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1 月
第1天朱銘美術館〔星期一休館改走金山(金包里)老街巡禮〕
朱銘的創作最有名的是人間及太極系列,有木雕、銅塑及鋼塑;除了木雕展示在室內本館,其他則依地形地貌不同分佈於13個區:九份包車天鵝池、藝術長廊、戲水區、藝術表演區、朱銘工作室及朱雋館等。金山(金包里)老街
金山老街曾經是清代時的商業老街,擁有相當密集的商業活動,老街上的芋餅、紅心甘藷、蛋捲等商品都相當知名,每次來到這裡總是要提一大包的伴手禮回家。另外,街上仍保有一些舊石街屋的特色,長形連棟的店舖住宅散落,還有一座百年的舊式米店,內部舊時方型大木缸、磅秤與百年木板門等歷史文物,與隔壁的傳統中藥舖陳列的藥罐,保留下當初清代的些許遺跡。清朝雍正末年,泉州移民到下中股庄建立街肆,街長約一公里,以金聲橋為界,分為頂街與下街,街區以慈護宮為起點,距今有三百多年,建地面窄進深,依然保留著「亭仔腳」的建築特色,是目前北海岸僅存的清代老街,為昔日金包里住民主要的農產、漁獲集散地。可惜今日老街建築不復以往,目前僅有幾間保留傳統特色的閩式商店老宅,和部分日治時期洋樓立面,如慈護宮後方碩果僅存的清朝末年木造古厝、日據時期紅磚洋樓,清水路上200年歷史的芑豐居等。雖然老建築不再,老街市集仍如百年前一般興盛,金山早市依舊保持著傳統趕集的方式,在市集裏可依不同的產期買到本地特有的紅心地瓜、跳石芋頭、茭白筍、赤殼箭竹筍等蔬菜。
近年來,金山上下全力發展觀光旅遊事業,老街除了傳統的百年米店、百年中藥行、雜貨舖等商家外,也加入不少具有特色風味的新店家,使得老街得以展現新風華,店家提供的吃喝玩樂,一應俱全,為遊客必定到訪的景點。野柳風景區
為大屯山餘脈伸出海中的岬角,其因波浪侵蝕、岩石風化及地殼運動等作用,造就了海蝕洞溝、燭狀石、蕈狀巖、豆腐石、蜂窩石、壺穴、溶蝕盤等各種奇特景觀。女王頭、仙女鞋、燭台石等,更是聞名國際的海蝕奇觀、鬼斧神工之佳作。富貴角燈塔
民國前16年(西元1896年)建造的富貴角燈塔,位於新北市石門區富貴岬角。原名富基角燈塔的富貴角燈塔,塔身原為八角形鐵造,民國51年改為八角形混凝土塔身,外表為黑白平行相間的條紋,是臺灣島最北的燈塔。富貴角燈塔是日本人在臺灣興建的第一座燈塔,係因日本人為了建造臺灣與日本之間的海底電纜以及航路設備。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及氣候,秋冬季節常出現濃霧,因此在塔內附設「霧笛」,這是首次在臺灣出現的航路標誌。三芝遊客服務中心暨名人物館淡水紅毛城
是知名的歷史古蹟,從17世紀荷西時期到現在,經歷了改建和整修,也見證了歷史變化。這裡興建了海濱步道,方便遊客接近海洋,等待日落。淡水老街
一般所說的淡水老街,泛指中正路一帶(從渡船碼頭附近到與中山路交會口路段),含其周圍鄰接之三民街、重建街等。老街上零星可見一些局部保留舊建築趣味的屋舍,加上古董藝品店林立,更顯其古樸風味。沿街可欣賞精雕細琢的石藝、木雕作品,店家細心收藏多年的古董文物,飄逸優雅的詩詞字畫,以及各色裝飾藝品。看河、觀山、坐船,古老的遊趣一直延伸到現在,因有淡水河、渡船頭、漁人碼頭等景點,加上捷運的便利,讓淡水老街的魅力無人能擋。花蓮賞鯨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賞鯨售票處」( https://goo.gl/maps/Ja1MfK4zcH9aJtDg6 )。閱讀更多
25 12 月
第1天奇美博物館
奇美博物館是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先生,從孩提到年老、跨越八十年的圓夢故事。
許創辦人年幼時經常到臺南州立教育博物館參觀,小小年紀的他深受感動,希望將來能夠建造一座為大眾而設的博物館。台灣自由行他先以私人之力進行蒐藏,之後成立基金會,並在奇美實業支持下,於1992年創立奇美博物館,於奇美實業仁德廠內免費對外營運二十餘年。為了完整呈現奇美典藏,歷經十多年努力終於在臺南都會公園內建造一座西洋美學風格的建築,即現在的博物館樣貌。四草紅樹林綠色隧道
綠色隧道於民國77年規劃成為紅樹林的一級保護區, 位於水道兩旁的紅樹林,種類上大致有三種,數量多寡依序為海茄苳,耐鹽的欖李,與五梨跤。這裡,不僅風光宜人,而且有著有著豐富的紅樹林生態。延平郡王祠
延平郡王祠建於清同治年間,位於臺南市開山路,奉祀臺灣開山始祖鄭成功及其部將,為臺灣的重要古蹟。佔地9400餘坪,庭園修築風格莊嚴典雅,是臺灣少見的「福州式」廟宇建築。赤崁樓
赤崁樓乃荷蘭人於西元1652年創建,原稱普羅民遮城(Provintia荷文為永恆之意),漢人則稱之為「赤崁樓」、「番仔樓」或「紅毛樓」;雖然「赤崁樓」已歷經明、清、日治時期,至今仍大約維持原貌。祀典武廟
祀典武廟又稱關帝廟,建於明鄭時期,相傳原為寧靖王府內之關帝廟,為臺灣武聖關帝之信仰中心,也是唯一列入官方祀典的武廟,廟分三進:前殿、拜殿、正殿及後殿,以長達66公尺的朱紅山牆迤邐連接,彰顯恢宏氣勢。
歇山屋脊的正殿中,供奉著金身關帝神像,左右陪祀周倉和關平,為清代康熙年間留下的古物,其上「萬世人極」為咸豐所賜御匾。後殿右側觀音廳、西社與六和堂自成一區。大天后宮
大天后宮,俗稱「臺南大媽祖廟」,是臺灣第一座官建媽祖廟。大天后宮供奉的主神,也就是俗稱的媽祖婆,是臺灣民間的宗教信仰中最普遍的神明。大天后宮原為明寧靖王朱術桂的王府。清康熙22年(西元1683年)水師提督施琅攻佔臺灣後,鑒於臺灣人民對於媽袓信仰的虔誠,為收服民心,乃奏請清廷將寧靖王府邸改建為媽袓廟,並將媽祖晉封為天后,廟稱大天后宮。大天后宮主要可分成四大部分,三川殿、拜殿、正殿、後殿,稱之為「四進」。栩栩如生、尺寸碩大的媽祖神像是本宮最大的特徵,是約300年前一位大陸泉州師傅所做,可說是臺灣泥塑雕像的代表之一。台南孔廟(米糕專門、福記肉圓、莉莉或奇異果冰果室)
孔子廟又稱文廟,建於明永曆年間,是全臺最早的文廟,也是清末之前最高的官辦學府,故有「全臺首學」之稱。這座孔廟是由鄭成功部將陳永華倡議修建,清及日治時代歷數次修建,現今主體則為民國66年整建而作。
廟門以一「全臺首學」金字橫匾作為登堂之階,建築以主祀至聖先師孔子的大成殿為主體,殿樑懸有多方前清諸帝的欽賜御匾及蔣中正、李登輝總統等人題匾,備極尊榮;兩旁東西則奉祀孔子72位弟子及歷代先儒先賢神位,正殿之後為崇聖祠,祀孔子五代祖先牌位及孔鯉等先達賢儒。
花蓮賞鯨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賞鯨售票處」( https://goo.gl/maps/Ja1MfK4zcH9aJtDg6 )。閱讀更多
01 5 月
大雪山森林生態二日遊
第1天
新社社區
新社擁有著令人稱羨的自然條件與舒適怡人的氣候,獨特的河階地形造就出多元的地理景觀與生態物種,花蓮賞鯨純淨的流水帶來了豐沛的物產與觀光資源,這裡就像世外桃源般有著自己的步調,未經污染的山林景緻與小川流水,搭配農村小調自成一章的應和著,讓每個初到這裡的人,馬上就能被和煦的微風所感動,而當這股微風吹進了尋夢冒險家的心底,就像起了化學變化般,開始召喚著他們引領他們前來這裡築夢。
大雪山森林遊樂區-小神木步道
大雪山森林遊樂區內具有豐富多樣的動植物資源,森林浴步道為大雪山森林遊樂區的縮影,走訪森林浴步道,可於最短時間領略此區的動植物風情。
夜間生態觀察/觀星
夜晚的大雪山是觀星的絕佳地點,視野遼闊、光害較少,可說是星星堆滿天,且觀星之餘還有飛鼠可賞喔!
第2天
東勢國際木雕藝術暨林業文化園區
大雪山林場蘊藏豐富的林木資源,為妥善利用資源並創造經濟收益、帶動地方繁榮,民國45年起開始籌設「大雪山林業公司」,並於民國51年開始興建大製材廠,民國53年竣工,當時引進先進伐木及製材技術,創造臺灣示範性的林產工業,採用機械伐木、利用卡車運材,提高了效率與產量。大製材廠於民國53年5月26日落成啟用,歷經近10個輝煌歲月,由於美式鋸製器材不適用於省產原木,林木耗損量大,致提早結束大雪山林場之林木生產作業,並於62年12月底停止營運。園區自95年發生大火後,致整建計畫暫緩,復於98年莫拉克風災產生大量漂流木,為園區帶來新契機,將園區塑造自然、歷史、文化與藝術的多元休憩及環境教育場域,並透過藝術村與工作營培育人材,再造東勢地區風華,活絡地方經濟。
台灣味噌釀造文化館
喜歡味噌的您,絕對不能錯過手作味噌DIY,親手釀造屬於自己的味噌,自行將煮好的黃豆、米以及海鹽混合,再依喜好拍打成不同顆粒大小,裝瓶後帶回家,放置於室溫熟成三個月後即可享用喔!做完味噌DIY累了嗎?喝一口讓您嘴角不經上揚的幸福味噌。 閱讀更多
03 6 月
臺東縱谷鹿野生態二日遊
第1天
遊覽卑南文化公園
鐵花村
鐵花村音樂聚落為觀光局「國際光點計畫」的第一個正式營運據點,由臺東音樂人和藝術工作者共同打造的音樂聚落及在地發芽的慢市集,可說是臺東的音樂集散地,如茵的草地,高大的老樹,散發一股自在、悠然的氣息。
由臺鐵貨倉宿舍改造的鐵花村,經過多年的努力經營,如今已蛻變成為臺東第一個結合音樂、藝術、文創市集的交流舞臺。「鐵花一開,音樂就來!」這是鐵花村的目標與理想,擔任音樂總監的鄭捷任先生是這裡的音樂推手,對於音樂,他有著堅持與理想,期望能在這片土地,開出更茂盛美好的音樂花朵。在鐵花村的演出節目單上,可以看到許多原住民音樂人的名字,由於臺東是原住民音樂人才及創作能量最豐沛的地方,為了培育、珍惜這個土地上的音樂資產,鐵花村給了臺東原住民創作人才一個自由發表的空間。
夜晚的鐵花村,月光下的創作人正在嘶吼關於生命的領悟,或著低吟輕唱他們的故事,在這裡,請用盡全身的感官細胞,跟著節奏搖擺,音樂,沒有國界。
以在地藝術創作結合大片綠草地的鐵花村,自然悠閒,高大如傘的老樹,花蓮旅遊吸引不少遊人佇足觀賞,拿起你的相機,與它來一張合照吧!
鐵花村想要與大家分享的,應該就是樂活自在的生活氛圍,想來感受臺東的人情與音樂的魅力,記得來一趟鐵花村。
舊站鐵道藝術村
假日的慢市集,您可以買到獨特的手作小物,還有健康的在地新鮮食材,不妨佇足與這些創作者和小農們閒聊,聽聽每件產品背後動人的小故事。
第2天
鹿野龍田漫遊
阿度單車綠色龍田生態之旅
品嚐永安茶香
玉龍泉生態步道導覽
玉龍泉是永安社區的重要野溪,千百年溪水沖刷,已經將永安台地侵蝕切割出一條小峽谷,在豐富水源滋潤下,形成一個天然熱帶闊葉次生林,林相及生態豐富,當地民眾視為「靈泉」,每年端午時,全部村民會聚集取午時水,成為鹿野鄉的地方習俗之一。
玉龍泉生態步道全長1,100 公尺,共分為3 大段,第1 段為聖安宮階梯步道,從永安聖安宮連接玉龍泉,鋪設有108 階的階梯步道,沿途有玉龍泉湧泉區、濕地生態區、獨木橋、親水戲水區等,全長約250公尺;第2段為玉龍泉溪畔步道,沿途有溪流生態區、水土保持教育區、親子戲水區,步道沿溪流開設,鋪設石板步道及水泥道路,沿途林相豐富,全長約550公尺;第3段為高台林蔭階梯步道,中間設有370階的階梯步道。
玉龍泉生態步道不停留地走完大約要花30分鐘,全程行走在山林間十分涼爽,沿途植物林相豐富,水源豐沛,溪水清澈,孕育豐富的自然生態,蝴蝶四處飛舞,更是鳥類的樂園,在步道旁的竹林可以發現烏頭翁、綠繡眼、紅嘴黑鵯、五色鳥等,甚至朱鸝、八色鳥等20~30種鳥類。
沿著山壁淺淺水流,環境潔凈指標的水芥菜茂盛生長,在水芥菜保護下,可以看到樹蛙、螃蟹及淡水蝦正忙碌覓食,多種澤蟹與蛙類在此安居棲息,優勢族群是雙色澤蟹,其他還有灰甲澤蟹、蔡氏澤蟹、拉氏清溪蟹,還有多種蛙類,包含白頷樹蛙、褐樹蛙及拉都希氏赤蛙、黑蒙西氏小雨蛙,以及愛洗溫泉的日本樹蛙等。
為使愛橫過道路的動物昆蟲不會受到遊客打擾可以繼續通行,永安國小的小朋友匠心獨具,用輪胎舖設道路,還為輪胎彩繪,暱稱其為「花輪步道」,相當別緻,遊客也可不弄濕雙腳踏過泥濘,對小朋友的用心和愛心留下深刻印象。
玉龍泉生態步道設有水資源平台,有各種依傳統工法製作的造景及生態池,可以休息及近距離觀賞和認識豐富的自然生態,沿途設有休憩座椅,走完階梯步道,即可到達高台觀光茶園,步道盡頭是縱谷風景管理處設置的「茗圃」大型觀景亭,可以遠眺縱谷風光,為美麗的行程劃下完美的句點。閱讀更多
24 8 月
『馬祖-國之北疆 生態尋蹤』五日遊
第1天
基隆港/西岸旅客碼頭
第2天
東湧燈塔
東引島燈塔位於東引島東北方世尾山突出的山頭上,由於歐風建築風格,造形典雅,被當地居民譽為「東引別墅」。1988經內政部評定為台閩地區三級古蹟,是我國位置最北的一座古蹟,也是東引最具潛力及觀賞價值的觀光勝地。
烈女義坑
東引的地質屬花崗閃長岩,地勢起伏頗大,由海平面陡升至百餘公尺,海蝕地形豐富,在往東引島燈塔的途中,會行經烈女義坑景點,步行而下,近百公尺深的海蝕崖,氣勢懾人,向崖底望去令人心生畏懼。兩側高聳的懸崖,眼前海天一色的景致,令遊人駐足再三,難忘其氣勢。
一線天
一線天是一處海蝕溝地形,位於東引天王澳的左側岬角,這裡曾經是軍方的重要示範據點,曲折的戰備壕溝兩旁,標語林立,每個轉角,皆可見到像是「誓死固守據點」、「生死相與共存亡」等精神標語。沿階步行向下,到了壕溝終點,「一線天」的景致現於眼前,兩側垂直岩壁,相鄰至相接,向上延伸至天際,向下垂直入海,天空縮小如一線。
安東坑道
長達300公尺安東坑道建於1972年,坑道穿越整座二重山,為傑出的軍事工程,是當年部隊的戰備坑道可容納一個連隊。坑道開鑿由山腰開始採由上往下開的方式開鑿至海平面。2002年軍方釋出安東坑道原本安置炮台的洞口,成為欣賞無敵海景和觀看黑尾鷗漫天飛舞的絕佳地點。
每年春夏期間,黑尾鷗會群聚坑道外沿著海岸線的山壁,於垂直的山壁繁殖下一代,並在附近海域覓食。進入陰涼的坑道,不但能夠避暑,還能如此近距離觀賞燕鷗,是難得的生態體驗。
燕秀潮音
燕秀潮音位於特種部隊海龍蛙兵的連隊舊址後方,是一處典型的海蝕洞地型,潮水由外湧入洞中,沖擊岩壁引發聲響,迴旋於谷中,因而得到燕秀潮音之名。
國之北疆
東引是我國有效統治疆域的最北境。從西引島的后澳往西走,穿過一條約200公尺的水泥小徑,便來到我國疆域最北-國之北疆。2006年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此地豎立一塊「國之北疆」石碑及地上刻上北固礁的經緯度,藉由特別意義的數字呈現加深遊客的旅遊體驗是每位到東引旅遊拍照留念的重要景點。
中流砥柱
東引跟西引間的聯繫通道,東、西引島因為彼此相鄰頗近,又有一個「中柱礁」,於是將這三地以隄防護岸、公路相連從此兩島合而為一。中間的「人定勝天」標語便是記錄此舉,成為遊客到東引旅遊必訪的景點之一。
第3天
南竿遊客中心
南竿遊客中心/人文及生態體驗
南竿地區最新指標「綠建築」,遊客中心一樓欣賞馬祖四鄉五島風采影片以及認識燕鷗、島嶼生態及地質環境。
北海坑道
北海坑道/大漢據點
獲選全台灣36祕境之一鬼斧神工的蓋世之作,參觀了解堅硬無比的火山岩『花崗岩』在特別的時代背景資源缺乏的狀況下竟能鑿出容納百艘艦艇的空間,可謂鬼斧神工。藉以了解花崗岩在馬祖的特殊地質角色。
鐵堡
鐵堡/官帽山生態公園
一座神祕的海上碉堡,因為戰地任務將岩礁挖空做為軍事基地。鐵堡旁邊緊鄰的官帽山生態園區,園內的砲彈步道兩旁分佈著當地原生林『拓樹』,動線延伸到觀景台的位置可以看到珍貴的海蝕溝景觀。
八八坑道
馬祖酒廠/八八坑道
馬祖酒廠採用馬祖當地甘美清冽泉質所釀造出的好酒,加上利用原是儲存軍需戰備的八八坑道,天然的花崗岩呵護下冬暖夏涼適宜的溫度作為窖藏酒罈的坑道,一靠近便可聞到酒香實為最佳窖藏美酒的寶地。
天后宮
天后宮/媽祖巨神像
媽祖是馬祖地方守護神。廟宇的中央石棺為媽祖靈穴,也因為天上聖母-媽祖埋葬於此,當地神蹟不斷,因此成為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媽祖巨神像於2009年10月完工,高度29.6公尺,目前是全世界最高的媽祖巨神像。
大坵梅花鹿
大坵梅花鹿尋蹤/特有植物觀察
位於橋仔村西北方,距離北竿本島約兩百公尺,一海之隔的大坵島,平日是釣友的磯釣樂園,也是馬祖列島唯一野放梅花鹿的島嶼。
大坵有大、小坵兩島,面積僅0.69平方公里,是全馬祖列島曾經有人居住的島嶼中,唯一沒有馬路與車子的小島。由於過去戰地任務的關係島上居民離開大坵島,因此島上豐富的生態與景觀資源充分地被保留,目前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已在島上興建環島步道和木棧平台,方便遊客生態尋幽與慢活觀景。
藍眼淚
北竿夜晚追淚
海上、陸上藍眼淚各有不同的風情與驚喜。
第4天
06據點
早期的邊險要地順著戰備道前進彷彿走到了天涯海角,除了不受氣候影響的芒草外,台北包車帶著探險的精神,更可以看到山坡邊的海景植物海芙蓉仍屹立不搖的生長在那峭壁之上。據點的射口風景秀麗別樹一格,是悠遊馬祖不可少的景色風光。
戰爭和平紀念館
館內展示軍裝槍枝、宣傳單,並訴說著馬祖的歷史人文故事。讓所有人一窺馬祖地區的歷史背景,戰地任務的原貌。讓戰地的特色與故事重新浮現眼前!
橋仔漁村展示館
橋仔漁村&橋仔漁村展示館
橋仔漁村乃依山面海的閩東村落,曾是馬祖重要的商業轉口港。位於壁山山陰一座向北傾斜的山谷內,谷地經雨水切割,山溝縱橫,小橋處處,福州話「仔」者「小」也,所以稱「橋仔」。橋仔村廟宇林立,一村八廟,又稱廟村,冠絕馬祖。漁村展示館內展示早先漁民的服飾、生活用品,及木作的漁船,彷彿穿梭古早馬祖漁業風光時期。
芹壁聚落
身在芹壁有如異鄉國度被世人遺忘的山城,乍看之下彷彿置身希臘地中海的一隅,穿梭在芹壁的石巷之中,看著大海、吹著海風、聽著浪濤、如同乘坐時光機器旅行。當年馬祖人從閩東地區遷居到馬祖,也把當地的青蛙信仰一起帶過來,並供奉在芹壁的天后宮。過去數百年來,蛙神亦時常顯靈護衛芹壁。此一特色與一般的信仰習慣相比可謂獨樹一格。
璧山
馬祖最高的璧山觀景
壁山是馬祖地區的第一高峰標高298公尺,擁有絕佳視野可以一覽北竿的地景風貌,亦是拍攝北竿風景最美的地點之一。從壁山觀景台俯瞰,塘岐村、后澳、北竿機場以及螺山、蚌山、無名島、峭頭、大坵、小坵等連串島礁,盡入眼簾,天清氣朗時,對岸山河清晰可見。觀景台一旁的壁山步道約有千階,直下塘岐村,是全馬祖最具挑戰性的觀景生態步道。
北竿遊客中心
北竿遊客中心/坂里古厝/沙灘
參觀重新規劃啟用的北竿遊客中心及百年古厝體驗人文居住的特色風格。讓人置身於閔王的歷史當中,現今以已規劃成為特色民宿。5~8月可在坂里沙灘欣賞開黃花的海邊月見草與開紫花的蔓荊。
塘岐村
塘岐街頭
可購買馬祖當地特色名產及伴手禮,享受鄉村人文聚落的悠閒時光。
枕戈待旦
清水濕地/枕戈待旦
馬祖地區經內政部列為國家級濕地,在濕地內可以看到鷺科鳥類(大白鷺)及清白招潮蟹、與北方招潮蟹(是目前在中國沿岸分布最北邊的種類)。運氣更好的話可能在此發現罕見的『活化石-鱟』。
第5天
早上南竿福澳港乘船返台閱讀更多
17 4 月
第1天
花蓮火車站
撒固兒部落
撒固兒部落│撒奇萊雅族
撒固兒部落位於花蓮市西北方、靠近美崙溪上游水源地的砂婆礑山腳。1878年「加禮宛戰役」失利後,族人遷徙至此,花蓮賞鯨每年火神祭主要是在追思當年逃避清兵滅族的危機。部落文化祭祀廣場有八座石碑,各代表人與神。
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於民國75年(1986年),橫跨花蓮、南投及臺中。
太魯閣國家公園以雄偉壯麗、幾近垂直的大理岩峽谷景觀聞名。沿著立霧溪的峽谷風景線而行,觸目所及皆是壁立千仞的峭壁、斷崖、峽谷、連綿曲折的山洞隧道、大理岩層和溪流等風光。
四百萬年前,菲律賓海洋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而成臺灣,慢慢隆起的中央山脈表層岩層受到風化侵蝕作用而剝離,大理岩因而露出地表。這些大理岩受到立霧溪長期侵蝕下切作用與地殼不斷隆起上升,形成幾乎垂直的峽谷。公園內巨峰林立,從清水到南湖大山頂,落差達3,742公尺,造就了層次複雜的植物林相,並提供野生動物棲息活動的空間。
夜宿花蓮
第2天
吉籟獵人學校
七星潭
位在花蓮市區東北方,位於花蓮市新城鄉的北埔村,可取道美崙工業區,由花蓮師院(現為「國立東華大學美崙校區」)前指標前行即可到達。此地海灘呈一優美的弧形海灣,海水潔淨湛藍,黑石晶瑩剔透,在此可遠眺青山蒼鬱,公路綿延。
七星潭富有詩意的名稱,據說是位於花蓮師範學院和花蓮機場一帶,早年有零星湖泊散佈,後來因建設需要而填實。現在一般稱七星潭,是指美崙工業區和花蓮機場以北的地區,有斷層形成的海峽與優美的弧形海灣,具有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在七星潭,可以遠眺清水斷崖,夜間還可以欣賞新城和崇德地區的燈火,區內更有許多景點,提供休憩和知性之旅。
七星潭風景區以自行車道為動脈,從花蓮市南濱公園、經花蓮港、四八高地到七星潭風景區,長達21公里的旅程有不同的風光。花蓮縣政府更興建了石雕園區、賞星廣場、觀日樓、兒童遊樂場等休憩設施,在漁場附近還有海生態的解說牌,也利用防風林區闢建海濱植物園區,動植物生態非常豐富,來一趟知性之旅絕對不虛此行。閱讀更多
24 6 月
高雄夜市二日遊
第1天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
壽山位於高雄市西南區,為南北走向之珊瑚礁質丘陵地,舊稱麒麟山、埋金山、打狗山或打鼓山,台東包車是高雄市的天然地標。 壽山是高雄市市內一座容易親近又具豐富自然資源的聖山。為早期平埔族打狗社區原住地。山上林木繁盛,有壽山公園、忠烈祠、動物園、千光寺、法興寺、元亨寺等觀光點,沿著壽山動物園旁的小徑可至壽山風景區…
高雄市立美術館
高雄市立美術館在民國83年(西元1994年)6月正式開館後,已成為高雄的另一個新觀光重地。這座新美術館,位於鼓山區內惟埤文化園區內,戶外雕塑公園矗立著不同風格的雕塑品。除了長期展出館藏名家書法作品外,每一層都有展覽室,定期展出國際當代藝術品,已展出多場轟動一時的名家作品,吸引數十萬人前往欣賞藝術饗宴…
六合觀光夜市
六合觀光夜市
沒到過六合夜市,就不算真正去過高雄。 早在民國39年(西元1950年),位於現在高雄市新興區大港埔附近的空地上,就開始聚集了許多小吃攤,漸漸的越來越多,久而久之便形成以小吃聞名的「大港埔夜市」,之後逐漸擴大。轉變成為現在的六合夜市。六合夜市距離高雄火車站不遠,沿著中山路直行約十餘分鐘後右轉至六合路…
第2天
西子灣
西子灣位於高雄市西側,壽山西南端山麓下,北瀕萬壽山,南臨旗津半島,為一黃澄碧藍的海水浴場,是一處以夕陽美景及天然礁石聞名的灣澳。距市中心車程約20分鐘,依山臨海,風景宜人,每當夜幕低垂,將大海點綴的瑰麗可人,漁船燈火閃爍其間;西子灣的夕陽是高雄八景之一,海天一色的美景,美不勝收,黃昏時分,常可見一對…
直線距離:1.0662公里
打狗英國領事館
建於西元1865年,至今已有150多年歷史,地理位置特殊,座落在海天一色的西子灣山上,可屬美景天成。坐靠打鼓山、前扼高雄港進出之大船、右看西子灣日落、左抱高雄市港全景。 本館為後文藝復興時代巴洛克式建築風格,花欄石雕、圓拱設計,她見證了一個半世紀的歷史,經整修後,風華再現,英領風騷;館內亦蘊藏豐富…
直線距離:4.1304公里
興中觀光夜市
民國5、60年代,當時的攤販大都聚集在高雄市四維路的天華戲院附近,由於地主要求收回空地,攤販群遷移至興中路、文橫路附近,民國80幾年因為鄰近的新光三越百貨、SOGO百貨相繼開幕,聚集了許多逛街的人潮,三多商圈逐漸成型,養成大家到這裡用餐、買飲料的習慣。 目前高雄市政府為讓三多商圈的完善性,積極推動…閱讀更多
09 9 月
第1天臺北龍山寺
艋舺(今萬華)是臺北市開發最早的地方,而臺北第一名剎─龍山寺,就是當地居民信仰、活動、集會和指揮的中心。據說以前有一個人把佩帶的觀音菩薩香火,台南租遊覽車遺掛在一棵大榕樹上,到了夜晚竟然發出光芒。更奇怪的是有求必應,非常靈驗。所以信徒就在那個地方建立龍山寺,從西元1738年(清乾隆3年)開始,到1740年落成。…直線距離:4.2817公里臺北孔廟
走過大龍街,來孔廟。孔廟主祀中國最偉大的老師──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以及歷代的先賢、先儒。由於孔子崇尚樸實,所以孔廟的建築較簡單樸素,不像一般廟宇有華麗的裝飾,連門口也沒有放置石獅,孔廟以大成殿為主,站在大成殿外,可看到中間的屋頂上,有一對圓筒,叫做「藏經筒」。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秦始皇為了便於統治,所…直線距離:104公尺大龍峒保安宮
大龍峒位在淡水河和基隆河的匯流處,開發很早,並以保安宮為信仰中心。保安宮佔地廣闊,自西元1805年興建,因為工程浩大艱鉅,而且所用石材、木材都從大陸運來,連蓋廟的師父也從大陸請來,所以分期施工,歷經25年才完成。 來到保安宮,可以看到廟前除了龍柱外,還有一造形奇特的石獅,通常,廟的石獅都一雄一雌,…
行易花蓮租車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租車-行易租車」( https://goo.gl/maps/7ifeUVpuyJ62 )。閱讀更多
30 3 月
2020年3月這次跟朋友去花蓮,發現花蓮有非常多民宿,因為這次我們是坐火車前往花蓮,再考量交通方便、房間明亮乾淨、CP值這三樣條件後,我和朋友最後選靠近花蓮火車站住宿的蘋果樹民宿, 因為它就花蓮車站左前方100公尺處,國泰大樓隔壁,走路只需要5分鐘,對搭火車前往的我們真的非常方便! 建議大家來花蓮玩,最好是在花蓮市區住一晚,可以好好享受市區附近的景點和花蓮不容錯過個大美食喔!
如果是開車來的花蓮玩的朋友,也非常推薦花蓮火車站附近的民宿-蘋果樹民宿,民宿右後方就有一個專屬的停車場可以停車,不用擔心停車的問題,騎機車也有鐵棚的放置空間唷!非常方便:)
我們是中午的火車到,原本打算辦理好住宿就在附近租一台車,好方便之後的花蓮行程,沒想到民宿本身就有在經營租車服務,不管是汽車還是機車都有,於是我們乾脆直接在民宿辦理好租車和住宿手續,也比較優惠,不用再另行找車子了!
在辦理入住時,還看到有爸媽和小朋友在櫃台邊的動物照型壁紙拍照,看來這邊也有很多家長帶著小孩入住的,不只是和朋友一起來住,也非常適合家庭旅遊的人。
在辦理入住手續時,還發現這間民宿還有提供花蓮各項戶外活動和門票優惠販售,都可以在這裡一次辦理,甚至有專業司機戴你遊花蓮的服務,可以說是包辦大部分花蓮遊覽的方式喔!下次來花蓮玩一定要嘗試看看其他玩法,這次就先預訂原先計畫租車漫遊了。
因為我們的房間還沒打掃好,我們決定先把行李寄放到櫃台,服務人員跟我們說下午回來會直接把我們的行李放入房間,如有需要,退房後也可以寄放行李,真得要大讚一聲服務人員貼心!
玩完一天充實的活動後,終於要入住我們今日預約的民宿了,好好休息一下了。
蘋果樹民宿有三種房型,第一種是甜蜜雙人房,是粉粉嫩嫩的粉色系裝潢,讓人看了一整個少女心爆發,第二種是時尚四人房,裝潢經典現代,有對外陽台,整體乾淨整潔,第三種也是我們這次住的房型—-景觀四人房,擁有清新嫩綠的色澤,配上黃色的枕頭套和可愛的蘋果抱枕,天花板還有星星的圖案,整個充滿童話感,房間更是超級大,就算5個人入住也很寬敞,房間有整片對外窗,採光明亮舒適,有提供一個只有冷藏的小冰箱,裡面除了免費提供的礦泉水外,沒有額外的東西,可以冰自己帶回來的啤酒飲料,廁所浴室是設計為乾濕分離,該有的洗髮精、沐浴乳、吹風機等備品都都有提供,如果房間的礦泉水不夠,可以已到民宿三樓走廊冰/溫/熱開飲水機可以使用,以我們住宿優惠價格來說可以是擁有超高CP值了,晚上花蓮車站這邊也還算安靜,覺得這次能在花蓮能找到這麼安靜方便的民宿真得非常幸運,下次來花蓮還要再住這間。
花蓮火車站住宿-蘋果樹民宿
服務項目還有
全新機車出租300元起,還有多款汽車出租
(備有5~9人座各式轎車、休旅車)、機車遊/包車遊(可依個人行程安排規劃專屬行程)
民宿飯店訂房/代訂優惠活動
(賞鯨、獨木舟、野猴子森林探險、朔溪、夜間抓蝦烤肉...)
【店家資訊】
店名蘋果樹民宿-近花蓮火車站的平價住宿
官網:https://www.hualienhotel.com.tw
住宿時間:15:00-PM 20:00
地址:花蓮市國聯一路43號(花蓮火車站東出口左前方100公尺)
訂房專線:03-8361133
手機:0980168431
Line:@0980-168431閱讀更多
27 5 月
第1天奇美博物館
奇美博物館是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先生,從孩提到年老、跨越八十年的圓夢故事。
許創辦人年幼時經常到臺南州立教育博物館參觀,小小年紀的他深受感動,希望將來能夠建造一座為大眾而設的博物館。花蓮民宿他先以私人之力進行蒐藏,之後成立基金會,並在奇美實業支持下,於1992年創立奇美博物館,於奇美實業仁德廠內免費對外營運二十餘年。為了完整呈現奇美典藏,歷經十多年努力終於在臺南都會公園內建造一座西洋美學風格的建築,即現在的博物館樣貌。四草紅樹林綠色隧道
綠色隧道於民國77年規劃成為紅樹林的一級保護區, 位於水道兩旁的紅樹林,種類上大致有三種,數量多寡依序為海茄苳,耐鹽的欖李,與五梨跤。這裡,不僅風光宜人,而且有著有著豐富的紅樹林生態。延平郡王祠
延平郡王祠建於清同治年間,位於臺南市開山路,奉祀臺灣開山始祖鄭成功及其部將,為臺灣的重要古蹟。佔地9400餘坪,庭園修築風格莊嚴典雅,是臺灣少見的「福州式」廟宇建築。赤崁樓
赤崁樓乃荷蘭人於西元1652年創建,原稱普羅民遮城(Provintia荷文為永恆之意),漢人則稱之為「赤崁樓」、「番仔樓」或「紅毛樓」;雖然「赤崁樓」已歷經明、清、日治時期,至今仍大約維持原貌。祀典武廟
祀典武廟又稱關帝廟,建於明鄭時期,相傳原為寧靖王府內之關帝廟,為臺灣武聖關帝之信仰中心,也是唯一列入官方祀典的武廟,廟分三進:前殿、拜殿、正殿及後殿,以長達66公尺的朱紅山牆迤邐連接,彰顯恢宏氣勢。
歇山屋脊的正殿中,供奉著金身關帝神像,左右陪祀周倉和關平,為清代康熙年間留下的古物,其上「萬世人極」為咸豐所賜御匾。後殿右側觀音廳、西社與六和堂自成一區。大天后宮
大天后宮,俗稱「臺南大媽祖廟」,是臺灣第一座官建媽祖廟。大天后宮供奉的主神,也就是俗稱的媽祖婆,是臺灣民間的宗教信仰中最普遍的神明。大天后宮原為明寧靖王朱術桂的王府。清康熙22年(西元1683年)水師提督施琅攻佔臺灣後,鑒於臺灣人民對於媽袓信仰的虔誠,為收服民心,乃奏請清廷將寧靖王府邸改建為媽袓廟,並將媽祖晉封為天后,廟稱大天后宮。大天后宮主要可分成四大部分,三川殿、拜殿、正殿、後殿,稱之為「四進」。栩栩如生、尺寸碩大的媽祖神像是本宮最大的特徵,是約300年前一位大陸泉州師傅所做,可說是臺灣泥塑雕像的代表之一。台南孔廟(米糕專門、福記肉圓、莉莉或奇異果冰果室)
孔子廟又稱文廟,建於明永曆年間,是全臺最早的文廟,也是清末之前最高的官辦學府,故有「全臺首學」之稱。這座孔廟是由鄭成功部將陳永華倡議修建,清及日治時代歷數次修建,現今主體則為民國66年整建而作。
廟門以一「全臺首學」金字橫匾作為登堂之階,建築以主祀至聖先師孔子的大成殿為主體,殿樑懸有多方前清諸帝的欽賜御匾及蔣中正、李登輝總統等人題匾,備極尊榮;兩旁東西則奉祀孔子72位弟子及歷代先儒先賢神位,正殿之後為崇聖祠,祀孔子五代祖先牌位及孔鯉等先達賢儒。
花蓮泛舟旅遊網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泛舟旅遊網」( https://goo.gl/maps/Q2UevhMKAe51yCLY8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