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1 月
第1天日月潭國家風景區
日月潭一共有四座視野遼闊的山及十條景色宜人的步道,取名明潭四秀十俊,可依自己腳程及時間安排要遊湖賞景的景點,獨木舟放慢您的腳步,用心體會湖畔自然生態,與花木蟲鳥做近距離的接觸吧!九蛙頭向山遊客中心
由知名日本設計師團紀彥所設計的向山行政暨遊客中心,可說是日月潭著名的觀光地標,曾榮獲 2011 年臺灣建築獎首獎等多項大獎。以環抱日月潭為意象,設計兩棟彎曲的建築物,遠觀像一只迴力鏢,並以木紋清水模佈置外牆,且因基地地勢較高,在靠近日月潭一側設計無邊緣的水池,池面與潭面合為一體,塑造出開闊的視野,使建築與周邊水景及綠意相融;同時為眺望完整日月潭景色而設計的斜坡屋頂,也成為拍攝婚紗的著名勝地。船遊日月潭(水社➜玄光寺➜伊達邵)水社玄光寺
距離日月潭約2.5公里的玄光寺,建於民國44(西元1955)年,原是玄奘大師舍利子由日本取回後,暫時安奉的地方,民國54(西元1965)年,玄奘寺興建完成後,玄奘大師舍利子才改移奉至玄奘寺。該寺地處日潭與月潭的陸地交界處,外觀為仿日式寺廟建築,內供奉玄奘大師的金身,上懸「民族家師」匾額,臨潭背山,離潭僅十餘公尺,寺下設有碼頭,遊客可搭船至碼頭,再拾級而上參觀。伊達邵
伊達邵舊名「德化社」、「化蕃社」,邵族主要居住於此,是日月潭邊人口聚集最多的村落。當年 蔣公最喜愛泛舟到這兒觀賞邵族山地歌舞,遂使該社成為日月潭重要的原住民文化園區。現德化社是邵族、泰雅族與漢族共居,村內有藝品店、餐廳與旅館等。每年8月15日前後,這裡的邵族會舉行盛大的祭典,屆時整族全員出動,遊客若選擇此時光臨,當可一飽邵族迷人的風情。此外,伊達邵(德化社)也是水社大山的登山口。毛王爺本名毛信孝,是少數受過日本教育的邵族人。民國38(西元1949)年蔣公來此時,毛信孝表現得很靈活,率族人在碼頭迎接蔣總統,表演歌舞娛樂,蔣總統對邵族部落組織並不清楚,遂以「酋長」稱呼毛信孝。但邵族本無酋長制度,真正頭目也非毛信孝。積極的毛信孝後來又組織邵族歌舞團,前往前線勞軍,聲名大噪,社會上乃出現「毛王爺」之稱呼,據毛信孝後人表示,「毛王爺」其實是蔣總統稱呼毛信孝的。如今,毛信孝的孫子仍居住在伊達邵(德化社),經營「毛王爺之家」藝品土產店,觀光客可去拜訪。伊達邵商圈巡禮慈恩塔
此塔乃先總統 蔣公為感念母恩偉大而建於西元1971年元月,期以昭示國人,克盡孝道,永懷慈恩。慈恩塔位於海拔954公尺的沙巴蘭山上,當初建塔時,所有建料均利用船運過月潭水面,再用流籠送上山,工程相當艱巨,塔高僅46公尺,塔頂正好為海拔1000公尺。建成後,塔高聳入天,儼然成為日月潭著名的地標建築。從慈恩塔最高層往拉魯島(原名光華島)瞭望,拉魯島、玄奘寺與慈恩塔,約在同一條中軸線上,地形宛若是龍頭伸入潭中取水,拉魯島位於入水處,玄奘寺位於龍頭,慈恩塔則是龍之心臟部位。文武廟
位於日月潭北邊山腰處,形勢陡峻,依山勢而築。廟的方位採「坐東向西」背山面湖,氣勢磅礡。主要建築為一埕二庭三殿,是等級很高的廟宇佈局。前殿為樓閣式建築,稱「水雲宮」,祀奉文武廟開基諸神。正殿主祀武聖關羽故名曰「武聖殿」,後殿主祀孔子,名為「大成殿」。
花蓮賞鯨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賞鯨售票處」( https://goo.gl/maps/Ja1MfK4zcH9aJtDg6 )。閱讀更多
22 7 月
第1天茶之鄉新南山商號桃山瀑布步道(或漫步台灣櫻花鉤吻鮭生態中心、茶莊、兆豐橋、觀魚台)夜宿台中第2天福壽山農場
福壽山農場位處高海拔,因地理位置上得天獨厚,群山環繞、視野遼闊,加上歷史風華的洗鍊,無論是在自然、人文、觀光、花蓮泛舟花卉、生態等,皆孕育出豐富且多樣化的景觀特色、美不勝收。更有「台灣小瑞士」美名,需要您親臨現場,才能體會到農場美景所帶來的感動!後花園採果賞楓(季節性)漫步「天池區」礁溪火車站(品嚐宜蘭特色小吃、採購伴手禮)
花蓮租車-中港汽機車出租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租車-中港汽機車出租」( https://goo.gl/maps/W27RTSU7bCaAWRe46 )。閱讀更多
03 7 月
臺南古蹟二日遊
第1天
祀典武廟
祀典武廟又稱關帝廟,建於明鄭時期,相傳原為寧靖王府內之關帝廟,為臺灣武聖關帝之信仰中心,也是唯一列入官方祀典的武廟,花蓮泛舟廟分三進:前殿、拜殿、正殿及後殿,以長達66公尺的朱紅山牆迤邐連接,彰顯恢宏氣勢。 歇山屋脊的正殿中,供奉著金身關帝神像,左右陪祀周倉和關平,為清代康熙年間留下的古物,其上「萬世人極…
大天后宮
大天后宮,俗稱「臺南大媽祖廟」,是臺灣第一座官建媽祖廟。大天后宮供奉的主神,也就是俗稱的媽祖婆,是臺灣民間的宗教信仰中最普遍的神明。大天后宮原為明寧靖王朱術桂的王府。清康熙22年(西元1683年)水師提督施琅攻佔臺灣後,鑒於臺灣人民對於媽袓信仰的虔誠,為收服民心,乃奏請清廷將寧靖王府邸改建為媽袓廟,…
延平郡王祠
延平郡王祠建於清同治年間,位於臺南市開山路,奉祀臺灣開山始祖鄭成功及其部將,為臺灣的重要古蹟。佔地9,400餘坪,庭園修築風格莊嚴典雅,是臺灣少見的「福州式」廟宇建築。 西元1661年,鄭成功帶兵在鹿耳門登陸,趕走了荷蘭人,並積極建設臺灣,以做為反清復明的根據地。鄭成功經略臺灣,除設立官署,清查戶…
第2天
安平古堡
荷蘭人於西元1624年,在安平建造了臺灣第一座城堡「熱蘭遮城」,也就是現在的安平古堡,這裡曾是荷蘭人統治的中樞,更是對外貿易的總樞紐,原本的建築格局分為方形內城與長方形外城。西元1661年,鄭成功驅離荷蘭人後,將此地改名為安平,故熱蘭遮城也稱為「王城」或「臺灣城」,俗稱安平古堡,是臺灣最早的一座城池…
億載金城
億載金城古稱為「安平大砲臺」或「二鯤鯓砲臺」是為了對抗因牡丹社事件而犯臺的日本軍隊。西元1874年沈葆楨先抵安平,認為應建立大砲臺以保衛府城,因此,西元1876年由法國工程師所設計完成的全臺第一座西式砲臺終於完成,也是全臺第一座配備英國阿姆斯壯大砲的砲臺,臺灣的海防軍事也因此而邁向近代化的一大步。建…閱讀更多
09 10 月
第1天東石鰲鼓濕地森林園區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含括位於嘉義縣東石鄉北港溪以南至六腳大排以北之間,面積約為1,470公頃,包括東石農場1,022公頃、鰲鼓農場311公頃及溪下子農場137公頃。
發展國際級濕地公園,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早期為台灣糖業公司填海造陸從事農、漁、牧事業及種植甘蔗的大本營,秀姑巒溪泛舟但由於地層嚴重下陷、海水入侵地下水層,農場逐漸沒落荒廢。地勢低窪加上周邊海堤圍繞,大雨過後,魚塭及舊有農地形成天然的蓄水池,久而久之,這些水塘濕地之棲地,越來越多候鳥與留鳥棲身及停留於此,成為現今之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大面積的造林地十年或是二十年後將茁壯成林,鰲鼓濕地將會成為具有多樣林相及豐富濕地生態資源之國際級生態環境。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以「濕地保育」與「環境教育」做為園區主要發展定位,使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成為生態旅遊及教學研究的基地。布袋鹽田
台灣西南海岸因擁有強烈的日照以及平直的沙岸等先天條件,自古以來即是著名的鹽場,早在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就有地棍郭行矇騙官府,徵收漁塭,開闢鹽田,清道光三年(1823年)豪富鹽商吳尚新在現今的新厝地區開闢鹽埕百甲,更開啟了布袋曬鹽光輝的一頁,後來規模更擴大到義竹、東石、布袋三個鄉鎮,鹽場面積達2000餘甲,布袋曬鹽的歷史追溯至今已將近二百年。
60年代為布袋鹽場最全盛的時期,白色的鹽田整齊的排列在台17號公路兩側,一座座雪白的鹽山,為當時最特殊的景觀,據說當時約有2400多位鹽工,可說是布袋地區最多人從事的工作。但由於時代變遷,在缺少鹽工及晒鹽成本等原因之下,民國90年由機器取代製鹽工作,曬鹽業於正式走入歷史,雖然早期曬鹽、挑鹽的景像已不復見,但當地豐富的人文歷史及漁村景觀仍值得我們前去細細品味。北門井仔腳
「井仔腳瓦盤鹽田」是北門的第一座鹽田,也是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遺址,原為清領時期的瀨東鹽場,1818年遷此至今未再移位,而且清一色為瓦盤鹽田,呈現出馬賽克拼貼般的美麗藝術,後因人工成本過高的原因,於2002年結束了長達338年的曬鹽業,使原來遍布於此處的鹽田,漸漸荒廢棄置,管理處為延續其曬鹽產業文化的精神,將鹽場復育,而現已成為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內最具特色的觀光鹽田,更恢復了居民共有的生活回憶,遊客在此可體驗傳統曬鹽、挑鹽、收鹽的樂趣,是一處適合親子同遊的深度景點。
行易花蓮租車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租車-行易租車」( https://goo.gl/maps/7ifeUVpuyJ62 )。閱讀更多
18 9 月
蘇澳、南方澳文化美食一日遊 (宜蘭出發)
第1天
白米木屐文化館
南天宮(金媽祖)
南方澳是一個天然漁港,居民多以捕魚為業,西元1946年居民因感念媽祖顯靈相救,遂於1950年臘月籌建南天宮媽祖廟,並於1952年完成大殿,1956年(民國45年)11月18日全廟落成。西元1990年(民國79年)請來20多名師傅打造全世界最大的一尊金身媽祖神像(全身皆為純金打造,重達200公斤)。民國84年9月10日子時安座,花蓮賞鯨最佳時間吸引許多人來此朝拜,香火鼎盛。
蘇澳冷泉
蘇澳冷泉的形成原因是由於宜蘭具備豐沛的雨量,和蘇澳當地厚實的石灰岩層地形而造成,和礁溪溫泉並稱為蘭陽平原深藏地下的兩個天然瑰寶。
冷泉區位於蘇澳鎮北方,亦即蘇澳火車站正前方約三百公尺處的中原路和冷泉路一帶。早在1928年就被發現。為低於攝氐22度的「低溫礦泉」,無色無臭,水質清澈透明,是可浴的碳酸泉,洗冷泉時,因水溫較人體溫度低,剛下池子會感覺比較寒冷,但浸泡不到五分鐘,便覺渾身發熱,且由於池底不斷冒出潔細的氣泡,彷彿浸泡在無糖的汽水裡,十分特別,冬夏不同季節到此泡冷泉,也各有其獨特的趣味。
目前冷泉區內部設有男女露天大眾池和個人浴池,並有完善規劃的休閒公園可供遊憩。此外,由於冷泉水質清澈甘美且富含大量的二氧化碳,也可製成食品及飲料,蘇澳有名的「羊羹」和早期的「彈珠汽水」俗稱(納姆內),即是以冷泉調製而成,目前後者已不生產,但「羊羹」則依然是蘇澳冷泉代表性的特產。
內埤海灘閱讀更多
03 8 月
臺北美食三日遊
第1天
花博公園
「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簡稱臺北花博)是臺灣第一次獲得國際授權舉辦的世界級博覽會,營運171天創下896萬3,666參觀人次的佳績,為延續花博美麗的力量,臺北市政府於花博會後規劃花博公園,並整合原花博圓山、美術與新生等三大園區,辦理文創、藝術、親子、多元教育、銀髮、幸福、樂活……
士林夜市
士林夜市為臺北市最具規模的夜市之一,以陽明戲院及慈誠宮為中心,包含了文林路、大東路、大南路等熱鬧街市集結而成,花蓮租機車其中士林市場早在民國前二年即已興建,以各種傳統小吃聞名國內外,許多觀光客皆慕名而來,像是大餅包小餅、石頭火鍋或是士林大香腸等,更是已經成為美食地標,無人不曉。 由於夜市鄰近許多學區,故以學…
第2天
臺北偶戲館
臺北偶戲館就位在號稱亞洲最大購物中心的京華城旁,館內主要有戲偶展示、演出、教學等活動舉辦,也可以購買戲偶的藝術品。 其中的布袋戲區有金光戲臺、肩擔戲臺等不同的舞台表演形式,也可以觀看在後場演出的樂器和戲偶頭的製作過程等。另外在傀儡戲區,則展示了臺灣本土南北傀儡戲偶造型與功用的不同,也歡迎來客可以試…
松山慈祐宮
慈祐宮在西元1753年建立,是松山地區發展的起源地。松山曾經叫做錫口,以松山慈祐宮正門上的匾額,寫的是「錫口慈祐宮」。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和尚,帶著湄洲媽祖金身到處遊走化緣有一天來到錫口,當地有很多人和他是同鄉,加上人們都崇信媽祖,所以大家就一起捐錢,想要蓋一座媽祖宮。經過十幾年的募集資金,終於在西元1…
饒河街觀光夜市
饒河街夜市位於松山區八德路四段及撫遠街間的饒河街,全長600公尺,是臺北市區的大型觀光夜市之一。饒河街與松山車站一帶舊稱錫口,因基隆河水深,使本區得舟楫之便,而成為基隆、宜蘭貨物運至臺北城之轉運站,當時商賈雲集、舟船輻輳,極一時之盛,故使本區有「小蘇州」之稱。後因港岸河水淤積,停泊船隻漸少,再加上八…
第3天
剝皮寮老街
剝皮寮老街,就位於今日萬華老松國小的南側,地址為康定路173巷,老街北側的街屋與老松國小校園僅一牆之隔,南側的街屋則緊臨廣州街。創立於明治二十九年(1896)的老松國小為一所歷史悠久的百年老校,校園建築北棟被指定為市定古蹟,東、西棟分別被指定為歷史建築。而老松國小旁也有了一座「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清水巖祖師廟
艋舺清水巖又稱「祖師廟」,在清乾隆52年(西元1787年)建立。與艋舺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並稱「臺北三大廟門」。主祀的清水祖師陳昭應是福建安溪移民從故鄉請來,共有7尊,其中以蓬萊祖師最靈,也就是所稱的「落鼻祖師」。相傳天災地變時,祖師的鼻子就會自行掉下來,警告信徒,一直到災變過去,才又會自行回復。…
華西街觀光夜市
華西街觀光夜市位於龍山寺附近,是我國第一座觀光夜市,以販賣各式山產海鮮野味小吃為大宗,是國內外觀光客最鐘愛的景點之一。 夜市入口處為中國傳統牌樓建築,沿途掛滿紅色宮燈,極具特色,兩旁店家皆為老字號,口碑與品質兼顧,連高級餐廳也有據點,像是廣受日本觀光客青睞的臺南擔仔麵一店,就是在這裡發跡,其他小吃…閱讀更多
24 8 月
『馬祖-國之北疆 生態尋蹤』五日遊
第1天
基隆港/西岸旅客碼頭
第2天
東湧燈塔
東引島燈塔位於東引島東北方世尾山突出的山頭上,由於歐風建築風格,造形典雅,被當地居民譽為「東引別墅」。1988經內政部評定為台閩地區三級古蹟,是我國位置最北的一座古蹟,也是東引最具潛力及觀賞價值的觀光勝地。
烈女義坑
東引的地質屬花崗閃長岩,地勢起伏頗大,由海平面陡升至百餘公尺,海蝕地形豐富,在往東引島燈塔的途中,會行經烈女義坑景點,步行而下,近百公尺深的海蝕崖,氣勢懾人,向崖底望去令人心生畏懼。兩側高聳的懸崖,眼前海天一色的景致,令遊人駐足再三,難忘其氣勢。
一線天
一線天是一處海蝕溝地形,位於東引天王澳的左側岬角,這裡曾經是軍方的重要示範據點,曲折的戰備壕溝兩旁,標語林立,每個轉角,皆可見到像是「誓死固守據點」、「生死相與共存亡」等精神標語。沿階步行向下,到了壕溝終點,「一線天」的景致現於眼前,兩側垂直岩壁,相鄰至相接,向上延伸至天際,向下垂直入海,天空縮小如一線。
安東坑道
長達300公尺安東坑道建於1972年,坑道穿越整座二重山,為傑出的軍事工程,是當年部隊的戰備坑道可容納一個連隊。坑道開鑿由山腰開始採由上往下開的方式開鑿至海平面。2002年軍方釋出安東坑道原本安置炮台的洞口,成為欣賞無敵海景和觀看黑尾鷗漫天飛舞的絕佳地點。
每年春夏期間,黑尾鷗會群聚坑道外沿著海岸線的山壁,於垂直的山壁繁殖下一代,並在附近海域覓食。進入陰涼的坑道,不但能夠避暑,還能如此近距離觀賞燕鷗,是難得的生態體驗。
燕秀潮音
燕秀潮音位於特種部隊海龍蛙兵的連隊舊址後方,是一處典型的海蝕洞地型,潮水由外湧入洞中,沖擊岩壁引發聲響,迴旋於谷中,因而得到燕秀潮音之名。
國之北疆
東引是我國有效統治疆域的最北境。從西引島的后澳往西走,穿過一條約200公尺的水泥小徑,便來到我國疆域最北-國之北疆。2006年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此地豎立一塊「國之北疆」石碑及地上刻上北固礁的經緯度,藉由特別意義的數字呈現加深遊客的旅遊體驗是每位到東引旅遊拍照留念的重要景點。
中流砥柱
東引跟西引間的聯繫通道,東、西引島因為彼此相鄰頗近,又有一個「中柱礁」,於是將這三地以隄防護岸、公路相連從此兩島合而為一。中間的「人定勝天」標語便是記錄此舉,成為遊客到東引旅遊必訪的景點之一。
第3天
南竿遊客中心
南竿遊客中心/人文及生態體驗
南竿地區最新指標「綠建築」,遊客中心一樓欣賞馬祖四鄉五島風采影片以及認識燕鷗、島嶼生態及地質環境。
北海坑道
北海坑道/大漢據點
獲選全台灣36祕境之一鬼斧神工的蓋世之作,參觀了解堅硬無比的火山岩『花崗岩』在特別的時代背景資源缺乏的狀況下竟能鑿出容納百艘艦艇的空間,可謂鬼斧神工。藉以了解花崗岩在馬祖的特殊地質角色。
鐵堡
鐵堡/官帽山生態公園
一座神祕的海上碉堡,因為戰地任務將岩礁挖空做為軍事基地。鐵堡旁邊緊鄰的官帽山生態園區,園內的砲彈步道兩旁分佈著當地原生林『拓樹』,動線延伸到觀景台的位置可以看到珍貴的海蝕溝景觀。
八八坑道
馬祖酒廠/八八坑道
馬祖酒廠採用馬祖當地甘美清冽泉質所釀造出的好酒,加上利用原是儲存軍需戰備的八八坑道,天然的花崗岩呵護下冬暖夏涼適宜的溫度作為窖藏酒罈的坑道,一靠近便可聞到酒香實為最佳窖藏美酒的寶地。
天后宮
天后宮/媽祖巨神像
媽祖是馬祖地方守護神。廟宇的中央石棺為媽祖靈穴,也因為天上聖母-媽祖埋葬於此,當地神蹟不斷,因此成為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媽祖巨神像於2009年10月完工,高度29.6公尺,目前是全世界最高的媽祖巨神像。
大坵梅花鹿
大坵梅花鹿尋蹤/特有植物觀察
位於橋仔村西北方,距離北竿本島約兩百公尺,一海之隔的大坵島,平日是釣友的磯釣樂園,也是馬祖列島唯一野放梅花鹿的島嶼。
大坵有大、小坵兩島,面積僅0.69平方公里,是全馬祖列島曾經有人居住的島嶼中,唯一沒有馬路與車子的小島。由於過去戰地任務的關係島上居民離開大坵島,因此島上豐富的生態與景觀資源充分地被保留,目前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已在島上興建環島步道和木棧平台,方便遊客生態尋幽與慢活觀景。
藍眼淚
北竿夜晚追淚
海上、陸上藍眼淚各有不同的風情與驚喜。
第4天
06據點
早期的邊險要地順著戰備道前進彷彿走到了天涯海角,除了不受氣候影響的芒草外,台北包車帶著探險的精神,更可以看到山坡邊的海景植物海芙蓉仍屹立不搖的生長在那峭壁之上。據點的射口風景秀麗別樹一格,是悠遊馬祖不可少的景色風光。
戰爭和平紀念館
館內展示軍裝槍枝、宣傳單,並訴說著馬祖的歷史人文故事。讓所有人一窺馬祖地區的歷史背景,戰地任務的原貌。讓戰地的特色與故事重新浮現眼前!
橋仔漁村展示館
橋仔漁村&橋仔漁村展示館
橋仔漁村乃依山面海的閩東村落,曾是馬祖重要的商業轉口港。位於壁山山陰一座向北傾斜的山谷內,谷地經雨水切割,山溝縱橫,小橋處處,福州話「仔」者「小」也,所以稱「橋仔」。橋仔村廟宇林立,一村八廟,又稱廟村,冠絕馬祖。漁村展示館內展示早先漁民的服飾、生活用品,及木作的漁船,彷彿穿梭古早馬祖漁業風光時期。
芹壁聚落
身在芹壁有如異鄉國度被世人遺忘的山城,乍看之下彷彿置身希臘地中海的一隅,穿梭在芹壁的石巷之中,看著大海、吹著海風、聽著浪濤、如同乘坐時光機器旅行。當年馬祖人從閩東地區遷居到馬祖,也把當地的青蛙信仰一起帶過來,並供奉在芹壁的天后宮。過去數百年來,蛙神亦時常顯靈護衛芹壁。此一特色與一般的信仰習慣相比可謂獨樹一格。
璧山
馬祖最高的璧山觀景
壁山是馬祖地區的第一高峰標高298公尺,擁有絕佳視野可以一覽北竿的地景風貌,亦是拍攝北竿風景最美的地點之一。從壁山觀景台俯瞰,塘岐村、后澳、北竿機場以及螺山、蚌山、無名島、峭頭、大坵、小坵等連串島礁,盡入眼簾,天清氣朗時,對岸山河清晰可見。觀景台一旁的壁山步道約有千階,直下塘岐村,是全馬祖最具挑戰性的觀景生態步道。
北竿遊客中心
北竿遊客中心/坂里古厝/沙灘
參觀重新規劃啟用的北竿遊客中心及百年古厝體驗人文居住的特色風格。讓人置身於閔王的歷史當中,現今以已規劃成為特色民宿。5~8月可在坂里沙灘欣賞開黃花的海邊月見草與開紫花的蔓荊。
塘岐村
塘岐街頭
可購買馬祖當地特色名產及伴手禮,享受鄉村人文聚落的悠閒時光。
枕戈待旦
清水濕地/枕戈待旦
馬祖地區經內政部列為國家級濕地,在濕地內可以看到鷺科鳥類(大白鷺)及清白招潮蟹、與北方招潮蟹(是目前在中國沿岸分布最北邊的種類)。運氣更好的話可能在此發現罕見的『活化石-鱟』。
第5天
早上南竿福澳港乘船返台閱讀更多
09 9 月
第1天臺北龍山寺
艋舺(今萬華)是臺北市開發最早的地方,而臺北第一名剎─龍山寺,就是當地居民信仰、活動、集會和指揮的中心。據說以前有一個人把佩帶的觀音菩薩香火,台南租遊覽車遺掛在一棵大榕樹上,到了夜晚竟然發出光芒。更奇怪的是有求必應,非常靈驗。所以信徒就在那個地方建立龍山寺,從西元1738年(清乾隆3年)開始,到1740年落成。…直線距離:4.2817公里臺北孔廟
走過大龍街,來孔廟。孔廟主祀中國最偉大的老師──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以及歷代的先賢、先儒。由於孔子崇尚樸實,所以孔廟的建築較簡單樸素,不像一般廟宇有華麗的裝飾,連門口也沒有放置石獅,孔廟以大成殿為主,站在大成殿外,可看到中間的屋頂上,有一對圓筒,叫做「藏經筒」。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秦始皇為了便於統治,所…直線距離:104公尺大龍峒保安宮
大龍峒位在淡水河和基隆河的匯流處,開發很早,並以保安宮為信仰中心。保安宮佔地廣闊,自西元1805年興建,因為工程浩大艱鉅,而且所用石材、木材都從大陸運來,連蓋廟的師父也從大陸請來,所以分期施工,歷經25年才完成。 來到保安宮,可以看到廟前除了龍柱外,還有一造形奇特的石獅,通常,廟的石獅都一雄一雌,…
行易花蓮租車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租車-行易租車」( https://goo.gl/maps/7ifeUVpuyJ62 )。閱讀更多
31 1 月
第1天武陵農場
武陵農場位於臺中市北橫宜蘭支線(台7甲線)53公里處,民國52(西元1963)年將原屬榮民農墾處的武陵墾區正式改名為武陵農場,花蓮賞鯨最佳時間農場內阡陌縱橫,種植高山蔬果與茶葉(青心烏龍),四季風情不同;春天綻放梅花、櫻花、桃花、梨花、蘋果花與杜鵑花,夏天與秋天則是水蜜桃、梨子與蘋果的採收期,到了冬天,幸運的話,可嚐到雪的滋味。農場北邊聳立著有武陵四秀之稱的品田山、池有山、桃山、喀拉業山,西側有雪山、志佳陽大山,東有羅頁尾山;自萬壽橋進入後,即可聽到大甲溪流域七家灣溪的潺潺水聲,乃國寶魚櫻花鉤吻鮭產地,沿著長達百餘公尺、由柳杉樹夾成的松林小徑而行,盡頭為農場中心,銀色巨獅旁的「醒獅園」三字,乃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所親題。
高約50公尺的桃山瀑布又名煙聲瀑布,號稱武陵勝景,可自武陵青年活動中心後側之水泥路,經武陵吊橋而到達,站在桃山山腰上遠眺山谷,武陵農場風光一覽無遺。此外,若由品田山經由北陵脈可到雪山。在群山屏障下,夏季涼爽冬不酷寒,是個四季宜人的渡假勝地。農莊文物館茶莊櫻花鉤吻鮭生態館醒獅園https://goo.gl/maps/Q2UevhMKAe51yCLY8花蓮賞鯨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賞鯨售票處」( https://goo.gl/maps/Ja1MfK4zcH9aJtDg6 )。閱讀更多
02 9 月
第1天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
烏來的美麗,不僅來自山光水色的加持,更因多元文化的聚居,使她有別於臺北近郊城鄉的度假風情,「新北市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台北一日遊即是展現此地原住民族歷史曾經的最佳舞臺。座落於烏來商圈入口處,興建有地下1層、地上3層建築物,以泰雅原住民族的歷史淵源、傳統人文風貌、生活習俗、宗教信仰及祭典節慶等內容,將烏來泰雅族…直線距離:35.1公尺烏來溫泉
烏來四面環山,風景秀麗,河川、溫泉、瀑布、櫻花楓紅、賞鳥觀蝶、空中纜車、雲仙樂園觀光臺車、山地歌舞、原住民文化等是本區的特色。山產、溪魚、溪蝦、小米麻薯、竹桶飯、山胡椒雞湯、月桃飯、小米酒、主題餐飲,樣樣具備。此外,烏來四季有不同風情,在春天,烏來的山櫻花開滿山野,每年3、4月份是櫻花盛開時期;在夏…
花蓮溯溪旅遊網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溯溪旅遊網」( https://goo.gl/maps/DuyzXybtt8v3RXFe7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