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11 月
第1天橋仔漁村(漁業展示館)
橋仔漁村乃依山面海的閩東村落,曾是馬祖重要的商業轉口港。位於壁山山陰一座向北傾斜的山谷內,谷地經雨水切割,山溝縱 橫,花蓮獨木舟小橋處處,福州話「仔」者「小」也,所以稱「橋仔」。橋仔村廟宇林立,一村八廟,又稱廟村,冠絕馬祖。漁村展示館內展示早先漁民的服飾、生活用品,及木作的漁船,彷彿穿梭古早馬祖漁業風光時期芹壁閩東古厝
芹壁村位於馬祖北竿島的北方,村名由來有好幾種說法。有一說是處於芹山與壁山之間而得名;另有一說,是芹壁澳口有一塊突起的岩石,狀似烏龜,居民稱為「芹仔」,從海面上望之,芹壁村就像位於芹仔的後壁,就叫芹壁村。 古宅群順著山勢成梯形羅列,櫛比鱗次,各戶間互不影響展望空間,房屋建材多以花崗岩等火成岩為主。由於石材質地粗糙且富青白、黃褐、磚紅等色澤,相間堆砌成的美麗石板屋,頗能與環境相融合;雕工考究的屋頂、用來排水的「鯽魚嘴」及用以鎮宅避邪的石獅等,皆為閩北建築古樸的代表傑作。 靠著捕蝦、曬蝦皮繁華的芹壁村,隨著時空的變遷而沒落,經過整修後,於2001年風華再現。芹壁村獨立雄踞在海岸邊,離北竿市區有段距離。走在芹壁村,你會驚豔於它的美,尤其在黃昏時,欣賞海景、聽濤聲,並欣賞一幢幢的石屋,非常浪漫。壁山觀景
位於馬祖北竿島的壁山,海拔高度298公尺,是馬祖地區最高的山,也是北竿重要的軍事據點,路途十分崎嶇陡峻,箝制馬祖海域,在最高處設有軍事指揮部。晴朗時從指揮部的眺望台看去,可遠眺莒光及南竿各島、俯瞰后沃、大沃山、塘歧村全景;正前方望去是北竿機場,還能見到獅嶼、大坵、小坵、蚌山、高登島、中島等島嶼。霧季時,濃霧瀰漫,彷彿置身海上仙境。大后山戰爭和平紀念館
館內展示軍裝槍枝、宣傳單,並訴說著馬祖的歷史人文故事。讓所有人一窺馬祖地區的歷史背景,戰地任務的原貌。讓戰地的特色與故事重新浮現眼前!
花蓮獨木舟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清水斷崖獨木舟 – 花蓮獨木舟體驗營」( https://goo.gl/maps/86JpYeptAj8ua2Ew7 )。閱讀更多
27 9 月
第1天福山植物園
賽夏族人稱此地為「拉魯姆萬」,意海拔高度400~1,400公尺,年平均氣溫18.5度,四季分明,林區劃分為「水源保護區」、花蓮賞鯨最佳時間「植物園區」、「哈盆自然保留區」,園區規劃的十分的完善,植物類就分了十區,有水生植物區、臨下植物區、蕨類區、裸子植物區、離瓣花區、杜鵑花區、合瓣花區、竹區、草本植物區、特用植物區等。
當然,這些不包括隨處可見的蒼翠林木。所種植的植物更幾乎涵蓋了台灣中低海拔所有的植物種類,是一座寶貴的植物基因寶庫,也因為這樣,吸引了許多台灣山林以不常見的稀有動物棲息。在園區裏還能偶遇看到許多的野生動物,例如:山羌、台灣獼猴、松鼠、小鷿鷉、莫氏樹蛙、白鷺、山豬…不過,這些動物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漫步於福山極具創意的原木步道,觀賞繁複多采的植物景觀和山光水色,是一種獨特而愜意的經驗,數不完的生態故事…道不盡的美麗風景,必須親自必須親走訪,才能體會大自然的感動!透過福山研究中心志工解說~揭開植物的謎漾世界、野生動物的生活秘辛,展開一場知性的森林生態探秘之旅~探討人與動植物的依存關係!指很多染色植物的地方。為賽夏族人巴斯達隘祭場的所在地,是一座山字型湖泊,成片老杉木、油茶林、桂竹及其他樹木,植物生態相當豐富,湖畔並設有步道、休憩亭。陳氏鑑湖堂(觀賞百年落羽松.登瀛書院)
第一次來陳氏鑑湖堂的人,一定會驚訝在21世紀中,居然還有這麼個傳統家族聚落。最重要的是,陳氏族人把他們的宅邸無私地奉獻出來分享給大家,這裡的一磚一瓦都有它的人文故事,陳氏鑑湖堂是全宜蘭縣規模最大的家廟,除了可以一睹陳氏家族的登瀛書院相關文物及觀賞百年的落羽松,氣根突出地面為一大奇觀。
行易花蓮租車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租車-行易租車」( https://goo.gl/maps/7ifeUVpuyJ62 )。閱讀更多
20 12 月
第1天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國立故宮博物院以典藏華夏文物馳名於世,其源於北平故宮者,皆出自遜清內府;原屬中央博物院籌備處者,多係古物陳列所舊藏,旅行社花蓮為熱河、瀋陽行宮所有。因此,今日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主體,實匯集北平、熱河、瀋陽三處清宮之文物。藏品含括器物、書畫、圖書文獻及亞洲文物等近70萬件,洵屬世界特有的文化資產。民國89年起籌設南部院區,期以平衡臺灣南北文化建設儼然成為國外人士來台必訪之文化景點。
園區面積約68公頃,包含博物館區、景觀園區與人工湖區,讓遊客體驗亞洲多元文化之優質環境以及台灣特有的文化創意加值服務,進而帶動中南部文化觀光旅遊發展。檜意森活村
全區佔地約3.4公頃,其範圍以林森東路劃分為南北兩塊腹地。原有的歷史建築就有28棟左右,以嘉義的林業文化為概念,打造全區的日式檜意建築,「以林業文化為核心舊建物活化再利用之特色景點」來發展,兼具文化、藝術、歷史、休閒、文藝等,成為嘉義最具特色的文化園區。北門驛玉山旅舍咖啡
花蓮賞鯨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賞鯨售票處」( https://goo.gl/maps/Ja1MfK4zcH9aJtDg6 )。閱讀更多
16 9 月
臺南西拉雅採果樂一日遊
第1天
玄空法寺
以「五葉松、奇石、樹化玉、夜景」頗受大家的歡迎,寺院後面的森林步道,取名為「生命之路」,是全國所有寺院中最長、最美的一條步道;清水斷崖獨木舟尤其是在五葉松林中的「迎客松」,曲折盤繞之姿展現出蒼勁挺拔、姿態萬千,像是張開雙臂,歡迎遊客的到來。 在森林步道中還有約1-2億年色彩斑瀾、儀態萬千的「樹化玉」化石,不但具有觀賞價值,還有鎮宅、避邪改運等功用,由於樹化玉不僅稀有,更是不可再生資源,所以緬甸政府已禁止開採,並向聯合國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
江家古厝
是公認全台最大且保存相當完善的傳統閩南式大型傳統農村聚落,佔地3.5公頃的古厝聚落,保留了200年曆史的土角厝、竹編厝,以及日治時代的紅磚屋、洗石子屋,仿佛是台灣300年來農家建築變遷的縮影,最大特色是10幾代聚居而未分家,保留了「宋江陣」的歷史文化。江家子孫繁衍卻始終維繫傳統農業社會家族結構。整個古厝充滿歷史文化意義,可謂活的聚落博物館。
龜丹溫泉體驗泡腳區
西拉雅採果樂閱讀更多
18 5 月
第1天
人倫部落
抵達人倫橋入口橋端,可看到兩座布農族人的雕像,代表由此開始走入布農部落的生活,橋端屹立著的布農族人雕像,花蓮市民宿男性象徵著布農族是傳統的狩獵民族,女性象徵著傳統勤勞的農耕生活,期望部落都能過著飽足不缺乏的生活。
大家可以猜猜為什麼橋上會設計那麼多山豬頭哦!接著透過聆聽布農的傳說故事及探訪守護部落的百年大樟樹,可更加了解布農族人過去到現在的生活態度,感受布農文化及回憶的傳承。
漫步依溪岸小徑(探訪雙龍吊橋與雙龍瀑布)
參觀迪克斯布農工藝坊
由布農族耆老米萬吉工藝師所設立,他專長製作木雕、石雕、小型石板屋模型和籐編背簍等,皆是傳承自布農族的傳統生活與文化內涵,作品經常在原住民工藝競賽中獲得獎項。此外雙龍部落的「夏莎工作坊」,是田美玲老師的工作室,裡頭擺滿了老師設計的作品,包含原住民服飾、配件及項鍊等,每件作品皆具獨特的布農風味,看起來十分時尚又不失布農的味道!
布農好手藝(DIY體驗)
第2天
俯瞰濁水溪第一灣
部落導覽(潭南天主堂、潭南國小、獵人之家)
潭南村為布農唯一的卡社群村落,以前潭南村是邵族的原居地,1935年日人令邵族遷到日月潭居住,將土地留給布農族人。 在族人的帶領下,各位將會造訪重生三次的天主堂、看完守護整個潭南村的耶穌像後,再一路慢慢往下欣賞沿街牆面上的壁畫作品,最後抵達融合布農家屋元素設計而成的潭南國小。接著至獵人之家,木造平房外牆彩繪傳統的布農族百步蛇圖騰,屋簷下則掛著一排山豬頭骨,屋內擺滿彎刀、長弓及石斧等布農族過去打獵的器械,還有山豬和猴子頭骨,炫耀著布農族人輝煌的戰績,證明他們是最優秀的獵人。
遇見布農天籟之聲(欣賞達瑪巒文化藝術團表演)
臺灣原住民族當中最先被國際人士知曉的,是以「八部合音」聞名於世的布農族,多年前曾由日本的音樂學者─黑澤隆朝將布農族的”祈禱小米豐收歌”寄至聯合國的文教組織,當時西方的音樂學家認為音樂的起源是由單音、雙音而發展至和音,然當代知名音樂學者聽後,驚訝於古老的部落為何會有如此繁複的和音,從此重寫了音樂起源說的論點。
每年布農人舉行小米播種祭時,為了祈求小米能夠豐收,因此社裡的男子圍成一圈,一起合唱「祈禱小米豐收歌」,歌聲一開始,其實只有四部合音,但當音域高到某一個層次時,軌出現了八個不同的音階,因此被世人稱之為八部合音,這也是目前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和音方式。
與丹大的午茶邂逅閱讀更多
01 5 月
大雪山森林生態二日遊
第1天
新社社區
新社擁有著令人稱羨的自然條件與舒適怡人的氣候,獨特的河階地形造就出多元的地理景觀與生態物種,花蓮賞鯨純淨的流水帶來了豐沛的物產與觀光資源,這裡就像世外桃源般有著自己的步調,未經污染的山林景緻與小川流水,搭配農村小調自成一章的應和著,讓每個初到這裡的人,馬上就能被和煦的微風所感動,而當這股微風吹進了尋夢冒險家的心底,就像起了化學變化般,開始召喚著他們引領他們前來這裡築夢。
大雪山森林遊樂區-小神木步道
大雪山森林遊樂區內具有豐富多樣的動植物資源,森林浴步道為大雪山森林遊樂區的縮影,走訪森林浴步道,可於最短時間領略此區的動植物風情。
夜間生態觀察/觀星
夜晚的大雪山是觀星的絕佳地點,視野遼闊、光害較少,可說是星星堆滿天,且觀星之餘還有飛鼠可賞喔!
第2天
東勢國際木雕藝術暨林業文化園區
大雪山林場蘊藏豐富的林木資源,為妥善利用資源並創造經濟收益、帶動地方繁榮,民國45年起開始籌設「大雪山林業公司」,並於民國51年開始興建大製材廠,民國53年竣工,當時引進先進伐木及製材技術,創造臺灣示範性的林產工業,採用機械伐木、利用卡車運材,提高了效率與產量。大製材廠於民國53年5月26日落成啟用,歷經近10個輝煌歲月,由於美式鋸製器材不適用於省產原木,林木耗損量大,致提早結束大雪山林場之林木生產作業,並於62年12月底停止營運。園區自95年發生大火後,致整建計畫暫緩,復於98年莫拉克風災產生大量漂流木,為園區帶來新契機,將園區塑造自然、歷史、文化與藝術的多元休憩及環境教育場域,並透過藝術村與工作營培育人材,再造東勢地區風華,活絡地方經濟。
台灣味噌釀造文化館
喜歡味噌的您,絕對不能錯過手作味噌DIY,親手釀造屬於自己的味噌,自行將煮好的黃豆、米以及海鹽混合,再依喜好拍打成不同顆粒大小,裝瓶後帶回家,放置於室溫熟成三個月後即可享用喔!做完味噌DIY累了嗎?喝一口讓您嘴角不經上揚的幸福味噌。 閱讀更多
05 7 月
第1天淡水紅毛城
有三百多年歷史的紅毛城可說是淡水最耀眼的古蹟建築。1629年西班牙人侵略淡水,為鞏固其在北臺灣的殖民事業,遂在此建「聖多明哥城」為基地;1642年,綠島旅遊荷蘭人驅逐了西人,在舊址重建該城,當時稱荷蘭人為「紅毛」,因此「紅毛城」之名也沿用至今。1867年為英國所租借,乃大肆整修,並在東側建「英國領事館」,做…直線距離:780.1公尺淡水
淡水,是一個充滿歷史的小鎮。位處臺北盆地淡水河系出口,扼守北臺灣大門,西元1858年開港通商,是臺灣北部最早開發的港口,境內除淡水河口狹小平原外,泰半為大屯山陵所被覆。今日的淡水區,舊名「滬尾」,而「淡水」則是一個總稱,泛指淡水河流域一帶,甚至是整個北臺灣。關於「滬尾」這個名稱的緣由,有兩種說法:一…直線距離:1.4128公里八里左岸
八里區早期因為有豐富的漁業資源,和可耕種的河濱平地,很早就有原住民居住於此,其後成為移墾的據點,並為淡水河口最早發展之商港,後因港口淤積而沒落,但也因此保留濃厚的人文氣息及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淡水河右岸各自呈現不同風貌,成為近來熱門的觀光景點。 從八里渡船頭到十三行博物館之間,目前規劃有完善的自行車…直線距離:2.6035公里十三行博物館
位於淡水河口南岸八里區內的十三行遺址,在民國46年勘查後定名,為國定遺址,保留有距今1800年至500年前的臺灣史前鐵器時代文化,據考古專家研究,其人種可能與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族有關。陸續發現出土的重要文物有陶器、鐵器、煉鐵爐、墓葬品等,另外還有墓穴、聚落等遺跡。從十三行遺址出土的遺跡,可以證明當時…
花蓮租車-中港汽機車出租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租車-中港汽機車出租」( https://goo.gl/maps/W27RTSU7bCaAWRe46 )。閱讀更多
28 6 月
第1天龍騰斷橋
龍騰舊稱「魚藤坪」,相傳先民在開墾初時,鯉魚潭有鯉魚精危害地方,鄉民苦不堪言。為了克制鯉魚精作怪,高雄租遊覽車遂在龍騰山區遍植魚藤,同時,又將東面的高山稱為關刀山,用意是藉關刀山斬魚藤,以毒殺鯉魚精,最後魚怪果然不再危害,居民從此安居樂業。至臺灣光復設村後,村民認為「魚藤」不雅而改名為龍騰。民國24(西元1935)年4月21日清晨,臺灣中部大地震,震央即在關刀山附近,三義地區受災慘重,巍峨的山線鐵路龍溪橋,完全震毀,震後在原橋西側另建新橋,遺下拱型橋柱,挺立在烈日風霜裡,供後人憑弔。搭火車經三義時,龍騰斷橋遺跡打眼前掠過,令人印象深刻。
民國88(西元1999)年9月21日再度遭受九二一大地震的無情摧殘,由北端算起第五橋墩半殘拱口二次被震斷,龍騰斷橋除了深具古樸之美外,也是經歷二次大地震的活見證。勝興車站
勝興火車站是西部縱貫鐵路的最高點,站內月台有一座紀念碑,標高 402.326公尺,為西部縱貫鐵路中最險峻、自然景觀最特殊的一段。勝興車站整棟建築係以木頭為建材,為一日式虎牙式木造建築,虎牙式設計據說有避邪祈福的作用。勝興火車站興建於民國前(1906年),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站內設施有許多日治時代的設備,例如與泰安之間作為列車通行證的「電器站牌」,現已改為中央控制系統,這套設備也就逐漸成為歷史。
民國87(1998)年9月23日晚上9點10分車次167最後一班南下列車停靠後,新舊山線完成切換,舊山線縱此畫下完美句點。
現在到勝興車站的遊客卻多了一份緬懷,停駛後列車不再來,反而多了新人拍攝婚紗的懷舊場景,越野車手馳騁的新天地,還有三五成群的遊客走進隧道探險的新風貌。擁有多項第一的勝興站,在各方的關愛下已於民國88(1999)年4月16日經苗栗縣政府公告為「縣定古蹟」,至此深富歷史與觀光資源的文物得以保存。台灣十大觀光小城~三義
苗栗縣在「調整觀光行銷策略,創造新興商機」政策方向下,以「讓世界看見苗栗」為目標,推動7大旅遊路線及3大國際觀光軸線,並正以「三義木雕藝術城」為苗栗國際觀光旗艦景區,拔尖推動三義為「臺灣國際觀光的新亮點」。「臺灣三義」以鮮明的木雕藝術主題、臺灣唯一的木雕產業聚落、便捷的交通網絡、國際知名的旅遊景點、多樣有趣的旅遊體驗、熱情好客的旅遊接待及配合度高的觀光投入,持續提升國際觀光服務能力,傳承與創新這一處代表臺灣最重要的觀光寶地,將「木雕產業特色觀光」推廣到全世界。三義木雕博物館
三義木雕發展的起源,是鄉民吳進寶先生於1918年撿拾枯木回家加工做擺飾,被日本人視為藝術品而喜歡,吳進寶進而與日本人研究如何大量加工生產這些枯木藝術品。早期,三義的木雕多以神像、工藝品為主,近年來,由於個人風格的藝術創作風氣大開,各式各樣題材的雕刻作品不斷的推陳出新,令人嘆為觀止!
「三義木雕博物館」臺灣唯一以木雕為專題的公立博物館,該館以收藏展示木雕藝術精品為主,包括各國土著的民族木雕與臺灣木雕藝術等。參觀鴨箱寶(木鴨DIY)觀賞油桐花(油桐花季)
花蓮租車-中港汽機車出租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租車-中港汽機車出租」( https://goo.gl/maps/W27RTSU7bCaAWRe46 )。閱讀更多
04 5 月
第1天
土場懷古訴今昔
太平山的運材作業以土場為中心,分為山地線與平地線,各有不同的運材功能。初期從土場開始,向山上延伸出如蛛網般的線路,以原始的木馬、滑道、人力等方式運送原木至此堆放,再利用蘭陽溪的水流將生產材流放到員山的貯木池;後來則利用山地軌道、索道之方式運材至此,再銜接平地森林鐵路運送至羅東貯木場。停止伐木後,花蓮泛舟土場卸材轉運功能喪失,在今日土場是太平山專道的起點,爬上堤岸眺望,已難以想像蘭陽溪中原木順流而下的景況,土場至羅東的平地森林鐵路早已隱沒在鄉間道路中,消失在時間的洪流之中。
中間遊客中心
見晴懷古步道
迂迴曲折的運材鐵道,蒼翠筆直的林相,還可遠眺大霸尖山…由於午後常因氣候與地形因素出現茫茫濃霧,內心渴見陽光之情而有「見晴」地名,伐木時期是運材鐵道,現以自然工法整建全長2.35公里的步道,保留橫跨溪水與山溝的運材軌道檜木橋,台車輪軸,轉轍器及工寮等歷史設備,漫步其中除充滿懷舊幽情,還可觀賞壯觀的雲海,崢嶸的山峰,宛如置身潑墨山水仙境。
漫步太平山原始森林公園
全臺灣最容易探訪的原始檜木森林,入口處的鎮安宮,原為日據時代祭祀天照大神的神社,日人離開後改為祭拜鄭成功。沿木棧道拾階而上開始進入原始森林步道,置身霧林帶的針闊葉混合林世界中,在午後起霧時分漫步其中,更有漫步雲端的清涼。林中盤根錯節,樹幹與樹枝佈滿苔蘚植物,形成微型的苔林環境;區內未經人為的管理與破壞,除了鐵杉、昆欄樹等樹種外,區內多為原始的紅檜、扁柏,林相鬱閉,巨大枯老樹頭上的新生命,形成「雙代木」景觀,林下植物以蕨類為主,散雜著高山杜鵑、箭竹和鴨腳木等。
鐵杉林國家步道
鐵杉林國家步道由太平山後山公園進入,全長約1.7公里,為太平山莊通往嘉羅湖登山路徑之前段,沿途可觀賞原始鐵杉純林及溼地等自然生態,而步道終點有運材木馬道遺跡之展示,更可眺望山脈雲海景觀,是一條可徹底沉淨於森林,享受芬多精及森林浴之洗禮,真正體驗森林「森」呼吸的快感,並欣賞山林雲霧的自然景致及大地畫布之美。
第2天
翠峰湖環山步道
翠峰湖為台灣最大的高山湖泊,景致優美而飄渺。而在湖周有條環山步道,此步道因受東北季風的影響常年雲霧裊繞,森林鬱閉、終年潮濕,地被草本層已為保水性極強的泥炭蘚所取代,形成極為獨特的苔原景觀,而此苔原為亞熱帶台灣難得一見的特殊生態。
翠峰湖
面積最大最美的高山湖泊,必須靠天給水,隨水量大小或豐腴或苗條…百變翠峰湖,滿水期時面積達25公頃,四周草澤森林,一覽無遺,霧散雲開之際,山林倒影,相映成趣,每當陽光灑下,水波瀅瀅,遠望如鏡,湖西、北及東南邊為柳杉、二葉松及台灣杉造林地,東邊為曾遭火災的白木林景觀,在綠色山林易顯孤傲。
鳩之澤溫泉
日治時代的溫泉浴場,戰後是「仁澤」,93年再更名「鳩之澤」…日治時代伐木之處必有溫泉,伐木工人在此洗盡一身的疲憊,泉質屬弱鹼性碳酸泉,目前規劃完善的檜木桶湯屋及露天溫泉(須著泳衣),穿過多望溪吊橋是一片蓊鬱潮濕的溪谷型林相,巨大的鳥巢蕨一叢叢著生在高大的闊葉樹上,形成特殊的森林社群,一趟約30分鐘的步道之旅,享受森林浴場的洗禮。閱讀更多
26 6 月
第1天臺灣十大觀光小城~集集
當金色陽光點點、灑照綠色隧道,路上遊人悠閒自在地漫、慢騎著「卡打車」,追著火車、高雄包車迎著風,美好的田園景色一路相隨,何等逍遙。集集鎮迷人的萬種風情就此展開它全國無可抵擋的特色觀光魅力!嘈雜、喧囂的轟轟車聲,你厭倦了嗎?煩燥、鬰卒的心靈,你想拋離嗎?集集小鎮的悠閒自在、寧靜舒適的綠色氛圍,絕對能貼近你、擁抱你的心海。
悠久的古蹟車站、自然景觀、美食特產,無不融合深度內涵的人文氣息,形塑集集鎮為全國獨一無二的觀光文化小鎮旗艦地位!這個人人心中的觀光休閒天堂夢,只有集集,才能圓夢。
來集集搭火車、踩單車,享受綠色的自然魅力風情,是你無法拒絕的誘惑!集集車站
採純檜木建材,外型極為典雅拙撲,據今已六十餘年之歷史,為目前本省僅存之少數古老火車站。在921大地震中全倒,現已重新興建完成,不失原本老車站的味道成為觀光旅遊、攝影、拍照之最佳外景。集集鐵道風情祕密花園車埕
車埕村位於明潭壩下方,村內有最美麗車站雅稱的「車埕火車站」,是集集支線最終點站。一旁的木業文化館則展示了車埕木業的發展史,林班道商圈有許多木製的用品,還可以DIY製作木工品,美麗的儲木池則使人留連忘返。水里蛇窯文化園區
擁有八十年的歷史,第三代林國隆將祖父的事業,一個即將沒落的陶甕製造工業保留下來,而且成功轉型為深具有教育內涵的園區,有專人指導捏陶解說窯業及水里歷史、生產生活陶、陶藝家創作現代陶,成為南投陶最具代表性的窯業之一。天空之橋
「天空之橋」位於參山國家風景區八卦山脈的半山腰,猴探井觀光中心旁, 全長多達204公尺,階梯共有265階,比竹山天梯的136公尺、208階還長。微熱山丘
一個「六乘三乘二」公分的鳳梨酥,不但顛覆了鳳梨酥傳統尺寸,更以土鳳梨為餡料的微酸口感,讓消費者味蕾驚艷,引爆八卦山產業蛻變,寫下南投八卦山的山中傳奇。小小的鳳梨酥,帶給八卦山蛻變的傳奇,至今方興未艾。南投觀光工廠
花蓮租車-中港汽機車出租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租車-中港汽機車出租」( https://goo.gl/maps/W27RTSU7bCaAWRe46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