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1 月
第1天武陵農場
武陵農場位於臺中市北橫宜蘭支線(台7甲線)53公里處,民國52(西元1963)年將原屬榮民農墾處的武陵墾區正式改名為武陵農場,花蓮賞鯨最佳時間農場內阡陌縱橫,種植高山蔬果與茶葉(青心烏龍),四季風情不同;春天綻放梅花、櫻花、桃花、梨花、蘋果花與杜鵑花,夏天與秋天則是水蜜桃、梨子與蘋果的採收期,到了冬天,幸運的話,可嚐到雪的滋味。農場北邊聳立著有武陵四秀之稱的品田山、池有山、桃山、喀拉業山,西側有雪山、志佳陽大山,東有羅頁尾山;自萬壽橋進入後,即可聽到大甲溪流域七家灣溪的潺潺水聲,乃國寶魚櫻花鉤吻鮭產地,沿著長達百餘公尺、由柳杉樹夾成的松林小徑而行,盡頭為農場中心,銀色巨獅旁的「醒獅園」三字,乃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所親題。
高約50公尺的桃山瀑布又名煙聲瀑布,號稱武陵勝景,可自武陵青年活動中心後側之水泥路,經武陵吊橋而到達,站在桃山山腰上遠眺山谷,武陵農場風光一覽無遺。此外,若由品田山經由北陵脈可到雪山。在群山屏障下,夏季涼爽冬不酷寒,是個四季宜人的渡假勝地。農莊文物館茶莊櫻花鉤吻鮭生態館醒獅園https://goo.gl/maps/Q2UevhMKAe51yCLY8花蓮賞鯨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賞鯨售票處」( https://goo.gl/maps/Ja1MfK4zcH9aJtDg6 )。閱讀更多
08 7 月
第1天大甲文化美食之旅芋頭酥DIY大甲鎮瀾宮
大甲鎮瀾宮據說是清雍正8年(西元1730年)自湄洲天后祖廟恭請媽祖神像來臺。後因香火鼎盛,於雍正10年(西元1732年),台東包車在臺中市大甲區大甲里興建小祠,直到乾隆35(西元1770年)改建小廟為「天后宮」,乾隆52年(西元1778年)重建,才被載於臺灣淡水廳水獻中。往後由大甲士紳屢次發起重建並改為「鎮瀾宮」。每年農曆三月初「遶境進香」場面浩大,追隨的信眾無數,各地廟宇均有迎媽祖的慶祝活動。大甲鎮瀾宮媽祖繞境進香相傳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主要是為了要增添神像的靈氣。每次進香的人數之龐大,規模之壯觀,仍是受到海內的學術界和大眾傳播界的重視與研究。
大甲鎮瀾宮建築有前殿、後殿、南北殿、南北室、鐘鼓樓等,都佈滿了人物、花鳥、走獸等石刻木雕,精雕細琢,色彩絢麗。內正殿供奉媽祖,南殿供有貞節媽祖;貞節媽祖即為貞節坊之節婦-林氏。廟前龍柱為精細渾厚的石刻鏤雕,屋頂佈滿五顏六色的人物、花鳥、走獸剪黏,檐下大片雕飾按金,正殿神龕周遭更是富麗,層層疊飾,金碧輝煌,散發出華麗不俗的莊嚴氣象,只可惜因翻修多次,古蹟、古物多已不復存在,只有幾塊乾隆及光緒兩皇帝所題的匾額較具歷史價值,例如乾隆時期的「護國庇民」、「佑濟昭靈」古匾,光緒帝賜的「與天同功」古匾,以及「誠求立應」、「慈光普照」、「功恭功一」等,都是自清朝保留至今的古物。高美濕地
高美濕地(高美野生動物保護區)位於清水大甲溪出海口南側,面積廣達1,500公頃,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是國內少數幾處雁鴨集體繁殖區之一。曾在高美濕地棲息的鳥類有多達120餘種,為重要之生態保育區。目前已逐漸取代大肚溪口,成為喜好賞鳥人士的新興賞線。適合全家大小賞夕陽抓螃蟹玩泥巴的好地方。梧棲漁港
梧棲漁港朝向生產、休閒、觀光方向發展,間接帶動港區周邊繁榮的發展,其中休閒動線連成一脈,內部則有漁港景觀、遊憩碼頭,成為中部人們享受海鮮、濱海休閒生活的最好去處。另外區內規劃的設施包含:體能活動區、沙灘排球區、放風箏區、觀海區和野餐區…等等。散步、放風箏、玩飛盤,欣賞碼頭的風光,此外漁市外小吃攤處處林立,也常常吸引不少遠道而來的饕客,目前也有「藍色公路」的海上遊艇提供遊客乘坐。望高寮夜景逢甲夜市
逢甲文華夜市位於逢甲大學側門,從文華路一直延伸到福星路,消費族群以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為主。因其有著位於學區和接近市區的地緣關係,逐漸成為臺中市夜市集團的龍頭。逢甲文華夜市與其它臺中市夜市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其不單是以飲食著稱,也包含了各式各樣的商店,營業時間亦較長。近年來,市政府重新規劃商圈風貌,整修路面,街道造景,並規劃停車空間,努力解決停車的問題。現今逢甲文華夜市嶄新面貌更吸引了不少消費族群,商圈更有逐漸擴大的現象,並成為民眾心目中票選「臺中市十大觀光景點」之一。
秋紅谷花蓮租車-中港汽機車出租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租車-中港汽機車出租」( https://goo.gl/maps/W27RTSU7bCaAWRe46 )。閱讀更多
07 6 月
第1天蘭陽博物館(週三休館,改呂美麗精雕藝術館)
外部建築景觀採用單面山造型的斜屋頂為主體風格,館內設有展示中心、教育資源中心、蘭陽市集等區,充分展現宜蘭當地多元獨特、兆豐農場門票豐富生動的人文風情與自然生態。且館區內還保留了烏石港濕地生態,同時結合頭城老街、東北角風景區等,形成當地特有的海洋生活文化園區,是一處寓教育樂的最佳休閒之處。東森海洋溫泉泡湯海鮮美食(或森林風呂秘境裸湯+烏石港海鮮料理)伯朗咖啡館外澳店(遠眺龜山島)阿宗芋冰城宜蘭餅礁溪店
花蓮租車-中港汽機車出租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租車-中港汽機車出租」( https://goo.gl/maps/W27RTSU7bCaAWRe46 )。閱讀更多
18 11 月
第1天菁桐老街十分老街
一般人看到天燈,就會想到平溪。其實天燈的發源地是十分。回溯平溪礦業史,平溪區的十分,堪稱開發最早,也是規模最大的聚落。花蓮賞鯨推薦主要的特色在於這裡的老街是和火車鐵軌並存相連的,讓不少歌手MV都選在十分車站取景拍攝。平溪老街
保有傳統的長條式街屋,每間房子則以兩層樓的古味建築為主,一樓幾乎都是雜貨店,甚至還有日據時代風格的布行及冰店。每條巷道都可看見行經的火車,形成平溪老街的重要特色。平溪的街道有著古樸的風味,沿著斜斜的山坡以及鐵道兩旁,依序建蓋著古厝房舍,附近的商家大多是傳統柑仔店、飲食店、水果舖等,可以看出當地居民簡樸單純的生活情形。而每當平溪火車通過老街上方的鐵路的時,就會傳來轟隆轟隆的聲響,知名的廣告「張君雅小妹妹」,正是在這條有鐵支路通過的平溪老街上拍攝的。
花蓮獨木舟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清水斷崖獨木舟 – 花蓮獨木舟體驗營」( https://goo.gl/maps/86JpYeptAj8ua2Ew7 )。閱讀更多
15 6 月
探索蝴蝶生態及原民部落深度二日遊
第1天
3D紫斑蝶欣賞
3D紫斑蝶視聽館透過生動的圖片和文字介紹世界兩大越冬型蝴蝶:台北一日遊臺灣紫斑蝶和墨西哥的帝王斑蝶。視聽館內提供觀賞利用1年時間拍攝的紫斑蝶3D影片,讓您身歷其境紫斑蝶的生態,不再受限於季節,隨時都能欣賞紫斑蝶翩翩起舞的壯觀景象。片長8分鐘,除了可以看見紫斑蝶群飛出山谷樹林影像,並且描述紫斑蝶與茂林魯凱族人和平共存、生生不息的故事,而一系列活動都透過影片在眼前呈現,帶給遊客一趟驚艷、奇幻、感動的旅程。
紫蝶幽谷賞蝶
紫斑蝶類隸屬於昆蟲綱紫斑蝶屬,展翅寬度約4-8公分,屬於中大型蝶種,牠們春夏在全台各地繁殖,郊區、都會區都很容易觀察,冬天則會在臺灣南部過冬,其中高雄茂林是主要的紫蝶聚集越冬區域,因此每年11月到隔年3月茂林風景區會舉辦紫斑蝶賞蝶季。紫斑蝶舞動翅膀時,蝶翼上的鱗粉經由陽光折射,會因為角度的不同,而呈現出或淡紫、或豔紫、或亮藍的夢幻般紫色光彩;耀眼、奇幻、流竄成河的紫色大軍,造就了紫蝶幽谷的美名,亦是魯凱族世代相傳之寶藏。經過多年研究專家們發現,紫蝶北返的飛行蝶道路線自茂林開始,經過月世界、嘉義達娜伊谷、雲林林內鄉湖本村、彰化八卦山、臺中大肚山、苗栗火焰山,再到新竹竹南,銜接成一條蝴蝶的高速公路,成為全球的世界級生態景觀,也是臺灣最壯觀、國寶級的自然現象之一,更被國際旅遊美食聖經《米其林臺灣綠色指南》推薦為三星級(最高等級)必遊景點,是臺灣唯一獲選的生態旅遊點,這些群聚茂林紫蝶幽谷的成員主要為:小紫斑蝶、端紫斑蝶、圓翅紫斑蝶、斯氏紫斑蝶,當牠們群聚在一起越冬的時候,正是國內外喜愛紫斑蝶生態遊客不可錯過的奇觀。
祖靈的眼淚~保佑DIY
戶外美術館~藝術在我家(青葉部落與藝術相遇)
屏東縣三地門鄉的青葉部落(auba,「鰲芭」,為「青葉」的魯凱族語)坐落在海拔150公尺的台地上,是三地門鄉10個部落之中唯一的魯凱族部落,其他皆為排灣族,是全臺唯一的魯凱神話藝術村。青葉部落曾獲頒建築園冶獎,因此被譽為臺灣最美的部落,當時在經濟部營建署城鄉新風貌計畫補助下,部落緊密結合社區、學校、工藝匠師三方面資源,共同打造具有部落特色的家園,整個青葉部落就像一座戶外美術館,青葉部落的街廓呈十字型,當地人稱為十字藝術街,每一間房子都有一個圖騰,可以從各戶圍牆上不同的圖騰,了解該戶居民從事的行業別,圖樣有天使、獵人、雲豹、黑熊、琉璃珠、百合花與百步蛇等,而蝴蝶紋是當地的精神指標,部落內有各式各樣的蝴蝶裝飾,蝴蝶在魯凱族神話中象徵「純潔」、「敏捷」,這些特殊圖騰讓青葉部落變成美麗的村落展現多元豐富的原住民風情及文化特色。
第2天
魯凱文化呈現地~霧台岩板巷
岩板巷位於霧台部落內,其地面以石板鋪設而成,充滿了魯凱文化的風情,是來到霧台部落不能錯過的景點。以石板為底、陶壺為指引標記,沿巷的雕刻,描述著許多故事:正在織布的婦女、臉上布滿風霜的部落長老、英氣勃發的狩獵英雄、欣喜報戰功的獵人…,看著這些雕刻,不僅可以了解魯凱族人的平日生活,也能欣賞魯凱族人的藝術造詣,岩板巷的道路護欄及指標以陶壺製成,而路徑也是依照百步蛇的行徑所設,經過的房屋,有的是傳統的岩板屋,有的則是新式的,行走其中,可以同時欣賞到傳統技法建造的岩板屋,以及用現代工法建造的石板屋,十分有趣。石板屋的門口低矮,進去時人們需要低下頭甚至彎腰才能進入,而內部沒有任何水泥柱,完全是以石板擺放支撐而成。石板屋的大小以家庭人數來決定,大家庭由於人數較多因此需要大的空間居住,反之小家庭則是建造較小的石板屋居住。此外有一個習俗,就是當家人往生之後,家族便會將他埋葬在石板屋裡的地面之下,再用泥土填蓋恢復地面平整。至今所有石板屋建築中,唯一原封不動,維持早先使用情形的石板屋只有在這裡才能見到,是長年未經變動的重要古蹟。
全球十大特色教堂~專心聽(天主教聖心堂)
耶穌聖心堂的建造,是早期魯凱族人從溪裡人工搬運一塊塊大石搭配水泥堆砌而成,是神山部落裡第一座合法用水泥的建築,也為全族的團結精神留下紀錄。教堂內部裝潢富有魯凱特色,聖母雕像穿著魯凱族服飾,還有當地族人雕刻的人形座椅,這些座椅,都背著裝有聖經的編織書包,並且一律向右看,朝著讀經台,顯示著對信仰的尊敬和重視,還有在魯凱文化中因男女有別,所以座位也被區分為男女分邊,不能隨意就坐;教堂上掛著的蜂窩,搭配著「在愛德中合一,在基督內共融」的話,它對於原住民而言是團結的象徵,村民就像蜂窩裡頭的蜂群,備受疼愛保護,而且彼此互相合作,因此這蜂窩的擺放有特殊的涵義與象徵。
生命溫度家~百年頭目屋
頭目屋外牆有著很多百步蛇與陶甕的圖案,門上的的”神山第一家”可不是隨意而取,相傳這家的祖先是獵人,當初從舊好茶部落下來打獵,來到神山這個地方獵狗就不再走動且一直叫,於是獵人就在這裡蓋起房子生活,然後回到舊好茶部落找了幾戶人家在此落地生根,所以他們是神山部落的第一家,牆上的石板也有刻劃出這個故事~頭目屋裏頭擺滿許多陶甕,這些陶甕每個的意義皆有所不同,家中擺放的陶甕也象徵他在部落族人中的地位,家屋裏頭也擺放許多富有魯凱特色的木雕及石像等魯凱族的雕刻品,家屋外頭擺放三個大型的石雕為紀念這戶人家為部落所做的事。
神山部落自由行
神山部落的行政組織體系隸屬於霧台村,部落無法定領界,神山人的耕地就以古老統領大頭目Dumalalrathe盧家的管轄領域為範圍。神山部落有月亮部落之別稱,神山「魯凱族」的部落是階級制度的社會,部落中有頭目(貴族)和平民的區分。頭目有高階頭目、中階頭目,平民也有分高階平民、中階平民四個階層。而神山部落內有許多特色景點及美食:神山愛玉、石柱意想、特色教堂、百年頭目屋等特色建築。閱讀更多
28 8 月
北海岸一日遊
第1天
野柳地質公園
「野柳」為大屯山餘脈伸出海中的岬角,從金山遠眺,猶如潛入海中的巨龜,故又名為「野柳龜」。其因波浪侵蝕、高雄包車岩石風化及地殼運動等作用,造就了海蝕洞溝、燭狀石、蕈狀岩、豆腐石、蜂窩石、壺穴、溶蝕盤等各種奇特景觀。女王頭、仙女鞋、燭臺石等,更是聞名國際的海蝕奇觀。區內的林添禎塑像是紀念其當年捨身救人的英勇事蹟…
無障礙廁所:2間
無障礙車位:汽車3格
輪椅借用:4台
野柳海洋世界
位在野柳村的海洋世界,是國內第一座海洋動物表演館,在這兒您將欣賞到各種海洋生物的生態與習性,有生動活潑的海豚、海獅等動物表演,賞心悅目的高空跳水,有約百公尺長的『海底隧道』可欣賞各種珍奇魚類。在這一個兼具知識與娛樂的休閒空間,您將感受到海洋世界的神奇與奧妙,讓您有充滿驚奇與歡笑的體驗。
金山
金山區位於臺灣的東北角,背山面海,緊鄰著太平洋與臺灣海峽,舊名為「金包里」,是由平埔族社名翻譯而來的。此地本來由平埔族開拓,清末,福建漳、泉二州的移民陸續來此開拓,在此落地生根。由於此地三面環山,所以在日治時代,日本人保留了「金包里」的金字,改名為「金山」;而在光復後,依照原名改為「金山區」。 金…
金山溫泉
「泡溫泉,賞海景」是北海岸的金山溫泉特有的夢幻景觀,近年來幾家各具風格的溫泉旅館將金山妝點成優閒雅致的溫泉渡假區。金山因為處於大屯山系地熱帶,溫泉泉質優良,同時因臨海而擁有海洋砂溫泉、硫磺泉、碳酸泉以及鐵溫泉四種,正是它引來遊客最重要的地方。 金山的溫泉不但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也散發著頗富人文風…閱讀更多
06 11 月
第1天橋仔漁村(漁業展示館)
橋仔漁村乃依山面海的閩東村落,曾是馬祖重要的商業轉口港。位於壁山山陰一座向北傾斜的山谷內,谷地經雨水切割,山溝縱 橫,花蓮獨木舟小橋處處,福州話「仔」者「小」也,所以稱「橋仔」。橋仔村廟宇林立,一村八廟,又稱廟村,冠絕馬祖。漁村展示館內展示早先漁民的服飾、生活用品,及木作的漁船,彷彿穿梭古早馬祖漁業風光時期芹壁閩東古厝
芹壁村位於馬祖北竿島的北方,村名由來有好幾種說法。有一說是處於芹山與壁山之間而得名;另有一說,是芹壁澳口有一塊突起的岩石,狀似烏龜,居民稱為「芹仔」,從海面上望之,芹壁村就像位於芹仔的後壁,就叫芹壁村。 古宅群順著山勢成梯形羅列,櫛比鱗次,各戶間互不影響展望空間,房屋建材多以花崗岩等火成岩為主。由於石材質地粗糙且富青白、黃褐、磚紅等色澤,相間堆砌成的美麗石板屋,頗能與環境相融合;雕工考究的屋頂、用來排水的「鯽魚嘴」及用以鎮宅避邪的石獅等,皆為閩北建築古樸的代表傑作。 靠著捕蝦、曬蝦皮繁華的芹壁村,隨著時空的變遷而沒落,經過整修後,於2001年風華再現。芹壁村獨立雄踞在海岸邊,離北竿市區有段距離。走在芹壁村,你會驚豔於它的美,尤其在黃昏時,欣賞海景、聽濤聲,並欣賞一幢幢的石屋,非常浪漫。壁山觀景
位於馬祖北竿島的壁山,海拔高度298公尺,是馬祖地區最高的山,也是北竿重要的軍事據點,路途十分崎嶇陡峻,箝制馬祖海域,在最高處設有軍事指揮部。晴朗時從指揮部的眺望台看去,可遠眺莒光及南竿各島、俯瞰后沃、大沃山、塘歧村全景;正前方望去是北竿機場,還能見到獅嶼、大坵、小坵、蚌山、高登島、中島等島嶼。霧季時,濃霧瀰漫,彷彿置身海上仙境。大后山戰爭和平紀念館
館內展示軍裝槍枝、宣傳單,並訴說著馬祖的歷史人文故事。讓所有人一窺馬祖地區的歷史背景,戰地任務的原貌。讓戰地的特色與故事重新浮現眼前!
花蓮獨木舟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清水斷崖獨木舟 – 花蓮獨木舟體驗營」( https://goo.gl/maps/86JpYeptAj8ua2Ew7 )。閱讀更多
29 6 月
復興鄉比亞外部落拉拉山採水蜜桃
第1天
參觀桃園復興鄉比亞外部落,農耕體驗及原鄉小點DIY
比亞外部落
據聞,在大漢溪上游鳥嘴山地區,海拔約1200公尺的山腰上Piyaway此一地名即豆的一種名稱(俗稱黃帝豆),往昔此地有很多的Piyaway故以此命名。綠島旅遊另一個傳說則是相傳此地有一位婦女叫Yaway(亞外),她勤勞又好客。在她廣大的田園裡栽種許多各類作物,其中以Qlipa或Thkul(黃帝豆)栽種最多。在那時候,對外交通極為不便,後山許多部落族人要到城鎮(復興、大溪)購買鹽、鐵器等重要用品時,徒步往往需要二至三天時的時間往返,於是位居於Gong Gogan(大漢溪)中游的Piyaway(比亞外)部落成為最重要的中途站。
夜宿拉拉山
第2天
拉拉山森呼吸及水蜜桃採果樂
達觀山神木
據說台灣很少有紅檜神木,而拉拉山不只有還有22株超級紅檜神木。這22株紅檜巨木樹齡逾千,幹粗葉茂,造型奇特,令人大開眼界。還有園方特別依山勢起伏設計了的紅檜原木-檜香小徑,全長3800公尺,延著小徑,遊客可一睹千年神木的風采。繞巡神木區一週約需100分鐘,曲折環繞於巨大神木群間,讓您沉浸在最原始的山林自然派的享受。遊賞拉拉山神木區除了觀賞千年紅檜神木的驚人魅力外,最主要的是享受這裡無限量供應的氧氣及大自然生態,漫遊檜香步道,細細感受這綠色的世界,從千年的神木到細小的蕨類植物。
參觀大溪老茶廠
羅浮橋
跨越大漢溪上游,橋身設計優美,四周景致秀麗,與旁邊的觀光吊橋復興橋相映成趣,在青山綠水環抱之中,這座紅色鋼拱橋顯得更為醒目耀眼。閱讀更多
22 7 月
澎湖文化古蹟二日遊
第1天
順承門
媽宮城亦稱澎湖城,也稱光緒城,是清代最後建築的一座防禦性城池。光緒11年(西元1885年)2月法軍攻佔媽宮,同年6月,中、花蓮賞鯨法議和後法軍撤離澎湖,光緒13年(西元1887年),澎湖鎮總兵吳宏洛奉劉銘傳令,建造媽宮城,以提升澎湖的防禦能力,媽宮城建城面積約26公頃,共設有東、南、西、北、小南、小西等六座…
澎湖天后宮
位於馬公市中央里的天后宮主祀媽祖,建於明萬曆32年(西元1604年),是全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廟體建築出自唐山名匠之手,有深具藝術造詣的各類建築構建與裝飾,廟中並典藏有現存臺灣最早的古碑—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之碑,陳列於清風閣文物館中供民眾參觀,另有清乾隆皇帝御賜題「與天同功」的…
第2天
二崁傳統聚落
澎湖人文景觀豐富,古厝、聚落亦屬探訪焦點,除馬公市興仁里的蔡廷蘭進士第、白沙鄉瓦硐村的張百萬舊宅外,西嶼鄉二崁村亦留存有一幢百年古厝,此外,重新整修完成的傳統閩南合院建築群,保持傳統聚落風貌,並再利用為各式各樣博物館,且活化傳統產業,如二崁傳香、杏仁茶等,走在古色古香又純樸的二崁聚落古厝巷弄間,是您…
無障礙廁所:1間
無障礙車位:汽車1格
西嶼西臺
光緒年間,中法戰後議和,清廷改派劉銘傳為巡撫籌畫防務,為防臺灣海峽受賊寇侵擾,擇地建了十座砲臺。西嶼西臺正是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座,也是澎湖現存最完整和最大規模的古砲臺,佔地8公傾,四周高築牆垣,牆內疊石成堡,置四門大砲,牆垣堅厚,堡下建有山字形甬道,甬道寬闊,可容駐軍數千人,氣勢雄偉壯觀。西嶼西臺這座…
無障礙廁所:1間
無障礙車位:汽車1格、機車4格
輪椅借用:1台閱讀更多
30 9 月
第1天東眼山森林遊樂區
由石門水庫上游阿姆坪遠眺,山形好似平躺的少女,以大眼望向東方,這是東眼山名字的由來。花蓮賞鯨推薦沿著桃199縣道前進,飄來的山嵐與雲霧,慢慢地籠罩東眼山森林遊樂區,雲霧繚繞,是東眼山最美的時刻,偶會遇見彩虹落在少女的眼上。更有機會目賭雲瀑由山巔傾瀉而下的壯闊;每年二月,朵朵嬌紅的山櫻花綻滿枝頭,一掃冬天的蕭瑟,蘊藏著春天到來前的生命力。初春的三月,櫻花大變裝,化成顆顆鮮紅欲滴的櫻桃小果,搶盡了森林的風采。循著兩旁筆直的柳杉和杉木林前行,同時見證著昔日林業文化的史蹟,漫步在諾大的杉林和雲霧繚繞的奇景中,重新把這片山林的美好再次領略。森林步道森呼吸
直聳入天的柳杉是早期造林的成果,數百公頃的造林地成就蔭涼環境,時有水流時而乾涸的小溪是水源區的特色,蟬聲、蛙鳴、鳥語間歇林間,森林饗宴隨君選擇。於園區內的多條步道任君挑選,只想簡單地作森呼息可以選擇景觀步道或自導式步道支線,漫步林中深深呼吸,再找個喜歡的地點坐下來,聽蟲鳴、覓鳥跡,度一個沒有壓力的時光;想要流流汗排毒可以循著自導式步道一路上行,走到海拔1212公尺的東眼山三角點,登瞭望台遠眺桃園、三峽、臺北市區,尋找臺北地標。大溪老茶廠
台灣農林大溪老茶廠起源於西元1899年三井合名會社來臺開拓茶園,並於1926年在大溪水流東地區興建新式機械製茶工廠(當時名為角板山製茶工場),台灣光復後於1946年由農林處收編成立官營的「台灣茶業公司」,後改組為台灣農林股份有限公司茶業分公司,改名為「大溪茶場」。近年來因人們對於悠閒樂活環境的需求,國內的休閒觀光業蓬勃發展,台灣農林更在此時致力於土地的活化,經營有機健康休閒事業,恢復茶業榮景,於是在2010年將大溪茶場正式更名為大溪老茶廠,並開始著手老茶廠的整建計劃,使大溪老茶廠以煥然甦醒之姿,依然屹立在靈秀山間,再次飄散悠遠茶韻風采,期盼您前來品味茶香與歷史的痕跡。碧蘿村有機休閒農場菜園體驗
一樣接觸有機產業二十年,吳氏夫妻堅持在農耕上,只為產出好的食物,從門外漢到企業經營,除了自家農場的產出外,也和許多農家契作,為有機產品建構完整行銷網路。一畦畦菜苗在平坦階地上健康生長,堅持不施化學肥料、不用除草劑,用最自然的方式耕作、人工除蟲,土地除含養分外還藏有天然草香,果菜園裡不時可見各式昆蟲,聽主人分享有機農作的經驗,體會農作與自然共存的美麗。
行易花蓮租車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租車-行易租車」( https://goo.gl/maps/7ifeUVpuyJ62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