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12 月
第1天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國立故宮博物院以典藏華夏文物馳名於世,其源於北平故宮者,皆出自遜清內府;原屬中央博物院籌備處者,多係古物陳列所舊藏,花蓮機場租車為熱河、瀋陽行宮所有。因此,今日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主體,實匯集北平、熱河、瀋陽三處清宮之文物。藏品含括器物、書畫、圖書文獻及亞洲文物等近70萬件,洵屬世界特有的文化資產。民國89年起籌設南部院區,期以平衡臺灣南北文化建設儼然成為國外人士來台必訪之文化景點。
園區面積約68公頃,包含博物館區、景觀園區與人工湖區,讓遊客體驗亞洲多元文化之優質環境以及台灣特有的文化創意加值服務,進而帶動中南部文化觀光旅遊發展。布袋漁港觀光漁市
港內設置漁產品直銷中心,有生鮮區、加工區、餐飲區。遊客可以自行選購新鮮的海產,或請餐飲區代為調理一般,享受美味的海鮮大餐。傳統的議價拍賣場也是不可錯過的鏡頭。另外,也提供休閒漁業之旅服務,出海觀賞紅樹林、牡蠣養殖區,或至外傘頂洲。港區附近的布袋商港,有業者經營布袋至澎湖馬公之遊艇運輸,為地方增添觀光收入。玻璃高跟鞋教堂好美里3D海底世界立體彩繪村北門婚紗美地-水晶教堂
這是目前最夯的北門水晶教堂,未來將繼續舉辦白色集團婚禮,並表示婚禮可以用任何浪漫的創意舉行,北門遊客中心婚紗美地將成為全台唯一主題式婚紗園區,供婚紗攝影和證婚。北門遊客中心
北門遊客中心是由北門洗滌鹽工廠舊建物群中的西南側倉庫群所改建,外觀仍保留著原工廠山牆斜屋頂造型。全館佈設由北而南以地理分區概念介紹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的景點,並整合區內「鹽業歷史」、「濕地生態」、「宗教人文」、「地方產業」與「文學藝術」等觀光資源,規劃主題區介紹與多媒體互動區。
館內除了有簡報室可欣賞觀光資源影片,以及各項多媒體展區與遊客互動外,主要有二大展示特色:
◎素人畫家-洪通的藝術展牆:無師自通的北門素人畫家洪通先生,有「東方畢卡索」之稱。其作品畫面流露出靈性與強烈的精神力量、筆觸細膩、紋理形式繁瑣,神秘的文字畫與用色豐富的畫風,至今仍為人所稱道。管理處運用其多元神秘的瑰麗畫作,妝點於遊客中心東側門窗及西側外牆,歡迎您細細欣賞。
◎海翁返北門-抹香鯨標本區:說起這抹香鯨標本與北門的淵源可深了…。2005年12月29日北門鄉民發現了這位擱淺於王爺港汕上的巨大訪客(身長約14公尺、重達50公噸的雄性抹香鯨),由於體積與重量過於龐大而就地先行掩埋。2008年2月,在台南縣政府、國立台灣博物館及專業團隊與熱心的北門鄉親支持下,抹香鯨破土重出,標本製作完成後並於國立台灣博物館展出,2009年移展至台南縣蕭壠文化園區,並於當年12月4日運回北門遊客中心,受到北門鄉親熱烈的歡迎。北門出張所北門烏腳病紀念園區
烏腳病(Blackfoot Disease)是一種盛行於臺灣西南沿海,特別是北門、學甲、布袋、義竹等鄉鎮地區的流行性下肢周邊血管疾病。臺南市山區、宜蘭、彰化等地,也都有烏腳病個案紀錄。臺灣醫學會報告在1954年正式提出;據信烏腳病發生原因極可能是濱海鄉鎮民眾、飲用含有砷過量的深井水,造成的慢性砷中毒;患者甚至伴隨有肝、腎、膀胱等癌症併發。
位於北門區的烏腳病診所,是土角厝建物,亦為臺灣首座醫療文物館。目前紀念館內籌備以收藏臺灣醫療文物、烏腳病患者醫療資料等為主,其中有許多以防腐劑泡存的烏腳病患者殘肢,在基督十字架前安息著,見證受難者的苦難歲月。
井仔腳瓦盤鹽田
是北門的第一座鹽田,也是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遺址,原為清領時期的瀨東鹽場,1818年遷此至今未再移位,而且清一色為瓦盤鹽田,呈現出馬賽克拼貼般的美麗藝術,近來因人工成本過高的原因,於2002年結束了長達338年的曬鹽業,使原來遍布於此處的鹽田,漸漸荒廢棄置,管理處為延續其曬鹽產業文化的精神,將鹽場復育,而現已成為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內最具特色的觀光鹽田,更恢復了居民共有的生活回憶,遊客在此可體驗傳統曬鹽、挑鹽、收鹽的樂趣,是一處適合親子同遊的深度景點。
瓦盤鹽田呈現出馬賽克拼貼般的美麗藝術,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將鹽場復育,讓「井仔腳」特殊的曬鹽景觀依然保留在北門永華村的海岸邊,更恢復了居民共有的生活回憶,遊客在此可體驗傳統曬鹽、挑鹽、收鹽的樂趣,是一處適合親子同遊的深度景點。
花蓮賞鯨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賞鯨售票處」( https://goo.gl/maps/Ja1MfK4zcH9aJtDg6 )。閱讀更多
25 11 月
第1天忠烈祠
忠烈祠位在圓山飯店旁,背倚青山,面臨基隆河。建於西元1969年,佔地廣大,主建築型式仿北京故宮太和殿,雄偉壯麗宏偉。花蓮秀姑巒溪泛舟圍繞於忠烈祠四周的1萬餘坪的青草地,在群山的拱衛中,營造出一種清幽而肅穆的氣氛,更烘托出建築物的莊嚴。忠烈祠大門前每小時衛兵交接換哨儀式,更是蔚為特色,值得一看。故宮博物院
位於外雙溪,是全球最完整的華夏文化博物館,館藏超過65萬件的考古資料、書法、繪畫、文獻、銅器、玉器、陶瓷、絲綢及珍玩等。皆是自北宋以來到清朝歷代王朝累積的珍品。中正紀念堂
白色大理石建築,以中國式庭園圍繞著主建物,寶藍色琉璃瓦的紀念館展示蔣介石的遺物。紀念堂旁的中式建築國家戲劇院和國家音樂廳,有一流的國內外戲劇、音樂表演,是台灣最好的表演藝術殿堂。獨具特色的廟宇總統府
這棟文藝復興式建築物,百年來都是台灣最高政治中心,在日治時代是台灣總督府,國民政府遷台後成為總統府。主要建築共5層,正中央突起12層,每逢新年、雙十國慶等慶典節日,五彩繽紛的牌樓和燈泡,在夜晚看來更為美麗。臺灣手工業推廣中心-中華工藝館
財團法人臺灣手工業推廣中心-中華工藝館,為臺灣展示面積最大、也是歷史最悠久的民間藝品展示場所。即使在處處都可以找到價廉物美貨品的購物天堂臺北,到手工藝中心還是可以安心地買到價格低廉且設計動人的各種手工藝品。在工藝館內展示的物品包括寶石、雕刻、書畫、傢俱、擺飾、琉璃、原住民飾品、陶瓷品以及各種多彩多姿的工藝產品。應顧客要求,也可以代顧客郵寄至海外住所。
花蓮獨木舟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清水斷崖獨木舟 – 花蓮獨木舟體驗營」( https://goo.gl/maps/86JpYeptAj8ua2Ew7 )。閱讀更多
22 5 月
能高越嶺道生態之旅
第1天
原鄉驛站
穿越人止關
霧社公學校(台灣電力司萬大發廠第二辦室)
為1930年霧社事件的發生地點;當時馬赫坡社(Mahebo)頭目-莫那‧魯道趁日人在霧社公學校舉辦聯合運動會時,花蓮租機車率領德固達雅原住民,一舉殲滅參與的官員、警察,並燒毀能高越嶺道西段的駐在所(荷戈、櫻、屯原、尾上、能高等駐在所),切斷其所有聯絡系統。然原住民終不敵日人槍砲及空中優勢軍力,最後退至馬海僕溪中游的岩窟區集體自盡,結束一場悲壯的抗日事件。
參訪賽德克族傳統編織與口簧琴文化
花岡富士山慢走春陽史努櫻步道
標高1,349公尺,因山形似富士山,又位在荷戈社,故名「小富士山」或「荷戈富士山」,另有「花崗山」、「花岡富士山」之名,係為了紀念霧社事件時,在此山自殺謝罪的花岡兄弟而來。春陽村有舊河谷的遺跡,似為切斷曲流的流路遺跡,春陽部落均位於此丘北方的舊河床上,而花岡富士山應為此切斷曲流所形成的環流丘,由於現今河流改道向其南側流過,因而此環流丘與原本切斷的山嘴又再度相連。
春陽環流丘最高點海拔高1,240公尺,與現今河床落差達440公尺,是臺灣環流丘中落差最高者,由廬山即可見到此環流丘的山頂與春陽部落所在舊河道與現今河床的落差。
雲龍橋(斯庫鐵線)
都達國小傳統舞蹈表演
都達部落廚房體驗
第2天
屯原登山口
能高越嶺古道
曾為昔日原住民貿易與遷徙的社路,亦是1914年理蕃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攻打太魯閣族的重要路線之一;其後日人於1917年及1925年二度興築警備道,並成為1930年代重要的明星健行路線。1993年選為臺灣七條主要越嶺道之一,2004年列入「國家步道系統」。
泡溫泉閱讀更多
03 4 月
第1天
卑南遺址
卑南文化公園
為高位珊瑚礁景色,岩礁內有洞穴地道,視野遼闊,西眺臺灣海峽,東望龍鑾潭,景色優美,花蓮賞鯨亦是觀賞夕陽的最佳地點。
冰鳩冰品(國宴冰品)
山豬園牧場品咖啡
土地公廟+百年榕樹
台九線綠色隧道
二層坪水橋
布農部落
台東的布農部落文化村,是一個特殊並具原創性的原住民部落,由一位殘障的原住民牧師所創設,保存了許多傳統的布農族木雕、建築、服飾、手工藝品,並有一個大型舞台,每逢假日就有原住民的詩歌、舞蹈表演。這裡的山水景觀非常優美,還可泡湯,並享受香醇的布農咖啡及月桃飯、火烤山豬肉等原住民美食。
鹿野高臺
高臺茶園
鹿野古稱「鹿寮」,新武呂溪及鹿野溪在此匯成卑南大溪,向南奔去。因土質優、氣候佳、日照長,所產的茶每年可採收六次!民國71年,當時任省長的李總統巡視鹿野時,特別予以命名「福鹿茶」。
從高台涼亭處俯瞰卑南大溪在縱谷馳騁,與狀似睡臥觀音的都蘭山對望,頗有登臨天下之勢。此地飛行傘活動十分熱門,展售各式茶製品的茶葉展示中心亦是飛行傘訓練的報到地點。
單車遊日本移民村~龍田村
阿美麻糬閱讀更多
06 11 月
第1天橋仔漁村(漁業展示館)
橋仔漁村乃依山面海的閩東村落,曾是馬祖重要的商業轉口港。位於壁山山陰一座向北傾斜的山谷內,谷地經雨水切割,山溝縱 橫,花蓮獨木舟小橋處處,福州話「仔」者「小」也,所以稱「橋仔」。橋仔村廟宇林立,一村八廟,又稱廟村,冠絕馬祖。漁村展示館內展示早先漁民的服飾、生活用品,及木作的漁船,彷彿穿梭古早馬祖漁業風光時期芹壁閩東古厝
芹壁村位於馬祖北竿島的北方,村名由來有好幾種說法。有一說是處於芹山與壁山之間而得名;另有一說,是芹壁澳口有一塊突起的岩石,狀似烏龜,居民稱為「芹仔」,從海面上望之,芹壁村就像位於芹仔的後壁,就叫芹壁村。 古宅群順著山勢成梯形羅列,櫛比鱗次,各戶間互不影響展望空間,房屋建材多以花崗岩等火成岩為主。由於石材質地粗糙且富青白、黃褐、磚紅等色澤,相間堆砌成的美麗石板屋,頗能與環境相融合;雕工考究的屋頂、用來排水的「鯽魚嘴」及用以鎮宅避邪的石獅等,皆為閩北建築古樸的代表傑作。 靠著捕蝦、曬蝦皮繁華的芹壁村,隨著時空的變遷而沒落,經過整修後,於2001年風華再現。芹壁村獨立雄踞在海岸邊,離北竿市區有段距離。走在芹壁村,你會驚豔於它的美,尤其在黃昏時,欣賞海景、聽濤聲,並欣賞一幢幢的石屋,非常浪漫。壁山觀景
位於馬祖北竿島的壁山,海拔高度298公尺,是馬祖地區最高的山,也是北竿重要的軍事據點,路途十分崎嶇陡峻,箝制馬祖海域,在最高處設有軍事指揮部。晴朗時從指揮部的眺望台看去,可遠眺莒光及南竿各島、俯瞰后沃、大沃山、塘歧村全景;正前方望去是北竿機場,還能見到獅嶼、大坵、小坵、蚌山、高登島、中島等島嶼。霧季時,濃霧瀰漫,彷彿置身海上仙境。大后山戰爭和平紀念館
館內展示軍裝槍枝、宣傳單,並訴說著馬祖的歷史人文故事。讓所有人一窺馬祖地區的歷史背景,戰地任務的原貌。讓戰地的特色與故事重新浮現眼前!
花蓮獨木舟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清水斷崖獨木舟 – 花蓮獨木舟體驗營」( https://goo.gl/maps/86JpYeptAj8ua2Ew7 )。閱讀更多
28 6 月
第1天龍騰斷橋
龍騰舊稱「魚藤坪」,相傳先民在開墾初時,鯉魚潭有鯉魚精危害地方,鄉民苦不堪言。為了克制鯉魚精作怪,高雄租遊覽車遂在龍騰山區遍植魚藤,同時,又將東面的高山稱為關刀山,用意是藉關刀山斬魚藤,以毒殺鯉魚精,最後魚怪果然不再危害,居民從此安居樂業。至臺灣光復設村後,村民認為「魚藤」不雅而改名為龍騰。民國24(西元1935)年4月21日清晨,臺灣中部大地震,震央即在關刀山附近,三義地區受災慘重,巍峨的山線鐵路龍溪橋,完全震毀,震後在原橋西側另建新橋,遺下拱型橋柱,挺立在烈日風霜裡,供後人憑弔。搭火車經三義時,龍騰斷橋遺跡打眼前掠過,令人印象深刻。
民國88(西元1999)年9月21日再度遭受九二一大地震的無情摧殘,由北端算起第五橋墩半殘拱口二次被震斷,龍騰斷橋除了深具古樸之美外,也是經歷二次大地震的活見證。勝興車站
勝興火車站是西部縱貫鐵路的最高點,站內月台有一座紀念碑,標高 402.326公尺,為西部縱貫鐵路中最險峻、自然景觀最特殊的一段。勝興車站整棟建築係以木頭為建材,為一日式虎牙式木造建築,虎牙式設計據說有避邪祈福的作用。勝興火車站興建於民國前(1906年),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站內設施有許多日治時代的設備,例如與泰安之間作為列車通行證的「電器站牌」,現已改為中央控制系統,這套設備也就逐漸成為歷史。
民國87(1998)年9月23日晚上9點10分車次167最後一班南下列車停靠後,新舊山線完成切換,舊山線縱此畫下完美句點。
現在到勝興車站的遊客卻多了一份緬懷,停駛後列車不再來,反而多了新人拍攝婚紗的懷舊場景,越野車手馳騁的新天地,還有三五成群的遊客走進隧道探險的新風貌。擁有多項第一的勝興站,在各方的關愛下已於民國88(1999)年4月16日經苗栗縣政府公告為「縣定古蹟」,至此深富歷史與觀光資源的文物得以保存。台灣十大觀光小城~三義
苗栗縣在「調整觀光行銷策略,創造新興商機」政策方向下,以「讓世界看見苗栗」為目標,推動7大旅遊路線及3大國際觀光軸線,並正以「三義木雕藝術城」為苗栗國際觀光旗艦景區,拔尖推動三義為「臺灣國際觀光的新亮點」。「臺灣三義」以鮮明的木雕藝術主題、臺灣唯一的木雕產業聚落、便捷的交通網絡、國際知名的旅遊景點、多樣有趣的旅遊體驗、熱情好客的旅遊接待及配合度高的觀光投入,持續提升國際觀光服務能力,傳承與創新這一處代表臺灣最重要的觀光寶地,將「木雕產業特色觀光」推廣到全世界。三義木雕博物館
三義木雕發展的起源,是鄉民吳進寶先生於1918年撿拾枯木回家加工做擺飾,被日本人視為藝術品而喜歡,吳進寶進而與日本人研究如何大量加工生產這些枯木藝術品。早期,三義的木雕多以神像、工藝品為主,近年來,由於個人風格的藝術創作風氣大開,各式各樣題材的雕刻作品不斷的推陳出新,令人嘆為觀止!
「三義木雕博物館」臺灣唯一以木雕為專題的公立博物館,該館以收藏展示木雕藝術精品為主,包括各國土著的民族木雕與臺灣木雕藝術等。參觀鴨箱寶(木鴨DIY)觀賞油桐花(油桐花季)
花蓮租車-中港汽機車出租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租車-中港汽機車出租」( https://goo.gl/maps/W27RTSU7bCaAWRe46 )。閱讀更多
20 1 月
第1天臺灣十大觀光小城~鹿港小鎮
鹿港曾是臺灣中部的經濟交通樞紐,俗諺「一府二鹿三艋舺」,說明了鹿港當年璀燦的黃金歲月。由於鹿港是座文化的古都,人文薈萃,商業繁盛,清朝時期更因為貿易港口具通商之便,百貨充盈,經濟繁榮,飲食之美自然高人一籌,花蓮清水斷崖獨木舟且因匯聚各地移民,也帶來許多不同口味的鄉土小吃。除味美的海鮮外,更有各式的糕餅與風味獨特的鄉土小吃,拜訪鹿港,除參觀古蹟、景點,領畧工藝之美外,品嚐各式美食更是不容錯過,一次鹿港之旅,達到精美、知識與口腹多重的滿足,滿載而歸。
鹿港與臺中市、南投縣成為中臺灣觀光「金三角」,更是觀光客旅遊中臺灣的必訪景點。鹿港龍山寺
創建於17世紀,1786年才遷至今址,歷經數次整修,始見今日之大格局,龍山寺壯觀精緻,是公認臺灣現存最完整最美的清代建築,其建築之精良、雕刻之巧妙居全臺寺廟之冠,如高大挺秀的山門、結構之細、冠蓋全臺的藻井、名畫家郭新林的經典彩繪、架構獨特的戲亭及雕窗、石雕……等無一不美;本廟又特別寬敞寧靜,兼具祭祀與潛修之用,有別於一般以香火為導向的寺廟,龍山寺無論在歷史、空間格局或建築藝術上,都值得您用心靈去感受。鹿港老街
由於昔日的鹿港是以貿易為主,港口附近由於地利之便,便形成船行與商家的重要據點。瑤林街、埔頭街、大有街因臨近河道,於是成為船行與碼頭的集中區。鹿港繁盛時碼頭區的主幹─舊街,即今之埔頭、瑤林、大有三條街道,曲折的紅磚巷道兩旁林立著重新整修過的舊式店屋,其奧妙的內部格局和舊式外觀耐人尋味,在此可找到若干老鹿港的風貌。
走進瑤林、埔頭二街的紅磚道,便令人油然而生一股古樸之意,宛如進入時空隧道。閩南風味的古老宅第,門楣上的各式避邪古物,以及兩旁的門聯,都訴說著舊時父老們的生活步調及型態。近年來由於觀光采風盛行,一些屋主便經營起民俗藝品店,使遊客在望風懷遠之餘,亦增添不少駐足之處。
街道特別彎曲,有時甚至成直角連串轉彎,所以會如此是先民智慧的展現與適應生活的艱辛,走在街上請仔細體會每一曲折所蘊含的歷史故事。經過長期歲月的沉澱,這裡氣氛由從前的熱鬧繁華轉為今日的淡泊悠閒。鹿港三輪車體驗王功蚵藝文化館
「蚵藝文化館、蚵田風光」「男人養蚵,女人剝蚵」是王功人的寫照,從思考「一顆廢棄的牡蠣殼的價值」開始,為蚵殼找到再生之路,透著強韌不畏艱辛苦的王功精神。「潮間探索、漁港風光」品嚐尚青海鮮、賞竹管厝、觀海寮、遊泥地生態人蟹大戰、巧遇彈塗魚、賞蚵田風光、潮間探索遊戲沙地生態摸蛤兼洗褲、漁港王者之弓橋上賞漁港、燈塔美景。蚵田風光潮間探索臺灣玻璃館
為使臺灣本土藝術家有一發展平台,台明將公司拋磚引玉,為臺灣本土藝術家們,提供一個免費展覽之場域,讓在地的玻璃工藝能有一個發揮舞台。位於彰濱工業區的臺灣玻璃館,館內介紹劃分為資訊知性區、工程內裝區、藝術創作區、生活玻璃區、親子體驗等主題區,除了玻璃藝術品外,還有大型的玻璃萬花筒,突破玻璃業傳統的刻板印象,讓人耳目一新,以寓教於樂的方式,使參觀者與玻璃都能有零距離的另類接觸,讓大眾深入了解這個晶瑩剔透的大千世界。花蓮賞鯨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賞鯨售票處」( https://goo.gl/maps/Ja1MfK4zcH9aJtDg6 )。閱讀更多
05 8 月
水上草原的古婚禮-排灣傳統婚禮體驗三日遊
第1天
牡丹
琉球藩民墓
東源水上草原溼地體驗
看似寬廣的草地,卻是名列國家級的重要濕地,未著根的水生植物,隨水漂浮而盤根交纏;這裡是排灣族的祖靈禁地,花蓮海洋公園門票相傳是巫師放逐邪靈、惡鬼的地方,族人罕至,也因為禁忌,所以保留了最原始的風貌。進入禁忌之地需由部落族人帶領,祈福告知原居民來意後才得叨擾。奔走草上隨時有意外驚喜,一定的定律是帶著全身泥巴出來!
旭海部落,瑪查藍生活
小聚落裡混居著多種族群,村落中央是昔時瑯嶠最大勢力者的斯卡羅族,山腰處的是會抓魚的排灣族,海邊是會說排灣族話的阿美族,還有散居周邊的漢人、客家與榮民伯伯,可是在村子裡,你一定要會說閩南話!
第2天
琅嶠卑南古道
一條可能走進歷史的天然礫石海岸,一段台灣僅存沒有公路的海岸線,是琅嶠卑南古道的一小段,在台東南田至屏東旭海段以安朔古名稱為「阿塱壹」,因為道路開通與否的爭議引起注意,也吸引遊人來到這居山臨海的小村落。
旭海微笑溫泉fun輕鬆
碳酸氫納泉洗卻一身疲憊。
第3天
高士部落
Kuskus古婚禮體驗
一場歡樂的婚禮饗宴從迎賓開始,部落家屋裡人人忙碌著,整裝、備餐、抬起聘禮迎接新娘…背婚,是根據部落耆老的記憶,而重現的傳統婚禮形式。經由角色扮演,大家都是婚禮中的一個重要角色,藉此體驗明瞭先人為什麼結婚後不會輕易離婚?思考,現代人離婚率逐年增加,我們目前對婚姻的真諦到底是什麼?閱讀更多
20 12 月
第1天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國立故宮博物院以典藏華夏文物馳名於世,其源於北平故宮者,皆出自遜清內府;原屬中央博物院籌備處者,多係古物陳列所舊藏,旅行社花蓮為熱河、瀋陽行宮所有。因此,今日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主體,實匯集北平、熱河、瀋陽三處清宮之文物。藏品含括器物、書畫、圖書文獻及亞洲文物等近70萬件,洵屬世界特有的文化資產。民國89年起籌設南部院區,期以平衡臺灣南北文化建設儼然成為國外人士來台必訪之文化景點。
園區面積約68公頃,包含博物館區、景觀園區與人工湖區,讓遊客體驗亞洲多元文化之優質環境以及台灣特有的文化創意加值服務,進而帶動中南部文化觀光旅遊發展。檜意森活村
全區佔地約3.4公頃,其範圍以林森東路劃分為南北兩塊腹地。原有的歷史建築就有28棟左右,以嘉義的林業文化為概念,打造全區的日式檜意建築,「以林業文化為核心舊建物活化再利用之特色景點」來發展,兼具文化、藝術、歷史、休閒、文藝等,成為嘉義最具特色的文化園區。北門驛玉山旅舍咖啡
花蓮賞鯨
查詢路線
在 Google 地圖中查看「花蓮賞鯨售票處」( https://goo.gl/maps/Ja1MfK4zcH9aJtDg6 )。閱讀更多
20 5 月
台南漁米樂生態之旅
第1天
台江四草綠色隧道
台江漁樂園
由民間保育團體所成立的「台江漁樂園」,與「大眾廟」所管理的台江觀光船,同為遊覽「台江國家公園」內海的膠筏船。
台江漁樂園的登船處位於「四草大橋」下,沿著橋下小徑可到「大員港渡船頭」,目前並無固定船班時間,完全採預約制,花蓮租車尤其團體前來體驗要得事先預約才不至撲空。
登船前需先穿著救生衣,再依循工作人員的指示登船,每艘船上設有一名導覽員及船長,負責沿途解說及漁村生活體驗之示範與協助,而膠筏船也設有座位及頂棚,因此不需擔心豔陽高照,還可舒適的坐船遊江,隨著膠筏船出發,可見一旁的海上人家正在船屋上處理在地養殖的牡蠣,也有釣客乘坐在小膠筏上專心釣魚,白鷺鷥也會跟著出現在眼前,而大型的喜鵲鳥兒窩巢也築掛於樹枝上頭。
經過紅樹林植物區後,視野突然豁然開朗,晴空萬里下,來到遼闊的「嘉南大圳」,這由日籍建築師八田與一所設計建造的水利設施,視野一望無際風光明媚,若是冬季(10月至隔年4月)遊船,還可前往此區的賞鳥亭賞鳥。也因「四草溼地」得天獨厚,因此每年來此度冬的水鳥數以萬計,能欣賞珍貴的台南三寶鳥—黑面琵鷺、反嘴及高蹺,其他還有琵嘴鴨、赤頸鴨、小環頸鴴、黃頭鷺、紅冠水雞、野天鵝等來此度冬或避暑,而農曆春節至夏初時也有大量的鷺科鳥類在此繁衍下一代,實在是個賞鳥愛好者絕不能錯過的地方。
穿越台江時空、現代漁夫體驗以及參觀果園了解當地文化
第2天
無米樂社區-自然工法自給自足共享共樂
後廍里位處臺南市後壁區最北行政區,緊鄰八掌溪南岸,南接菁寮、墨林,三里合稱「無米樂社區」。後廍在清朝就有糖廍,後廍社區發展協會為傳承在地製糖文化,沿襲老祖宗的智慧,採一鍋到底的製糖技巧,純手工的黑糖產量有限,一出爐就供不應求,讓消費者趨之若鶩。 2016年後廍社區發展協會通過勞動部培力計畫案補助推動「打造遊子返鄉路-青銀攜手,共創雙贏」計畫,結合環境教育、精緻農業、文創商品、旅遊服務輔導小農、傳統商家整合等,為大後壁區居民提供一個溝通整合平台,也為轉型為「社會企業」做準備。閱讀更多