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3 月
日月潭.布邵原鄉一日遊
遊程路線
第1天
雙龍部落
布農族的傳統工藝有編籃、織布、木雕等。編籃以背籃、盛具、篩具等藤編器具為主。織布方面,使用水平背帶機來織布,菱形紋是最具代表性的圖案。
布農故事牆
原住民工藝DIY
潭南部落
位於日月潭南邊的潭南村,布農語地名稱為(lai dazuan),是蕨類很多的意思,潭南天主堂是居民信仰中心,與緊鄰觀光熱絡的日月潭相比,潭南部落保有靜謐純樸的山林生活形態,來到部落裡,一定要參觀九二一災後重建的潭南國小特色校園建築,以及擺滿山豬頭骨、狩獵器具的獵人的家。
潭南森林小學
潭南天主堂
獵人之家
伊達邵商圈閱讀更多
26 8 月
北投溫泉一日遊
第1天
北投溫泉博物館
北投文物館
文物館始建於1920年代,作工精緻,為臺灣現存規模最大的單幢日式純木造建築之一。日治時期為日本軍官俱樂部,九份包車一度為神風特攻隊所用,光復後並成為外交部之佳山招待所,現為私人所有,是展覽民藝骨董之處。 範圍內茶藝館建於1940年代,規模小巧,其傳統日式落水庭園極具建築藝術價值,與文物館建築共構完整的建築…
新北投溫泉區
北投溫泉區泛指地熱谷、龍鳳、鳳凰、湖山里、行義路等十餘處。而狹義的「北投溫泉區」主要是指環繞「北投溫泉親水公園」四周的中山路、光明路、新民路、泉源路一帶,此地溫泉旅館規模較大、數量最為集中,自然人文資源也最豐富。 西元1894年,德籍硫磺商人奧里(Ouely)利用北投溫泉興建溫泉俱樂部,為北投溫泉…閱讀更多
02 3 月
第1天
霧峰林家花園
霧峰林宅,計由頂厝、下厝及萊園等三大部分組成。明台家商所在之「萊園」即由林氏舉人林文欽為侍奉其母親所建,台北租遊覽車後來以霧峰林家花園之名盛傳全台。林家花園由清領中期興建至今,經歷許多年代,建築風格變化也很大,後期甚至出現中、西、日三式合壁的新建築及庭園,相當值得到此一遊。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
走進座落於臺中大度山山坡的東海大學,首先映入眼簾的即為約農路翠綠成蔭的兩排鳳凰樹逸態橫生;筆直的文理大道上,古榕覆蓋如傘,宛如一條綠色隧道;而低置的路燈,散發柔和燈光,入夜之後更添風情。
座落於活動中心與教學區之間的空曠草坪上,即是該校最負盛名名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的「路思易教堂」,此教堂具有弧形線條的風帆屋頂,採用琉璃瓦舖蓋而成,可說是該校的精神象徵。
東海牧場位在校園的西南山坡上,面積50公頃,為農學院學生自力墾拓而成。旁有一座東海湖,湖畔有東美亭,為紀念一代哲學大師方東美先生。校園裡樹林密布,有河溝、灌叢、草地、人工湖等,也是熱門賞鳥地點之一。
臺中大都會歌劇院
由當代最知名的建築師-伊東豊雄設計,為非標準化曲牆、無柱、無樑的建築物,從競圖開始算起到完成,歷時九年,將於11月底完工,以「美聲涵洞」、「聽的建築」為設計理念,園區內集結音樂、戲劇、生活、休閒、文化、觀光機能,完工後勢必成為大台中的新地標。
國立臺灣美術館
國立臺灣美術館
國立臺灣美術館位於六號公園內,前身為省立美術館,佔地約9630坪,內部共有24個展覽室,其中包括:繪畫、雕刻、印刷…等等,民國77(西元1988)年正式落成啟用。四周是大片綠地,陳置有大型景觀雕塑。
美術館外英才路側門小山坡上,有一「碑林」區,蒐集臺灣先賢已故書壇元老及當代書壇耆宿之手澤墨蹟、書法精品50幅,以現代吹沙技術精工鐫刻,呈顯原有墨韻風貌,集各家真蹟於一處,益增「碑林」之美感。就其內容及形式言,均具歷史、文化及藝術之價值。
館方典藏室以民國以來、已故的美術家作品為主,也有明清時期臺灣地區美術家及當代美術家作品,內容包括西畫、國畫及器物。屬於開放式展示美術街及美術廣場,設有文物供應部、咖啡座等,在館內逛累了,到此小憩一下。
此外,館方除定期舉辦演講、展覽,並出版圖書、期刊、複製品、畫冊等,滿足美術愛好者的需求,收藏許多珍品,館外綠地廣場提供市民假日休閒好去處。閱讀更多
20 4 月
第1天
大甲溪/大安溪河口潮間帶
木麻黃/紅樹林生態區
河口濕地賞鳥賞魚尋蟹訪貝
大安濱海樂園
日南車站
已有95年的歷史(於1922年10月11日啟用),為國內少數幾個古蹟車站的代表之一。最大的特色,是那設在側邊高處,狀似牛眼的「牛眼窗」,從月台觀看,便可以見到醒目的牛眼窗就穩穩的鑲在高處,而車站四周草木茂密,綠意盎然,儘管夏日再熱,在本站也享受綠蔭帶來的清涼。最早也最有紀念價值的一張車票,是於民國51年,由「日南站→基隆」的普通票,在當時,車票被面依然印有著『保密防諜人人有責』,而這些具有紀念價值的車票,則成了紀念這一站美麗而深具歷史意義的最佳收藏。
紅橋/古宅/地下湧泉
匠師的故鄉
休閒農業區是享譽國際的「大甲蓆帽」發源地,也是已故國寶級藝師薪傳獎得主柯莊屘阿嬤久居的故里,更為藺草生產及編織的重鎮之一,無疑是藺草工匠藝師的故鄉,故取命名為「匠師的故鄉」。是一處結合農村風光與自然體驗的休閒園區,可讓人遠離都市塵囂、回歸農村純樸生活的好地方。可體驗一系列在地特色活動,例如:摸蜆、划船、藺草編織、控窯、石頭彩繪等等。
龜殼生態公園
園區內設有生態河道及樹林區,可供遊客駐足觀賞生態,如彈塗魚、土龍、寄居蟹、和尚蟹、候鳥等。園內建置完成2個生態池和1個生態溝,並將龜殼生態公園型塑為濱海地區另一處亮點生態公園,生態溝周圍全面採用生態工法疊石護岸,提供生物與植物天然多孔隙的避護棲息環境。
第2天
鐵砧山風景特定區
鐵砧山因為其外觀酷似鐵砧,所以取名鐵砧山。山上有一口老古井「劍井」,傳說是鄭成功插劍禱泉的地方。相傳早年,鄭成功率領眾兵經過此山的時候,因為天氣炎熱,無水可飲用,士人、馬兒病死傷亡的很多,鄭成功此時拔起他的劍刺向地面,跪地祈求能湧出泉水。忽然,地面裂開,寶劍真的沈了下去,湧上了神泉,解除了當時的困境。此後,人們為感念這奇蹟,就稱這口神奇的水井為國姓井或劍井。大甲地方的父老們為了紀念鄭成功在鐵砧山上的插劍飲水的聖蹟,於是於光緒19年,鑄刻「國姓井」,1953年重修這口古井,並在井的四周加磚牆加以保護。並有曾任監察院長的于右任先生,親書「劍井」兩字,立石為誌,成為今日的觀光景點。
劍井相傳為鄭成功轉戰行軍至本地被番兵圍堵,水源不足,情況危急,鄭氏向上天祈禱,花蓮賞鯨隨即拔劍插地,泉水立即湧出,從此大旱不枯。中正公園可供遊客拍照休憩,其內部有主題石雕、風車、簡單的體能活動設施,小型遊園步道。
永信醫藥文物館
農作體驗
媽祖文物館
大甲鎮瀾宮
大甲鎮瀾宮據說是清雍正8年(西元1730年)自湄洲天后祖廟恭請媽祖神像來臺。後因香火鼎盛,於雍正10年(西元1732年),在臺中市大甲區大甲里興建小祠,直到乾隆35(西元1770年)改建小廟為「天后宮」,乾隆52年(西元1778年)重建,才被載於臺灣淡水廳水獻中。往後由大甲士紳屢次發起重建並改為「鎮瀾宮」。每年農曆三月初「遶境進香」場面浩大,追隨的信眾無數,各地廟宇均有迎媽祖的慶祝活動。大甲鎮瀾宮媽祖繞境進香相傳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主要是為了要增添神像的靈氣。每次進香的人數之龐大,規模之壯觀,仍是受到海內的學術界和大眾傳播界的重視與研究。
大甲鎮瀾宮建築有前殿、後殿、南北殿、南北室、鐘鼓樓等,都佈滿了人物、花鳥、走獸等石刻木雕,精雕細琢,色彩絢麗。內正殿供奉媽祖,南殿供有貞節媽祖;貞節媽祖即為貞節坊之節婦-林氏。廟前龍柱為精細渾厚的石刻鏤雕,屋頂佈滿五顏六色的人物、花鳥、走獸剪黏,檐下大片雕飾按金,正殿神龕周遭更是富麗,層層疊飾,金碧輝煌,散發出華麗不俗的莊嚴氣象,只可惜因翻修多次,古蹟、古物多已不復存在,只有幾塊乾隆及光緒兩皇帝所題的匾額較具歷史價值,例如乾隆時期的「護國庇民」、「佑濟昭靈」古匾,光緒帝賜的「與天同功」古匾,以及「誠求立應」、「慈光普照」、「功恭功一」等,都是自清朝保留至今的古物。
溫寮漁港灑網捕魚
觀海橋夕照、溫寮溪景觀閱讀更多
05 7 月
第1天淡水紅毛城
有三百多年歷史的紅毛城可說是淡水最耀眼的古蹟建築。1629年西班牙人侵略淡水,為鞏固其在北臺灣的殖民事業,遂在此建「聖多明哥城」為基地;1642年,綠島旅遊荷蘭人驅逐了西人,在舊址重建該城,當時稱荷蘭人為「紅毛」,因此「紅毛城」之名也沿用至今。1867年為英國所租借,乃大肆整修,並在東側建「英國領事館」,做…直線距離:780.1公尺淡水
淡水,是一個充滿歷史的小鎮。位處臺北盆地淡水河系出口,扼守北臺灣大門,西元1858年開港通商,是臺灣北部最早開發的港口,境內除淡水河口狹小平原外,泰半為大屯山陵所被覆。今日的淡水區,舊名「滬尾」,而「淡水」則是一個總稱,泛指淡水河流域一帶,甚至是整個北臺灣。關於「滬尾」這個名稱的緣由,有兩種說法:一…直線距離:1.4128公里八里左岸
八里區早期因為有豐富的漁業資源,和可耕種的河濱平地,很早就有原住民居住於此,其後成為移墾的據點,並為淡水河口最早發展之商港,後因港口淤積而沒落,但也因此保留濃厚的人文氣息及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淡水河右岸各自呈現不同風貌,成為近來熱門的觀光景點。 從八里渡船頭到十三行博物館之間,目前規劃有完善的自行車…直線距離:2.6035公里十三行博物館
位於淡水河口南岸八里區內的十三行遺址,在民國46年勘查後定名,為國定遺址,保留有距今1800年至500年前的臺灣史前鐵器時代文化,據考古專家研究,其人種可能與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族有關。陸續發現出土的重要文物有陶器、鐵器、煉鐵爐、墓葬品等,另外還有墓穴、聚落等遺跡。從十三行遺址出土的遺跡,可以證明當時…
花蓮租車-中港汽機車出租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租車-中港汽機車出租」( https://goo.gl/maps/W27RTSU7bCaAWRe46 )。閱讀更多
24 6 月
第1天土牛客家文化館
土牛客家文化館除了保留客家文化,並且將客家文化的歷史源流、食衣住行、文化禮俗、台南包車宗教信仰等等傳承下來,並且以文物資料建築等方式展現客家文化精神,外頭還有廣大的水池,有機會還可以看見可愛的鴨群在此嬉游水中。石圍牆酒莊品酒及養生健康醋谷關溫泉泡湯
谷關溫泉起源於日本明治時代,舊稱「明治溫泉」,由於泉水清澈無硫磺味,故深受遊客喜愛,目前已有健康水療、日本庭園及松林溪畔等不同風味溫泉池,是中部橫貫公路著名的溫泉勝地。谷關溫泉文化館、溫泉公園
花蓮租車-中港汽機車出租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租車-中港汽機車出租」( https://goo.gl/maps/W27RTSU7bCaAWRe46 )。閱讀更多
15 7 月
第1天冬山河騎乘單車參觀宜蘭傳統藝術中心
傳統藝術,是民間生活藝術之美,先民薪傳文化之源。為了讓優美多樣的傳統藝術永續傳承,中心位於五結鄉冬山河下游,清水斷崖獨木舟與親水公園僅一河之隔。園區佔地二十四公頃,依傳統戲曲、音樂、舞蹈、工藝及民俗雜技之需求籌建,二十一棟建築及景觀區兼具傳統與環保綠建築。藉由各項研究、保存、傳襲及展演計畫的推動,使傳統藝術觸角延伸到校園、呈現各地藝文風貌、落實到日常生活中,建立臺灣的文化精神代表。第2天行健有機合作社
三星鄉行健村位於宜蘭縣西南端,環境清幽,因行健溪及安農溪流經該村二側,使得行健村具備完整的空間區隔條件,再加上村民對環境及生態保護與有機栽培有極大的興趣,自97年時有了成立有機村的想法,經過各方努力後,於98年12月2日成立行健社區有機村,朝向生產優質健康安全有機農產品之目標邁進。同時,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針對該有機村之輔導成立「三星鄉行健有機村」推動小組,除積極辦理有機栽培訓練講習外,並針對其經營管理、創意行銷、導覽解說及有機生活等訓練講習,期望提升村民有機概念之能力,期間更規劃稻米、青蔥、野菜、茭白筍等作物之有機栽培示範,並以栽培綠籬作物營造有機生態環境,還有邀請專家學者進行環境、土壤及人文資源調查,協助三星鄉行健有機村規劃生態營造及旅遊路線,使能成為全方位發展之有機村。
在當地農友對有機的堅持下,推出了三星「行健米」品牌,對於地方亦不忘回饋,辦理企業認養,與企業共同捐出有機米供作當地「萬富國小」學童的午餐「嗣大種有機,照顧嗣下吃有機」,希望透過這樣有意義的活動,讓學童從小就可以認識有機、認同這一片土地。目前行健村除了有「行健米」,有機栽培的青蔥、野菜,對身體好健康外,還有味道特別清甜的有機茭白筍呢!幸福轉運站百果樹紅磚屋咖啡館藝文沙龍花蓮租車-中港汽機車出租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租車-中港汽機車出租」( https://goo.gl/maps/W27RTSU7bCaAWRe46 )。閱讀更多
25 5 月
塔山下的香格里拉~【石鼓盤.來吉部落】文化豐富之旅
第1天
來吉部落景緻
來吉部落巡禮
湯蘭花的故鄉、山豬的故鄉有段南非姑娘遠嫁鄒族郎動人的愛情故事…一處被遺忘的神祕部落~花蓮火車站租車鄒族新祕境~塔山秘密基地「來吉部落」,為藝人湯蘭花的故鄉,在地靈人傑的來吉孕育了很多藝術家,神聖的塔山您可親自體會享受最原始的自然美景悠游山林小徑間,徹底解放都市人的心靈。此行程將由塔山下的鄒族子民帶領您深入部落,體驗部落,融入部落,部落的濃郁文化、藝術、及天然的神祕奇觀美景肯定令人回味不已!超美的~「來吉部落」風景清新脫俗,等您來探索與體驗。
神話步道
勇士小屋、拉烏斯藝術之家、山豬屋
部落體驗獵人射箭
第2天
宣帽石山
豐山社區
豐山與石壁是山區漢人的聚落,風災後的-「石鼓盤」重振雄風、絕對有讓您有一番清新脫俗的心靈洗禮。豐山~石頭的故鄉、溪谷、岩石林立、遠離塵世繁嚣!石壁~茶園、溪谷、四週高山環繞的漢人聚落,她曾經風華、曾經滄桑,現在的她更增添了一份沈著斂之美,豐山深林幽谷探趣,豐山的美景都藏在山林深處,不讓人輕易看見,一窺它的奧妙有趣。
小半天竹藝文化中心閱讀更多
28 6 月
第1天龍騰斷橋
龍騰舊稱「魚藤坪」,相傳先民在開墾初時,鯉魚潭有鯉魚精危害地方,鄉民苦不堪言。為了克制鯉魚精作怪,高雄租遊覽車遂在龍騰山區遍植魚藤,同時,又將東面的高山稱為關刀山,用意是藉關刀山斬魚藤,以毒殺鯉魚精,最後魚怪果然不再危害,居民從此安居樂業。至臺灣光復設村後,村民認為「魚藤」不雅而改名為龍騰。民國24(西元1935)年4月21日清晨,臺灣中部大地震,震央即在關刀山附近,三義地區受災慘重,巍峨的山線鐵路龍溪橋,完全震毀,震後在原橋西側另建新橋,遺下拱型橋柱,挺立在烈日風霜裡,供後人憑弔。搭火車經三義時,龍騰斷橋遺跡打眼前掠過,令人印象深刻。
民國88(西元1999)年9月21日再度遭受九二一大地震的無情摧殘,由北端算起第五橋墩半殘拱口二次被震斷,龍騰斷橋除了深具古樸之美外,也是經歷二次大地震的活見證。勝興車站
勝興火車站是西部縱貫鐵路的最高點,站內月台有一座紀念碑,標高 402.326公尺,為西部縱貫鐵路中最險峻、自然景觀最特殊的一段。勝興車站整棟建築係以木頭為建材,為一日式虎牙式木造建築,虎牙式設計據說有避邪祈福的作用。勝興火車站興建於民國前(1906年),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站內設施有許多日治時代的設備,例如與泰安之間作為列車通行證的「電器站牌」,現已改為中央控制系統,這套設備也就逐漸成為歷史。
民國87(1998)年9月23日晚上9點10分車次167最後一班南下列車停靠後,新舊山線完成切換,舊山線縱此畫下完美句點。
現在到勝興車站的遊客卻多了一份緬懷,停駛後列車不再來,反而多了新人拍攝婚紗的懷舊場景,越野車手馳騁的新天地,還有三五成群的遊客走進隧道探險的新風貌。擁有多項第一的勝興站,在各方的關愛下已於民國88(1999)年4月16日經苗栗縣政府公告為「縣定古蹟」,至此深富歷史與觀光資源的文物得以保存。台灣十大觀光小城~三義
苗栗縣在「調整觀光行銷策略,創造新興商機」政策方向下,以「讓世界看見苗栗」為目標,推動7大旅遊路線及3大國際觀光軸線,並正以「三義木雕藝術城」為苗栗國際觀光旗艦景區,拔尖推動三義為「臺灣國際觀光的新亮點」。「臺灣三義」以鮮明的木雕藝術主題、臺灣唯一的木雕產業聚落、便捷的交通網絡、國際知名的旅遊景點、多樣有趣的旅遊體驗、熱情好客的旅遊接待及配合度高的觀光投入,持續提升國際觀光服務能力,傳承與創新這一處代表臺灣最重要的觀光寶地,將「木雕產業特色觀光」推廣到全世界。三義木雕博物館
三義木雕發展的起源,是鄉民吳進寶先生於1918年撿拾枯木回家加工做擺飾,被日本人視為藝術品而喜歡,吳進寶進而與日本人研究如何大量加工生產這些枯木藝術品。早期,三義的木雕多以神像、工藝品為主,近年來,由於個人風格的藝術創作風氣大開,各式各樣題材的雕刻作品不斷的推陳出新,令人嘆為觀止!
「三義木雕博物館」臺灣唯一以木雕為專題的公立博物館,該館以收藏展示木雕藝術精品為主,包括各國土著的民族木雕與臺灣木雕藝術等。參觀鴨箱寶(木鴨DIY)觀賞油桐花(油桐花季)
花蓮租車-中港汽機車出租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租車-中港汽機車出租」( https://goo.gl/maps/W27RTSU7bCaAWRe46 )。閱讀更多
27 4 月
屏北旅遊 X 舊筏灣X 禮納里 之美麗秘境二日遊
行程特色:
此行程將走訪屏東縣原住民部落-舊筏灣部落及禮納里部落。位在海拔800多公尺舊筏灣部落,是排灣族的發源地,依山面海,與射鹿部落、花蓮賞鯨好茶部落及高燕部落隔著隘寮南溪,互為依鄰,遠方盡處就是排灣族的聖山「大武山」,是一處與世相絕的地方。
舊筏灣部落雖已經遷村他處,舊筏灣部落仍保存十餘戶完整的石板屋,其中又以頭目家屋最具氣勢與規模,屋內可看到祖靈柱、葬坑、天窗等特殊結構。少數原住民仍在山裡耕作,繼續栽種檳榔、小米、山芋、樹豆等。
禮納里部落,可以看見不同族群激盪出來的文化景觀,每個村落前的入口意象,無聲訴說著遷徙的故事,轉進巷弄間,族人將珍貴的百合花;意味源起的百步蛇圖騰;象徵身份的木雕作品導入新家,把靈魂注入一棟棟建築之中。在禮納里,人人都可以做自己。
第1天
舊筏灣部落
為現今排灣村遷徙前得舊址,是排灣族與魯凱族祖先的發源地,被群山環繞保護著,進出不易,但同時也保護著原住民傳統。部落仍沿襲著古習,進入部落時會有「過火驅邪」和「賜水祈福」的迎賓儀式,象徵著把外界的干擾與煩憂隔絕在部落外和祈求健康平安。
迎賓儀式-過火驅邪
遠眺山嵐美景
石板屋體驗
部落實習生-迎賓花環DIY
動動手,開始工作啦!和以往日常的工作不同,這次變身部落實習生。動手編織出美麗的花環,自己要戴的花環,自己動手做。
禮納里部落
台灣的普羅旺斯-禮納里部落
因八八風災造三地門鄉、霧台鄉、瑪家鄉重大災情,經由政府與民間團體協助,於瑪家農場建立禮納里部落,以安置三地門鄉大社村、霧臺鄉好茶村、瑪家鄉瑪家村的族人,而禮納里的意思為「我們一起走,大家一起往那而去的地方」。
第2天
禮納里部落巡禮
米酒、檳榔體驗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