maps/DuyzXybtt8v3RXFe7 )。閱讀更多
13 5 月
森呼吸人文生態探索之旅
第1天
小半天竹碳窯
古戰場竹林步道
孟宗竹林古戰場又稱林爽文古戰場。歷史記載是清朝乾隆時期時,臺灣天地會的林爽文在南部起義,反抗清朝,花蓮民宿於是清廷率領九千大軍圍剿林爽文,林爽文一行人自集集退到小半天後,清廷的部隊分七路,而這邊因為是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的高地,讓林爽文能夠居高臨下,疊石作牆、砍樹擋路,拚死抵抗清廷的攻勢,但是這一戰犧牲非常慘烈,為了讓後人可以緬懷當年廝殺壯烈的抗清之舉,小半天的居民便在步道旁設了一盤未下完的象棋殘局以示紀念。
天鵝湖茶花園
開喜茶園
開喜茶園就是曾經轟動一時,開喜婆婆當年拍攝廣告的地點,茶園風光是另一種不同的景緻,隨山勢高低起伏,整齊排列的茶園,就好像一波波綠色的海浪,壯觀而優雅。這裡是名符其實的茶鄉。如果您在茶季來訪,就有機會見到採茶、製茶景觀,以及滿山氤氳的茶香。這裡所生產的茶葉,清香味甘韻強,是嗜茶行家的最愛。
銀杏森林
海拔高度,在1500公尺以上之間,氣候涼爽、終年雲霧遼繞、可欣賞壯麗的風光、日出、雲海、山嵐、晚霞、夜景等,目前栽種銀杏面積已達80餘公頃,為全東南亞最大銀杏林區。周邊為一整片的烏龍茶田,田中的小徑彷彿與世隔絕般的寧靜,耳邊僅有風兒吟唱的聲音;漫步的景觀步道、登上觀景台,還可遠眺中部五縣市的景致,雲霧飄渺,擁有涼爽舒適的宜人氣候。景色如畫般,讓人如癡如醉。
第2天
探訪杉林溪生態
杉林溪位於鹿谷溪頭風景線,海拔高度介於1,600至1,800公尺之間。因位處自然原始的高海拔,林木茂密,終年雲霧繚繞;夏季平均溫度僅20度,冬季不下雪。區內全年花開不斷,春天可賞山櫻、鬱金香,夏天則有波斯菊、繡球花,秋天滿山楓紅,冬天臘梅飄香。園區內蘊涵豐富的鳥類、蝴蝶、蛾類、青蛙、蕨類、樹木及各種美麗的野花野草,合計這些野生動植物超過500種,這將是值得細心保護,並和全國朋友分享的自然生態瑰寶。杉林溪為台灣中海拔最有特色、最美麗、最高品味的休憩旅遊及自然教育中心。
溪頭森林遊樂區
位於南投縣鹿谷鄉的溪頭森林遊樂區,係臺灣大學農學院實驗林七個營林區之一,區內遍植杉、柏、紅檜、銀杏與孟宗竹等,古木參天、林道四通八達,除遊玩、森林浴外,陳列館、竹類標本園、大學池、神木、孟宗竹林等,均適合進行有系統的植物觀察與賞鳥活動。
溪頭可謂一座活的自然教室,區內約有木本植物300種、草本植物1,300種,除了可依植物標示牌上的說明逐一認識外,位於溪頭營林區辦公室二樓的陳列館,展有豐富的各種植物標本,配合幻燈片、圖表與文字說明,讓人一目瞭然。閱讀更多
31 8 月
烏來原住民文化一日遊
第1天
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
烏來的美麗,不僅來自山光水色的加持,更因多元文化的聚居,使她有別於臺北近郊城鄉的度假風情,「新北市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即是展現此地原住民族歷史曾經的最佳舞臺。座落於烏來商圈入口處,興建有地下1層、地上3層建築物,以泰雅原住民族的歷史淵源、傳統人文風貌、生活習俗、台南租遊覽車宗教信仰及祭典節慶等內容,將烏來泰雅族…
烏來溫泉
烏來四面環山,風景秀麗,河川、溫泉、瀑布、櫻花楓紅、賞鳥觀蝶、空中纜車、雲仙樂園觀光臺車、山地歌舞、原住民文化等是本區的特色。山產、溪魚、溪蝦、小米麻薯、竹桶飯、山胡椒雞湯、月桃飯、小米酒、主題餐飲,樣樣具備。此外,烏來四季有不同風情,在春天,烏來的山櫻花開滿山野,每年3、4月份是櫻花盛開時期;在夏…閱讀更多
29 7 月
臺北都會三日遊
第1天
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
西元1944年6月正式開幕,為一人類學博物館,創辦人林清富先生,由於熱愛臺灣的本土藝術,不斷投入原住民文物收藏、花蓮民宿研究及推廣,希望為原住民文化貢獻心力,現已累積收藏文物近千件。今後為展示、教育、研究及保存之需,將繼續蒐藏或複製相關之文物,並進行研究工作。是目前國內少數由企業資助展現單一特色的博物館。
國立故宮博物院
故宮收藏的文物珍寶,是舉世聞名的文化資產,從帝王收藏到全民共有,傳承有序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其收藏品的年代幾乎囊括了整個中華文化五千餘年未曾中斷的歷史,在世界文明史上獨一無二。博物院內60多萬件收藏品中,大多數是昔日中國皇室的收集品,皇室的收藏則始自1000多年前的宋朝。 隨著數位科技廣泛應用在…
士林夜市
士林夜市為臺北市最具規模的夜市之一,以陽明戲院及慈誠宮為中心,包含了文林路、大東路、大南路等熱鬧街市集結而成,其中士林市場早在民國前二年即已興建,以各種傳統小吃聞名國內外,許多觀光客皆慕名而來,像是大餅包小餅、石頭火鍋或是士林大香腸等,更是已經成為美食地標,無人不曉。 由於夜市鄰近許多學區,故以學…
第2天
芝山文化生態綠園
芝山文化生態綠園位於陽明醫院對面,園區內除了有水生池、百年楓香樹等自然景物外,芝山岩展示館一樓設置了360°的環景模型,述說芝山岩與周圍臺北城的發展與地緣關係,並有詳細的文獻資料來介紹芝山岩的人文歷史與自然生態。 生態暖房區也培育了許多在地的原生植物,並讓遊客可以透過水族缸,近距離觀察樹蛙…
士林官邸
士林官邸坐落於士林區中山北路5段與福林路口東南側。原來是園藝管理所(前身為士林園藝實驗分所)的一部份,在國民政府遷台後,1950年時,先總統蔣中正先生的官邸便設於此,從此士林官邸便成為臺北市民眼中神聖神秘且不可親近的禁地。在經過46年的嚴密護衛,民主的潮流使士林官邸在1996年正式開放,成為遊客們在…
第3天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臺灣科學教育館將科學帶出實驗室,並自然地融入日常生活中,讓你輕鬆發現生活中的科學樂趣。不只要解答每一個「為什麼」的好奇與疑惑,更開展了科學的無限視野,深入淺出的帶你進入科學的奧妙世界。位在三、四樓的生命科學、自然科學展示間,可以看到包括人類演化過程以及遺傳和基因的奧秘。五樓和六樓展示了包括由各種「力…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1938年,「臺灣日日新報社」為紀念創立40周年,因此將其建在公會堂屋頂上的4吋折射式赤道儀望遠鏡及圓頂觀測台,捐獻給臺北市役所。光復之後,公會堂為巿政府接收,就更名為中山堂,這就是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的最早前身。之後,人類文化躍入太空時代,社會對天文知識之需求甚切,因為中山堂附近夜間光害嚴重,不…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