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4 月
臺南七股北門二日遊
第1天
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
成立於民國94年11月28日的黑面琵鷺保育管理中心,位於臺南市七股區黑面琵鷺重要棲息地範圍內,距市府設置的黑面琵鷺賞鳥亭及主棲地不遠,建築物位於水上,造型相當特殊,內部規劃有展示室區、生態影片多媒體放映室、休閒餐飲空間及觀景平臺;展示室空間主題以黑面琵鷺為主,包括黑面琵鷺生命史、濕地生態、保育運動及…
七股潟湖
七股漁民口中的內海仔,指的就是七股潟湖,由於曾文溪的四次改道而造成今日的潟湖景觀,這是目前臺灣最大的一個潟湖。此處的生態資源非常豐富,單單螃蟹就有三十種以上,魚蝦貝類更多達兩百種以上,是本地兩萬居民生計的所在。附近的龍山村大街上到處可以看到海產和鮮蚵的料理,喜歡海鮮的人不能錯過。另外,在潟湖區鳥類景…
七股鹽山
七股鹽場過去是臺灣最大的曬鹽場,主要供應國內農工業用鹽,隨時代變遷,曬鹽不符經濟效益,七股鹽場遂於2002年5月廢曬,結束臺灣338年曬鹽歷史,七股鹽山的休閒遊憩時代隨之開啟。 七股鹽山占地面積廣達一公頃,約六層樓高的皚皚鹽峰聳立於七股,蔚為奇觀。臺鹽公司融合傳統與創新,揉捻鹽業史、文化創意、產業…
臺灣鹽博物館
位於臺南市七股區鹽埕里的臺灣鹽博物館是目前臺灣唯一有關鹽產業的主題博物館,其興建主要目的是保存臺灣數百年的鹽業文化資產。「鹽」為鹽工汗水與淚水的結晶,鹽堆狀的外型造觀格外有特色,遠望感覺就像兩座白色金字塔矗立在鹽田裡。 鹽博物館為四層樓建築,鹽博館東面為廣盈鐘乳石館,高雄租遊覽車北面為鹽工住宅群,西面則為荒廢…
無障礙廁所:1間
無障礙車位:汽車2格、機車1格
輪椅借用:7台
直線距離:15.0291公里
南鯤鯓代天府(大鯤園)
南鯤鯓代天府位於臺南市北門區,由兩座廟所組成,大廟代天府,祀奉五府千歲;小廟為萬善堂,祀奉萬善爺,是全臺規模最大、最古老的王爺廟。分布在臺灣西南外海的許多小沙汕,由於地勢形狀像鯤魚的身體,所以五府千歲便以「鯤鯓」為名。 民間相傳萬善爺乃清康熙年間的一個小牧童,因頗有慧根,在康榔山的空地上悟道成仙,…
第2天
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北門遊客中心
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北門遊客中心是由北門洗滌鹽工廠舊建物群中的西南側倉庫群所改建,外觀仍保留著原工廠山牆斜屋頂造型。 全館佈設由北而南以地理分區概念介紹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的景點,並整合區內「鹽業歷史」、「溼地生態」、「宗教人文」、「地方產業」與「文學藝術」等觀光資源,規劃主題區介紹與多媒體…
無障礙廁所:2間
無障礙車位:汽車4格
輪椅借用:2台
直線距離:98.9公尺
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
烏腳病(Blackfoot Disease)是一種盛行於臺灣西南沿海,特別是北門、學甲、布袋、義竹等鄉鎮地區的流行性下肢周邊血管疾病。臺南市山區、宜蘭、彰化等地,也都有烏腳病個案紀錄。臺灣醫學會報告在1954年正式提出;據信烏腳病發生原因極可能是濱海鄉鎮民眾、飲用含有砷過量的深井水,造成的慢性砷中毒…
井仔腳瓦盤鹽田
「井仔腳瓦盤鹽田」是北門區的第一座鹽田,也是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遺址,原為清領時期的瀨東鹽場,原稱為「瀨東場」的井仔腳瓦盤鹽田原來設於鳳山縣大林蒲,後遭洪水淹沒,遷移到臺南佳里的外渡頭附近,至清嘉慶23年(西元1818年)再遭水患肆虐,1818年遷此至今未再移位,是北門鹽場的第一口鹽田,也是臺灣最古…
無障礙廁所:1間
無障礙車位:汽車1格
直線距離:2.3725公里
東隆宮文化中心
王爺信仰文物館 東隆宮王爺信仰文物館佔地200多坪,外觀為宮廷與傳統閩南式混合的建築設計。位於館內三樓的東隆宮王爺信仰文物館,最大特色在於展示王爺信仰的淵源及早年農村廟會迎神的過程。館內大量蒐集有關早期王爺信仰的文獻資料,並邀請雕刻家把王爺信仰中宋江陣、36節的「蜈蚣陣」、神轎、報馬仔、牌班等數十…閱讀更多
18 5 月
第1天
人倫部落
抵達人倫橋入口橋端,可看到兩座布農族人的雕像,代表由此開始走入布農部落的生活,橋端屹立著的布農族人雕像,花蓮市民宿男性象徵著布農族是傳統的狩獵民族,女性象徵著傳統勤勞的農耕生活,期望部落都能過著飽足不缺乏的生活。
大家可以猜猜為什麼橋上會設計那麼多山豬頭哦!接著透過聆聽布農的傳說故事及探訪守護部落的百年大樟樹,可更加了解布農族人過去到現在的生活態度,感受布農文化及回憶的傳承。
漫步依溪岸小徑(探訪雙龍吊橋與雙龍瀑布)
參觀迪克斯布農工藝坊
由布農族耆老米萬吉工藝師所設立,他專長製作木雕、石雕、小型石板屋模型和籐編背簍等,皆是傳承自布農族的傳統生活與文化內涵,作品經常在原住民工藝競賽中獲得獎項。此外雙龍部落的「夏莎工作坊」,是田美玲老師的工作室,裡頭擺滿了老師設計的作品,包含原住民服飾、配件及項鍊等,每件作品皆具獨特的布農風味,看起來十分時尚又不失布農的味道!
布農好手藝(DIY體驗)
第2天
俯瞰濁水溪第一灣
部落導覽(潭南天主堂、潭南國小、獵人之家)
潭南村為布農唯一的卡社群村落,以前潭南村是邵族的原居地,1935年日人令邵族遷到日月潭居住,將土地留給布農族人。 在族人的帶領下,各位將會造訪重生三次的天主堂、看完守護整個潭南村的耶穌像後,再一路慢慢往下欣賞沿街牆面上的壁畫作品,最後抵達融合布農家屋元素設計而成的潭南國小。接著至獵人之家,木造平房外牆彩繪傳統的布農族百步蛇圖騰,屋簷下則掛著一排山豬頭骨,屋內擺滿彎刀、長弓及石斧等布農族過去打獵的器械,還有山豬和猴子頭骨,炫耀著布農族人輝煌的戰績,證明他們是最優秀的獵人。
遇見布農天籟之聲(欣賞達瑪巒文化藝術團表演)
臺灣原住民族當中最先被國際人士知曉的,是以「八部合音」聞名於世的布農族,多年前曾由日本的音樂學者─黑澤隆朝將布農族的”祈禱小米豐收歌”寄至聯合國的文教組織,當時西方的音樂學家認為音樂的起源是由單音、雙音而發展至和音,然當代知名音樂學者聽後,驚訝於古老的部落為何會有如此繁複的和音,從此重寫了音樂起源說的論點。
每年布農人舉行小米播種祭時,為了祈求小米能夠豐收,因此社裡的男子圍成一圈,一起合唱「祈禱小米豐收歌」,歌聲一開始,其實只有四部合音,但當音域高到某一個層次時,軌出現了八個不同的音階,因此被世人稱之為八部合音,這也是目前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和音方式。
與丹大的午茶邂逅閱讀更多
16 3 月
第1天
水里蛇窯文化園區
擁有八十年的歷史,第三代林國隆將祖父的事業,一個即將沒落的陶甕製造工業保留下來,墾丁包車而且成功轉型為深具有教育內涵的園區,有專人指導捏陶解說窯業及水里歷史、生產生活陶、陶藝家創作現代陶,成為南投陶最具代表性的窯業之一。
車埕(木業展示館、林班道、車埕火車站)
車埕(木業展示館、林班道、車埕火車站)
車埕村位於明潭壩下方,村內有最美麗車站雅稱的「車埕火車站」,是集集支線最終點站。一旁的木業文化館則展示了車埕木業的發展史,林班道商圈有許多木製的用品,還可以DIY製作木工品,美麗的儲木池則使人留連忘返。
桃米紙教堂
原為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後,日本建築師為神戶所建造的臨時教堂,提供災民心靈慰藉,臺灣 921地震後遷移來臺。除了富有歷史文化含意,紙教堂更像是陪伴居民重新站起的精神支柱,賦予當地嶄新的生命。其建築構想來自巴洛克時代的羅馬教堂,玻璃纖維外牆與58根紙管立柱構成的橢圓形迴廊,透過光照露出美麗樣貌,隨著四季、晨昏的轉移各有韻味,是日月潭周邊婚紗攝影的指標美景。
紙教堂也是埔里鎮桃米社區的文化中心,設有自然農法施作與體驗的生態農場、在地食材餐飲與紙鋪等文創商店,每一角落皆是愛與互助的具體表現。
中台禪寺
中台禪寺出自名建築師李祖原的設計規劃,佔地二萬六千多坪,耗時七年完工,融合中西方建築文化特色,巍峨聳立,非常壯觀,整個新建築乍看下彷彿金字塔形態。為中部地區一大信仰中心。閱讀更多
18 11 月
第1天菁桐老街十分老街
一般人看到天燈,就會想到平溪。其實天燈的發源地是十分。回溯平溪礦業史,平溪區的十分,堪稱開發最早,也是規模最大的聚落。花蓮賞鯨推薦主要的特色在於這裡的老街是和火車鐵軌並存相連的,讓不少歌手MV都選在十分車站取景拍攝。平溪老街
保有傳統的長條式街屋,每間房子則以兩層樓的古味建築為主,一樓幾乎都是雜貨店,甚至還有日據時代風格的布行及冰店。每條巷道都可看見行經的火車,形成平溪老街的重要特色。平溪的街道有著古樸的風味,沿著斜斜的山坡以及鐵道兩旁,依序建蓋著古厝房舍,附近的商家大多是傳統柑仔店、飲食店、水果舖等,可以看出當地居民簡樸單純的生活情形。而每當平溪火車通過老街上方的鐵路的時,就會傳來轟隆轟隆的聲響,知名的廣告「張君雅小妹妹」,正是在這條有鐵支路通過的平溪老街上拍攝的。
花蓮獨木舟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清水斷崖獨木舟 – 花蓮獨木舟體驗營」( https://goo.gl/maps/86JpYeptAj8ua2Ew7 )。閱讀更多
29 7 月
第1天嘉義公園
建於日治時代明治43年,原名「嘉義公園」,政府遷臺後改名「中山公園」,民國86年又恢復原名。 秀姑巒溪泛舟嘉義公園位在嘉義市東郊,始建之初,依山仔頂山勢開闢園地,後來又拓寬東西邊的空地,築橋修路,計公園面積約268,000多平方公尺,園內古木參天,涼亭水榭,假山魚池,曲徑通幽,因為利用自然山水,風景雅緻,可謂…直線距離:470.4公尺嘉義樹木園
佔地約8.6公頃的樹木園隸屬於農委會林業試驗所,為熱帶經濟樹種之栽植試驗地,兼以母樹園之形態經營,栽植之樹木多屬人文特色的植物,如著名的桃花心木、肯氏南洋杉、黑板樹、巴西橡膠樹…等。 園區內群樹挺拔林立,自然樸實中充分呈現林場的幽靜氣息,小徑蜿蜒,林蔭蒼鬱,古樸的「林場風清」嘉義八景…直線距離:1.9168公里嘉義文化路夜市
長達四、五百公尺的文化路,白天為車道,晚上則成為夜市,道路兩旁佈滿美味可口的小吃店,受人歡迎的雞肉飯、香腸、粿仔湯、羅山米糕、蓮子湯與方塊酥等改良家鄉風味之小吃或特產,不容錯過。第2天直線距離:3.0751公里蘭潭風景區
蘭潭位於嘉義市東北郊山仔頂附近,相傳西元1620年荷據時代荷蘭人在八掌溪的支流鹿寮溪築壩,到了日治時代,日本人又築壩把蘭潭作為自來水廠的儲水池,直到現在蘭潭依然是嘉義自來水廠的蓄水庫,提供嘉義市的飲水灌溉。蘭潭潭水清澈見底,四面岡陵起伏,山光水色,潭水若遇月夜朦朧,如詩如畫,故「蘭潭泛月」列為嘉義八…花蓮溯溪旅遊網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溯溪旅遊網」( https://goo.gl/maps/DuyzXybtt8v3RXFe7 )。閱讀更多
11 11 月
第1天水頭碼頭搭船九宮碼頭風雞的故鄉小金門烈嶼采風
麒麟山公園、鐵漢堡、蓮湖、紅土溝、湖井頭、西口風雞北風爺、烈嶼文化館、八達樓子、花蓮泛舟竹葉貢糖、陽山公園-毋忘在莒。九宮碼頭搭船水頭碼頭
花蓮獨木舟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清水斷崖獨木舟 – 花蓮獨木舟體驗營」( https://goo.gl/maps/86JpYeptAj8ua2Ew7 )。閱讀更多
20 3 月
第1天
廣興紙寮
從日據時代以來,埔里位居臺灣造紙重鎮,帶您走訪現場手工篩紙過程:取煮蒸洗打抄壓烘,完整呈現;並安排親自動手製作「紙扇」,台東包車印證好水質做出好紙質。
中台禪寺
中台禪寺出自名建築師李祖原的設計規劃,佔地二萬六千多坪,耗時七年完工,融合中西方建築文化特色,巍峨聳立,非常壯觀,整個新建築乍看下彷彿金字塔形態。為中部地區一大信仰中心。
泰雅渡假村
位於北港溪旁,魚蝦豐富,曲流峽谷,風光卓越,而泰雅渡假村佔地56甲,在廣闊的園區中,將山林野趣與溫泉設施結合休閒遊樂,規劃成一國際型渡假休閒溫泉特區。村內以泰雅文化為創辦及經營為主軸,處處可見象徵泰雅族原住民的文化特色,並精心安排了原住民文物館展示泰雅族的傳統文物,渡假村內也有其他刺激的活動,如雲龍飛車,夢幻飛車、宇宙蜘蛛等遊樂設施,提供心跳加速的娛樂快感。
國姓驛站
國姓驛站是南投縣國姓鄉入口的第一站,國姓驛站外有多種休閒設施讓遊客休息放鬆,在館內也可以買到各式各樣的國姓鄉農特產當作伴手禮,附設的台灣國姓咖啡館內不僅販售在地優質咖啡,並以火龍果、有機山形玫瑰、地瓜及南瓜等在地食材研製好吃的霜淇淋供遊客品嚐。 ※1-2月可至落羽松秘境順遊並欣賞落羽松林。閱讀更多
22 5 月
第1天東北角
北起新北市瑞芳區,南至宜蘭縣頭城鎮,花蓮機場租車全長約66公里的東北角海岸線,有豐富的自然、人文、美食及完善的公共設施,舉凡燈塔、草嶺古道、沙灘、衝浪、渡假中心與奇特的自然景觀,如蘑菇般的蕈狀石、豆腐岩、蜂窩岩,是北台灣最具魅力的風景區。鼻頭角
鼻頭角集東北角海岸海蝕地形之大成,尤其海崖、海蝕凹和海蝕平臺之發育更冠絕全臺。海蝕平臺上滿佈著蕈狀岩、蜂窩岩、豆腐岩及生痕化石,賞景之餘,亦為戶外教學一處極佳的自然地質教室。沿著往鼻頭國小的石徑漫步,海與天共一色的美景迎面而來,步道的盡頭即為鼻頭角燈塔,該塔始於清光緒22(1896)年,二次大戰時遭盟軍炸毀,直到光復後才改建為塔高12.3公尺的圓形建築。南雅
南雅是東北角海岸的一個賞遊點,以奇岩景觀著稱,除了觸目可見的海蝕礁岸外,最令人稱奇的便是千狀萬態,鬼斧神工的風化紋石錯落其間,彷彿一座戶外大型雕塑博物館。南雅風化紋地形為臺灣所罕見,其成因為砂岩中的節理經風化作用造成含鐵礦物氧化,於是顯露出氧化鐵的帶狀花紋,饒富造形之美。陰陽海金瓜石
曾是台灣知名的礦區,有黃金故鄉的美稱,淘金的舊礦場已規劃為黃金博物館,園區裡有環境館、太子賓館、黃金神社、本山五坑道、日式宿舍等,可以深入瞭解金瓜石的淘金歲月。九份
位於基隆山旁的九份是座山城,觀光客在熱鬧的老街(基山街)穿梭,品嚐芋圓、草仔粿、芋粿等小吃,購買手工木屐、懷舊零食、手繪衣等特產,最棒的是找間懷舊茶館,一邊品茗清香的台灣茶,一邊眺望山城海景。花蓮泛舟旅遊網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泛舟旅遊網」( https://goo.gl/maps/Q2UevhMKAe51yCLY8 )。閱讀更多
10 8 月
部落賞楓之旅
第1天
餘生紀念館
清流部落│賽德克族
1930年賽德克族馬赫坡頭目莫那・魯道率各部落對抗日本統治,在霧社公學校襲殺日本人,史稱「霧社事件」。戰後餘生的賽德克遺族被日本政府遷移至「川中島」,即清流部落。現在,純樸的族人在這寧靜的山谷中春播夏耘,過著恬淡生活,與世無爭。
餘生紀念館
夢谷瀑布
眉溪部落│賽德克族
位在眉溪與南山溪匯流處,夢谷瀑布即座落於部落的南山溪山谷,是賞蝶、垂釣、賞楓聖地。花蓮賞鯨部落附近著名的古戰場「人止關」及莫那魯道紀念公園,都是旅人必訪的歷史景點。
夢谷賞楓
巴蘭社狩獵生活
人止關
莫那魯道紀念公園
第2天
萬大部落
萬大部落│泰雅族
萬大部落奧萬大早期為原住民的開墾地,當時族人大量種植楓香,作為栽培香菇的優良椴木,造就現今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楓林遍地的紅葉美景。途經濁水溪支流霧社溪上的霧社水庫,可一覽湖水碧綠的動人景色
參觀上口台電宿舍、親愛國小萬大分校、奧萬大發電廠
第3天
親愛部落
親愛部落│泰雅族
親愛部落位於霧社之南,沿碧湖旁往奧萬大風景區的路線上,一路疊疊山巒與層層梯田相伴。近年來親愛國小成立部落製琴廠,小提琴琴聲悠揚,搭配製琴工藝,成為部落另一特色。
體驗親愛部落織布工藝,親愛國小部落工藝教室小提琴製作
松林部落│賽德克族
位於萬大西方的台地,臨濁水溪上游,因溪水長期沖刷侵蝕,河谷景觀雄偉。日治時期,部落以能夠種植出進貢日本天皇之用的香米聞名,又稱「伊那谷香糯米」。閱讀更多
11 12 月
第1天國家體育場左營舊城
1721年朱一貴叛亂後清廷始允築土城或竹城。1826年興隆莊縣城完工後,文武官員進駐。1853年林恭之亂,花蓮火車站租車縣城淪陷,殘破不堪,興隆莊縣城淪為舊城。1985年8月19日,經內政部核定公告,左營舊城含東門、南門、北門及城牆,護城河及北門外之鎮福社及拱辰井為一級古蹟。舊城四門並於1991年3月修復完工。蓮池潭(春秋閣、龍虎塔、孔廟)
風光明媚、水域廣闊的蓮池潭是高雄市名聞遐邇的風景區,為康熙四十四年鳳山知縣宋永清濬修。潭長.1.4公里,西岸廟宇林立,共計二十餘座寺廟,清代鳳山八景中的「泮水荷香」即指此地。維格黃金菠蘿城堡
花蓮獨木舟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清水斷崖獨木舟 – 花蓮獨木舟體驗營」( https://goo.gl/maps/86JpYeptAj8ua2Ew7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