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6 月
第1天埔里酒廠
風味特佳、香濃醇厚的埔里紹興酒,是以水質甘美的「愛蘭甘泉水」釀造而成。花蓮旅行西元1917年設立的埔里酒廠,很早就被遴選製造「御用貢酒」,從日治時代供日皇御用的「萬壽酒」,到新近研發上市的「愛蘭白酒」,都是珍品佳釀。酒廠更成功開發酒的相關產品,如紹興冰棒、紹興米糕、紹興滷味等,值得一嚐。中台禪寺
中台禪寺出自名建築師李祖原的設計規劃,佔地二萬六千多坪,耗時七年完工,融合中西方建築文化特色,巍峨聳立,非常壯觀,整個新建築乍看下彷彿金字塔形態。為中部地區一大信仰中心。清境農場(青青草原、觀山步道)
碧草如茵,素有「霧上桃源」之美譽,已出產溫帶水果及高冷蔬菜及自然生態聞名,在青青草原上,綿羊成群漫步於原野,山巒白雲相疊鄰近合歡山景色佳,四季不同的景色變換,近年來為最熱門觀光去處。配合季節及活動,還有綿羊秀可以觀賞,快一起來擁抱綿羊吧。18度C巧克力工房鯉魚潭風光
花蓮租車-中港汽機車出租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租車-中港汽機車出租」( https://goo.gl/maps/W27RTSU7bCaAWRe46 )。閱讀更多
09 10 月
第1天東石鰲鼓濕地森林園區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含括位於嘉義縣東石鄉北港溪以南至六腳大排以北之間,面積約為1,470公頃,包括東石農場1,022公頃、鰲鼓農場311公頃及溪下子農場137公頃。
發展國際級濕地公園,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早期為台灣糖業公司填海造陸從事農、漁、牧事業及種植甘蔗的大本營,秀姑巒溪泛舟但由於地層嚴重下陷、海水入侵地下水層,農場逐漸沒落荒廢。地勢低窪加上周邊海堤圍繞,大雨過後,魚塭及舊有農地形成天然的蓄水池,久而久之,這些水塘濕地之棲地,越來越多候鳥與留鳥棲身及停留於此,成為現今之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大面積的造林地十年或是二十年後將茁壯成林,鰲鼓濕地將會成為具有多樣林相及豐富濕地生態資源之國際級生態環境。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以「濕地保育」與「環境教育」做為園區主要發展定位,使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成為生態旅遊及教學研究的基地。布袋鹽田
台灣西南海岸因擁有強烈的日照以及平直的沙岸等先天條件,自古以來即是著名的鹽場,早在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就有地棍郭行矇騙官府,徵收漁塭,開闢鹽田,清道光三年(1823年)豪富鹽商吳尚新在現今的新厝地區開闢鹽埕百甲,更開啟了布袋曬鹽光輝的一頁,後來規模更擴大到義竹、東石、布袋三個鄉鎮,鹽場面積達2000餘甲,布袋曬鹽的歷史追溯至今已將近二百年。
60年代為布袋鹽場最全盛的時期,白色的鹽田整齊的排列在台17號公路兩側,一座座雪白的鹽山,為當時最特殊的景觀,據說當時約有2400多位鹽工,可說是布袋地區最多人從事的工作。但由於時代變遷,在缺少鹽工及晒鹽成本等原因之下,民國90年由機器取代製鹽工作,曬鹽業於正式走入歷史,雖然早期曬鹽、挑鹽的景像已不復見,但當地豐富的人文歷史及漁村景觀仍值得我們前去細細品味。北門井仔腳
「井仔腳瓦盤鹽田」是北門的第一座鹽田,也是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遺址,原為清領時期的瀨東鹽場,1818年遷此至今未再移位,而且清一色為瓦盤鹽田,呈現出馬賽克拼貼般的美麗藝術,後因人工成本過高的原因,於2002年結束了長達338年的曬鹽業,使原來遍布於此處的鹽田,漸漸荒廢棄置,管理處為延續其曬鹽產業文化的精神,將鹽場復育,而現已成為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內最具特色的觀光鹽田,更恢復了居民共有的生活回憶,遊客在此可體驗傳統曬鹽、挑鹽、收鹽的樂趣,是一處適合親子同遊的深度景點。
行易花蓮租車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租車-行易租車」( https://goo.gl/maps/7ifeUVpuyJ62 )。閱讀更多
20 5 月
台南漁米樂生態之旅
第1天
台江四草綠色隧道
台江漁樂園
由民間保育團體所成立的「台江漁樂園」,與「大眾廟」所管理的台江觀光船,同為遊覽「台江國家公園」內海的膠筏船。
台江漁樂園的登船處位於「四草大橋」下,沿著橋下小徑可到「大員港渡船頭」,目前並無固定船班時間,完全採預約制,花蓮租車尤其團體前來體驗要得事先預約才不至撲空。
登船前需先穿著救生衣,再依循工作人員的指示登船,每艘船上設有一名導覽員及船長,負責沿途解說及漁村生活體驗之示範與協助,而膠筏船也設有座位及頂棚,因此不需擔心豔陽高照,還可舒適的坐船遊江,隨著膠筏船出發,可見一旁的海上人家正在船屋上處理在地養殖的牡蠣,也有釣客乘坐在小膠筏上專心釣魚,白鷺鷥也會跟著出現在眼前,而大型的喜鵲鳥兒窩巢也築掛於樹枝上頭。
經過紅樹林植物區後,視野突然豁然開朗,晴空萬里下,來到遼闊的「嘉南大圳」,這由日籍建築師八田與一所設計建造的水利設施,視野一望無際風光明媚,若是冬季(10月至隔年4月)遊船,還可前往此區的賞鳥亭賞鳥。也因「四草溼地」得天獨厚,因此每年來此度冬的水鳥數以萬計,能欣賞珍貴的台南三寶鳥—黑面琵鷺、反嘴及高蹺,其他還有琵嘴鴨、赤頸鴨、小環頸鴴、黃頭鷺、紅冠水雞、野天鵝等來此度冬或避暑,而農曆春節至夏初時也有大量的鷺科鳥類在此繁衍下一代,實在是個賞鳥愛好者絕不能錯過的地方。
穿越台江時空、現代漁夫體驗以及參觀果園了解當地文化
第2天
無米樂社區-自然工法自給自足共享共樂
後廍里位處臺南市後壁區最北行政區,緊鄰八掌溪南岸,南接菁寮、墨林,三里合稱「無米樂社區」。後廍在清朝就有糖廍,後廍社區發展協會為傳承在地製糖文化,沿襲老祖宗的智慧,採一鍋到底的製糖技巧,純手工的黑糖產量有限,一出爐就供不應求,讓消費者趨之若鶩。 2016年後廍社區發展協會通過勞動部培力計畫案補助推動「打造遊子返鄉路-青銀攜手,共創雙贏」計畫,結合環境教育、精緻農業、文創商品、旅遊服務輔導小農、傳統商家整合等,為大後壁區居民提供一個溝通整合平台,也為轉型為「社會企業」做準備。閱讀更多
24 8 月
『馬祖-國之北疆 生態尋蹤』五日遊
第1天
基隆港/西岸旅客碼頭
第2天
東湧燈塔
東引島燈塔位於東引島東北方世尾山突出的山頭上,由於歐風建築風格,造形典雅,被當地居民譽為「東引別墅」。1988經內政部評定為台閩地區三級古蹟,是我國位置最北的一座古蹟,也是東引最具潛力及觀賞價值的觀光勝地。
烈女義坑
東引的地質屬花崗閃長岩,地勢起伏頗大,由海平面陡升至百餘公尺,海蝕地形豐富,在往東引島燈塔的途中,會行經烈女義坑景點,步行而下,近百公尺深的海蝕崖,氣勢懾人,向崖底望去令人心生畏懼。兩側高聳的懸崖,眼前海天一色的景致,令遊人駐足再三,難忘其氣勢。
一線天
一線天是一處海蝕溝地形,位於東引天王澳的左側岬角,這裡曾經是軍方的重要示範據點,曲折的戰備壕溝兩旁,標語林立,每個轉角,皆可見到像是「誓死固守據點」、「生死相與共存亡」等精神標語。沿階步行向下,到了壕溝終點,「一線天」的景致現於眼前,兩側垂直岩壁,相鄰至相接,向上延伸至天際,向下垂直入海,天空縮小如一線。
安東坑道
長達300公尺安東坑道建於1972年,坑道穿越整座二重山,為傑出的軍事工程,是當年部隊的戰備坑道可容納一個連隊。坑道開鑿由山腰開始採由上往下開的方式開鑿至海平面。2002年軍方釋出安東坑道原本安置炮台的洞口,成為欣賞無敵海景和觀看黑尾鷗漫天飛舞的絕佳地點。
每年春夏期間,黑尾鷗會群聚坑道外沿著海岸線的山壁,於垂直的山壁繁殖下一代,並在附近海域覓食。進入陰涼的坑道,不但能夠避暑,還能如此近距離觀賞燕鷗,是難得的生態體驗。
燕秀潮音
燕秀潮音位於特種部隊海龍蛙兵的連隊舊址後方,是一處典型的海蝕洞地型,潮水由外湧入洞中,沖擊岩壁引發聲響,迴旋於谷中,因而得到燕秀潮音之名。
國之北疆
東引是我國有效統治疆域的最北境。從西引島的后澳往西走,穿過一條約200公尺的水泥小徑,便來到我國疆域最北-國之北疆。2006年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此地豎立一塊「國之北疆」石碑及地上刻上北固礁的經緯度,藉由特別意義的數字呈現加深遊客的旅遊體驗是每位到東引旅遊拍照留念的重要景點。
中流砥柱
東引跟西引間的聯繫通道,東、西引島因為彼此相鄰頗近,又有一個「中柱礁」,於是將這三地以隄防護岸、公路相連從此兩島合而為一。中間的「人定勝天」標語便是記錄此舉,成為遊客到東引旅遊必訪的景點之一。
第3天
南竿遊客中心
南竿遊客中心/人文及生態體驗
南竿地區最新指標「綠建築」,遊客中心一樓欣賞馬祖四鄉五島風采影片以及認識燕鷗、島嶼生態及地質環境。
北海坑道
北海坑道/大漢據點
獲選全台灣36祕境之一鬼斧神工的蓋世之作,參觀了解堅硬無比的火山岩『花崗岩』在特別的時代背景資源缺乏的狀況下竟能鑿出容納百艘艦艇的空間,可謂鬼斧神工。藉以了解花崗岩在馬祖的特殊地質角色。
鐵堡
鐵堡/官帽山生態公園
一座神祕的海上碉堡,因為戰地任務將岩礁挖空做為軍事基地。鐵堡旁邊緊鄰的官帽山生態園區,園內的砲彈步道兩旁分佈著當地原生林『拓樹』,動線延伸到觀景台的位置可以看到珍貴的海蝕溝景觀。
八八坑道
馬祖酒廠/八八坑道
馬祖酒廠採用馬祖當地甘美清冽泉質所釀造出的好酒,加上利用原是儲存軍需戰備的八八坑道,天然的花崗岩呵護下冬暖夏涼適宜的溫度作為窖藏酒罈的坑道,一靠近便可聞到酒香實為最佳窖藏美酒的寶地。
天后宮
天后宮/媽祖巨神像
媽祖是馬祖地方守護神。廟宇的中央石棺為媽祖靈穴,也因為天上聖母-媽祖埋葬於此,當地神蹟不斷,因此成為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媽祖巨神像於2009年10月完工,高度29.6公尺,目前是全世界最高的媽祖巨神像。
大坵梅花鹿
大坵梅花鹿尋蹤/特有植物觀察
位於橋仔村西北方,距離北竿本島約兩百公尺,一海之隔的大坵島,平日是釣友的磯釣樂園,也是馬祖列島唯一野放梅花鹿的島嶼。
大坵有大、小坵兩島,面積僅0.69平方公里,是全馬祖列島曾經有人居住的島嶼中,唯一沒有馬路與車子的小島。由於過去戰地任務的關係島上居民離開大坵島,因此島上豐富的生態與景觀資源充分地被保留,目前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已在島上興建環島步道和木棧平台,方便遊客生態尋幽與慢活觀景。
藍眼淚
北竿夜晚追淚
海上、陸上藍眼淚各有不同的風情與驚喜。
第4天
06據點
早期的邊險要地順著戰備道前進彷彿走到了天涯海角,除了不受氣候影響的芒草外,台北包車帶著探險的精神,更可以看到山坡邊的海景植物海芙蓉仍屹立不搖的生長在那峭壁之上。據點的射口風景秀麗別樹一格,是悠遊馬祖不可少的景色風光。
戰爭和平紀念館
館內展示軍裝槍枝、宣傳單,並訴說著馬祖的歷史人文故事。讓所有人一窺馬祖地區的歷史背景,戰地任務的原貌。讓戰地的特色與故事重新浮現眼前!
橋仔漁村展示館
橋仔漁村&橋仔漁村展示館
橋仔漁村乃依山面海的閩東村落,曾是馬祖重要的商業轉口港。位於壁山山陰一座向北傾斜的山谷內,谷地經雨水切割,山溝縱橫,小橋處處,福州話「仔」者「小」也,所以稱「橋仔」。橋仔村廟宇林立,一村八廟,又稱廟村,冠絕馬祖。漁村展示館內展示早先漁民的服飾、生活用品,及木作的漁船,彷彿穿梭古早馬祖漁業風光時期。
芹壁聚落
身在芹壁有如異鄉國度被世人遺忘的山城,乍看之下彷彿置身希臘地中海的一隅,穿梭在芹壁的石巷之中,看著大海、吹著海風、聽著浪濤、如同乘坐時光機器旅行。當年馬祖人從閩東地區遷居到馬祖,也把當地的青蛙信仰一起帶過來,並供奉在芹壁的天后宮。過去數百年來,蛙神亦時常顯靈護衛芹壁。此一特色與一般的信仰習慣相比可謂獨樹一格。
璧山
馬祖最高的璧山觀景
壁山是馬祖地區的第一高峰標高298公尺,擁有絕佳視野可以一覽北竿的地景風貌,亦是拍攝北竿風景最美的地點之一。從壁山觀景台俯瞰,塘岐村、后澳、北竿機場以及螺山、蚌山、無名島、峭頭、大坵、小坵等連串島礁,盡入眼簾,天清氣朗時,對岸山河清晰可見。觀景台一旁的壁山步道約有千階,直下塘岐村,是全馬祖最具挑戰性的觀景生態步道。
北竿遊客中心
北竿遊客中心/坂里古厝/沙灘
參觀重新規劃啟用的北竿遊客中心及百年古厝體驗人文居住的特色風格。讓人置身於閔王的歷史當中,現今以已規劃成為特色民宿。5~8月可在坂里沙灘欣賞開黃花的海邊月見草與開紫花的蔓荊。
塘岐村
塘岐街頭
可購買馬祖當地特色名產及伴手禮,享受鄉村人文聚落的悠閒時光。
枕戈待旦
清水濕地/枕戈待旦
馬祖地區經內政部列為國家級濕地,在濕地內可以看到鷺科鳥類(大白鷺)及清白招潮蟹、與北方招潮蟹(是目前在中國沿岸分布最北邊的種類)。運氣更好的話可能在此發現罕見的『活化石-鱟』。
第5天
早上南竿福澳港乘船返台閱讀更多
09 9 月
烏來原住民部落巡禮半日遊
第1天
烏來瀑布
雲仙樂園
烏來位在臺北市東南方約27公里,為新北市唯一的山地區,全區樹木青翠,清水長流,眾山環抱,台東包車聞名遐邇的烏來瀑布頂端源頭更是湖光山色,古木參天,林間雲霧濛濛,彩蝶、蟬鳴、鳥語彷如世外桃源。但此美景因南勢溪懸崖峭壁的阻隔讓遊客無法置身欣賞,於是興起了空中纜車籌建計劃,藉著空中纜車將原始自然景觀完整地呈現於國人眼前,又因美景天成,春夏秋冬的演替各有不同之美就如同仙境般,所以取名為「雲仙樂園」。
烏來溫泉
烏來溫泉開發甚早,早在300年前,泰雅族人即發現從南勢溪河谷冒出的溫泉。烏來溫泉具有軟化角質、潤膚的功效,故又有「美人湯」之稱,早年,當地的湯屋只提供泡湯服務,設備較為簡單,但隨著精緻泡湯風氣興起,現在烏來的湯屋不僅加設水療設備,也注重泡湯氛圍的營造。烏來的湯屋主要分布在烏來街上,不過由於需求大,台9甲線及部落裡也陸續出現湯屋。 烏來溫泉算是北臺灣最熱門的泡湯地;其無色無味的溫潤美人湯,是優質溫泉的代表。來到烏來除了泡湯之外,更可沉浸在泰雅族風情的引領下,品嚐泰雅料理,欣賞充滿活力的原住民歌舞。
欣賞原住民舞蹈
酋長雕像
燕子湖閱讀更多
10 1 月
第1天蘭陽博物館(週三休館,改呂美麗精雕藝術館)
外部建築景觀採用單面山造型的斜屋頂為主體風格,館內設有展示中心、教育資源中心、蘭陽市集等區,台東包車充分展現宜蘭當地多元獨特、豐富生動的人文風情與自然生態。且館區內還保留了烏石港濕地生態,同時結合頭城老街、東北角風景區等,形成當地特有的海洋生活文化園區,是一處寓教育樂的最佳休閒之處。東森海洋溫泉泡湯海鮮美食(或森林風呂秘境裸湯+烏石港海鮮料理)伯朗咖啡館外澳店(遠眺龜山島)阿宗芋冰城宜蘭餅礁溪店
花蓮賞鯨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賞鯨售票處」( https://goo.gl/maps/Ja1MfK4zcH9aJtDg6 )。閱讀更多
06 9 月
第1天淡水紅毛城
有三百多年歷史的紅毛城可說是淡水最耀眼的古蹟建築。1629年西班牙人侵略淡水,為鞏固其在北臺灣的殖民事業,遂在此建「聖多明哥城」為基地;1642年,台南包車荷蘭人驅逐了西人,在舊址重建該城,當時稱荷蘭人為「紅毛」,因此「紅毛城」之名也沿用至今。1867年為英國所租借,乃大肆整修,並在東側建「英國領事館」,做…直線距離:780.1公尺淡水
淡水,是一個充滿歷史的小鎮。位處臺北盆地淡水河系出口,扼守北臺灣大門,西元1858年開港通商,是臺灣北部最早開發的港口,境內除淡水河口狹小平原外,泰半為大屯山陵所被覆。今日的淡水區,舊名「滬尾」,而「淡水」則是一個總稱,泛指淡水河流域一帶,甚至是整個北臺灣。關於「滬尾」這個名稱的緣由,有兩種說法:一…直線距離:1.4128公里八里左岸
八里區早期因為有豐富的漁業資源,和可耕種的河濱平地,很早就有原住民居住於此,其後成為移墾的據點,並為淡水河口最早發展之商港,後因港口淤積而沒落,但也因此保留濃厚的人文氣息及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淡水河右岸各自呈現不同風貌,成為近來熱門的觀光景點。 從八里渡船頭到十三行博物館之間,目前規劃有完善的自行車…直線距離:2.6035公里十三行博物館
位於淡水河口南岸八里區內的十三行遺址,在民國46年勘查後定名,為國定遺址,保留有距今1800年至500年前的臺灣史前鐵器時代文化,據考古專家研究,其人種可能與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族有關。陸續發現出土的重要文物有陶器、鐵器、煉鐵爐、墓葬品等,另外還有墓穴、聚落等遺跡。從十三行遺址出土的遺跡,可以證明當時…
花蓮溯溪旅遊網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溯溪旅遊網」( https://goo.gl/maps/DuyzXybtt8v3RXFe7 )。閱讀更多
26 8 月
第1天花博公園
「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簡稱臺北花博)是臺灣第一次獲得國際授權舉辦的世界級博覽會,營運171天創下896萬3,666參觀人次的佳績,台灣自由行為延續花博美麗的力量,臺北市政府於花博會後規劃花博公園,並整合原花博圓山、美術與新生等三大園區,辦理文創、藝術、親子、多元教育、銀髮、幸福、樂活……直線距離:2.0922公里士林夜市
士林夜市為臺北市最具規模的夜市之一,以陽明戲院及慈誠宮為中心,包含了文林路、大東路、大南路等熱鬧街市集結而成,其中士林市場早在民國前二年即已興建,以各種傳統小吃聞名國內外,許多觀光客皆慕名而來,像是大餅包小餅、石頭火鍋或是士林大香腸等,更是已經成為美食地標,無人不曉。 由於夜市鄰近許多學區,故以學…第2天直線距離:5.8806公里臺北偶戲館
臺北偶戲館就位在號稱亞洲最大購物中心的京華城旁,館內主要有戲偶展示、演出、教學等活動舉辦,也可以購買戲偶的藝術品。 其中的布袋戲區有金光戲臺、肩擔戲臺等不同的舞台表演形式,也可以觀看在後場演出的樂器和戲偶頭的製作過程等。另外在傀儡戲區,則展示了臺灣本土南北傀儡戲偶造型與功用的不同,也歡迎來客可以試…直線距離:1.6941公里松山慈祐宮
慈祐宮在西元1753年建立,是松山地區發展的起源地。松山曾經叫做錫口,以松山慈祐宮正門上的匾額,寫的是「錫口慈祐宮」。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和尚,帶著湄洲媽祖金身到處遊走化緣有一天來到錫口,當地有很多人和他是同鄉,加上人們都崇信媽祖,所以大家就一起捐錢,想要蓋一座媽祖宮。經過十幾年的募集資金,終於在西元1…直線距離:14.5公尺饒河街觀光夜市
饒河街夜市位於松山區八德路四段及撫遠街間的饒河街,全長600公尺,是臺北市區的大型觀光夜市之一。饒河街與松山車站一帶舊稱錫口,因基隆河水深,使本區得舟楫之便,而成為基隆、宜蘭貨物運至臺北城之轉運站,當時商賈雲集、舟船輻輳,極一時之盛,故使本區有「小蘇州」之稱。後因港岸河水淤積,停泊船隻漸少,再加上八…第3天直線距離:7.7728公里剝皮寮老街
剝皮寮老街,就位於今日萬華老松國小的南側,地址為康定路173巷,老街北側的街屋與老松國小校園僅一牆之隔,南側的街屋則緊臨廣州街。創立於明治二十九年(1896)的老松國小為一所歷史悠久的百年老校,校園建築北棟被指定為市定古蹟,東、西棟分別被指定為歷史建築。而老松國小旁也有了一座「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直線距離:380.1公尺清水巖祖師廟
艋舺清水巖又稱「祖師廟」,在清乾隆52年(西元1787年)建立。與艋舺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並稱「臺北三大廟門」。主祀的清水祖師陳昭應是福建安溪移民從故鄉請來,共有7尊,其中以蓬萊祖師最靈,也就是所稱的「落鼻祖師」。相傳天災地變時,祖師的鼻子就會自行掉下來,警告信徒,一直到災變過去,才又會自行回復。…直線距離:587.1公尺華西街觀光夜市
華西街觀光夜市位於龍山寺附近,是我國第一座觀光夜市,以販賣各式山產海鮮野味小吃為大宗,是國內外觀光客最鐘愛的景點之一。 夜市入口處為中國傳統牌樓建築,沿途掛滿紅色宮燈,極具特色,兩旁店家皆為老字號,口碑與品質兼顧,連高級餐廳也有據點,像是廣受日本觀光客青睞的臺南擔仔麵一店,就是在這裡發跡,其他小吃…
花蓮溯溪旅遊網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溯溪旅遊網」( https://goo.gl/maps/DuyzXybtt8v3RXFe7 )。閱讀更多
06 5 月
南投日月潭-桃米村生態二日輕旅行
第1天
埔里酒廠
桃米紙教堂
原為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後,日本建築師為神戶所建造的臨時教堂,提供災民心靈慰藉,臺灣921地震後遷移來臺。除了富有歷史文化含意,紙教堂更像是陪伴居民重新站起的精神支柱,賦予當地嶄新的生命。其建築構想來自巴洛克時代的羅馬教堂,玻璃纖維外牆與58根紙管立柱構成的橢圓形迴廊,透過光照露出美麗樣貌,隨著四季、晨昏的轉移各有韻味,是日月潭周邊婚紗攝影的指標美景。
紙教堂也是埔里鎮桃米社區的文化中心,設有自然農法施作與體驗的生態農場、花蓮秀姑巒溪泛舟在地食材餐飲與紙鋪等文創商店,每一角落皆是愛與互助的具體表現。
桃米生態村
擁有好山、好水的桃米,地勢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位,維持相當面積的自然及低開發地區。具有得天獨厚多釆多姿,複雜而多樣性的森林、河川、溼地及農業生態區,野生動植物及原野景觀豐沛。溪流大小共6條,溼地有草湳溼地、田份仔溼地、茅埔坑溼地,可供生態旅遊、教育研究之用。水上瀑布擁有幽美的景色及豐富的森林資源。原生植被有水生植物、濱溪植物,天然林次生林各種林木,及近百種的蕨類。蛙類23種、蜻蜓56種,蝴蝶151種、鳥類72種。這豐富的生態資源,比其他鄉鎮更具優勢,也是發展生態村的利基點。桃米生態村初步調查原生植物約有四百多種,而草湳濕地面積僅約3公頃其植物竟有二百多種,該濕地是本生態村物種最豐富的區域之一。
草湳濕地
草湳濕地位於埔里鎮桃米生態村第10鄰的種瓜路旁,為生態村內最大的天然濕地,分為上下兩濕地,面積約2.1公頃,海拔約600公尺。濕地四面環山,僅西面有一缺口,是種瓜坑溪的源頭之一,濕地旁的丘陵地原生植被仍保存相當良好,且交通便利,是認識植物生態的絕佳地點。 草湳地區在一百多年前,由客籍陳姓家族,從苗栗大湖遷徙至此墾荒,當時此地,少有人跡出入,僅有羊腸小徑,所以陳姓家族在此開墾了近八十甲的土地。目前的濕地,早年曾闢為農田,後因地下水源豐富,泥沼深陷,水牛耕作不易,乃全面放棄,任其荒蕪,以致水草茂盛,故稱草湳。民國八十八年921地震後,地貌受到改變,荷田不再飄香,乃由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及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和黃家協商承租,將草湳濕地裡的沼澤作全新的規劃,並配合人工造景設施,區分為遊憩功能和自然保護區,以符合生態保育及遊憩休閒體驗等功能。因濕地環境,蘊藏著極豐富的動植物生態,已吸引不少慕名而來的遊客做知性的自然生態體驗。
桃米親水公園(桃米生態村)
位於桃米組合屋的桃米親水公園是一處兼具創意與環保的親水公園,桃米溪是桃米里中第一個以生態工法改造的河流,在改造的同時也建造了親水公園與觀景台,讓民眾可以在群山懷抱中更親近大自然的溪流。在親水公園中悠然自得的漫步,公園旁也種植了九穹樹和野牡丹等植物,讓遊客更貼近大自然。夏日時到親水公園新穎設計的親水設施水池中戲水,清澈透明的沁涼泉水趕走了滿身的暑氣,拉近了與大自然之間的距離。桃米生態村中的設施也相當具有自然環保的概念,親水公園中廁所的電力來源是太陽能光電再生能源系統,結合太陽能資源供應電力,每年大約生產一千度的電力供給親水公園使用,是一所融合的自然生態與環保概念的綠建築。
茅埔坑生態公園或安雲生態池
水上瀑布(桃米生態村)
在山林間一邊欣賞綠意美景一邊尋找水上瀑布,水上瀑布是桃米社區中的秘密花園,雖然是四十五分鐘的步程,但大多都是平緩下坡的步道走來相當輕鬆。在前往水上瀑布的步道上有竹林、熱帶雨林以及多樣種類的蕨類,兩旁還有低頭鞠躬歡迎您來訪的淡紫色花朵台灣馬藍,令人不禁愉悅微笑。走著走著聽到了嘩啦啦的水聲,水上瀑布近了!一陣水氣吹來,眼前出現了三層水潭的水上瀑布,每一層都有著截然不同的景致,高低落下的水流彎彎的流向木橋。水上瀑布最大的特色就是瀑布頂端筆直整齊的岩壁,讓水流像簾幕一樣流下,層次分明的風化岩層也清晰可見。夏季時野薑花也展露芬芳,螢火蟲也不害羞的四處飛舞,水潭內的魚蝦在水中悠游,與蜻蜓相似的豆娘也在輕點水面,處在這不受任何汙染的世外桃源令人心曠神怡。
第2天
廣興紙寮
向山遊客中心
是早期的木材集產盛地。日管處在車埕地區設置了許多公共設施,還有由振昌木業轉型成立的林班道商場,進駐許多創意店鋪,包括DIY、創意美食、個性商品等等,還有早期的儲木池、林業展示館、車埕老街、鐵道…等,讓車埕小鎮頓時好玩了起來,放慢您的腳步您將深度感受車埕之美。
會跳動的泥土~活盆地
車埕
是早期的木材集產盛地。日管處在車埕地區設置了許多公共設施,還有由振昌木業轉型成立的林班道商場,進駐許多創意店鋪,包括DIY、創意美食、個性商品等等,還有早期的儲木池、林業展示館、車埕老街、鐵道…等,讓車埕小鎮頓時好玩了起來,放慢您的腳步您將深度感受車埕之美。閱讀更多
23 9 月
第1天九寮溪自然生態教育園區
九寮溪又名破礑溪,是蘭陽溪支流,早年為泰雅原住民生活領域,因溪流水勢強勁,泰雅稱為「戈霸溪(GaBa)」,花蓮泛舟意即「溪水打在石頭上發出的聲音」。隨著漢人進入,一路向東出海的強勁溪水有「破向東邊」氣勢,閩南語「破東」「破東」喊久了,就變成國語的「破礑」。日治時代與國民政府沿溪砍伐樟木煉樟製腦,高峰時期多達九座工寮,即九寮溪名稱由來。溪流生態豐富,螢火蟲、蝴蝶、台灣獼猴處處可見,還有赤尾青竹絲、褐樹蛙、翠鳥、台灣大蝗、山豬等,更有保育級的蜻蜓、蝴蝶、白鼻心、苦花魚、溪哥等。泰雅生活館
宜蘭縣大同鄉由於地理位置優越,擁有多處著名的風景,而泰雅生活館就位於大同鄉崙埤社區,是目前全台唯一使用原住民母語所展示的文物館。常態展以泰雅族編織技藝為主,並於週末假日安排鄉內手工藝老師DIY現場教學,藉此做為活絡部落產業的窗口,並發揮文化傳承與產業創新的功能;特展則以多元化主題系列呈現,豐富生活館『藝術與人文』呈現,不僅活絡本館運作更讓美育融入部落與生活。蔥仔寮體驗農場
三星蔥因三星鄉雨水充沛,蘭陽溪上游無污染的水流,孕育著優良的農特產品,所栽培之『青蔥』,品質更是全台之冠,名列『三星四寶』之一,不僅蔥白長、質地細緻、蔥味香濃,此行跟著蔥農到蔥田認識三星蔥的生長環境及栽種特色並體驗拔蔥,再透過揉麵、桿麵等體驗親手為自己做蔥油餅,享受從產地到餐桌的真實美味。
行易花蓮租車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租車-行易租車」( https://goo.gl/maps/7ifeUVpuyJ62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